承儀宮是離養心殿最近的宮殿。
從前無人居住,蕭琰繼位後便將承儀宮裏裏外外修繕了一遍,什麼奇珍異寶都往裏塞。
可宋稚綰不稀罕這些身外之物。
今日送來的那些,她更是連看都沒看。
蕭琰趕回來時,那些賞賜還堆放在外殿的桌子上,也沒個人清點入庫,像是特意擺在那的,好讓他一進門就能瞧見。
內殿裏傳出幾聲細語,像是哄孩子的聲音。
他去養心殿前讓乳母把孩子帶走了,又親自把人哄睡了纔去的。
蕭琰一走進內殿中。
哄孩子的喃軟聲調頓了頓。
宋稚綰穿着一身藕荷色的寢衣,長髮垂落至腰間,一雙含水的美眸掀起來便瞪了他一眼,又嬌又軟。許是生完孩子坐月子養得好,連膚色瞧起來都白了許多,像塊無瑕透亮的羊脂玉。
若不是懷裏抱着個奶娃娃,還真瞧不出來是當了母親的人。
蕭琰三步並作兩步,上去就將人抱到了腿上:“朕不過才離開兩個時辰,今今怎麼這麼快便醒了?可是被這個調皮蛋給吵的?”
宋稚綰緊了緊懷中的孩子,悶着聲:“璘兒很乖,是我自己醒的。”
大皇子取了名,叫蕭允璘。
懷中的奶娃娃看着母后的臉笑個不停,瞧着乖得很,一雙腳丫子蹬啊蹬的,喫得又多,個頭也長得快。
![]() |
![]() |
坐月子時蕭琰便不讓她抱孩子,怕累着身子。
出了月子後,更不讓她抱了。
眼下沒說兩句話,蕭琰又把孩子從宋稚綰懷裏抱走了,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抱着嬌兒。
天底下的好事淨讓他攤上了。
蕭琰陪宋稚綰陪得多,幼小的蕭允璘見他也見得多,自然不抗拒,也樂呵呵地衝着他笑。
只是蕭琰眼下壓根沒心思看孩子。
也不知方纔哪句話惹了他的心肝,這一轉頭,幾滴珍珠般大的清淚啪嗒啪嗒地就砸到了他的衣袍上,暈開了花。
不等他開口,濃濃的哭腔便控訴道:“今日離開兩個時辰,那明日後日又要離開幾個時辰?再過些日子,是不是連承儀宮的門也不用進了?”
宋稚綰越說越委屈,心裏酸得不是滋味,說完,便雙手捂着臉,嗚嗚地哭了起來。
蕭允璘聽着聲音看過去。
也不知這小傢伙看不看得懂,登時就不笑了,小嘴一張也跟着嚎了起來。
宋稚綰擡起頭看了眼孩子,一想到她們母子倆在這承儀宮裏孤零零地哭,嚎得更更大聲了。
下人乳母們聽見哭聲連忙趕進來瞧。
只見皇上一左一右都抱着人,腿上的一大一小簡直跟一個模子裏刻出來似的,連哭的神態都一模一樣。
“朕怎會離開今今呢?朕今日明日後日……日日都要來承儀宮的……”
“朕今日只是摺子堆得多了些,不得已纔去養心殿批了兩個時辰的摺子,批完就趕回來了……”
宋稚綰急促地喘了幾口氣,淚還是沒停:“可之前我未出月子時,那些摺子都是搬到承儀宮批的,爲何如今只能去養心殿批?”
“陛下厭棄我了?”
此言一出,一衆下人都嚇得跪在了地上。
這話怎說得?莫說宮裏上下,便是天下人都人盡皆知,當今皇上一心只有皇后一人,每日除了忙於政務那幾個時辰,其餘時間全一頭紮在承儀宮了。
何來厭棄之說呢?
蕭琰看着趴在他肩頭上哭得心碎的人更是心疼不已,也不顧手邊還有個哭得臉紅的兒子,撒手就把孩子放到了牀榻上。
他則一手抱着人,空出的那只手撫上宋稚綰的後背,起身把人抱在懷裏安撫着。
宋稚綰從他肩上擡起眼皮,看見牀榻上被“拋下”的兒子,氣得在他胸膛上一拳砸下:“璘兒!我的璘兒!”
蕭琰這纔想起自己還有個兒子,轉頭叫乳母把孩子先抱出去,其餘下人也順帶趕了出去。
宋稚綰吸着鼻子,看着兒子被抱走,索性找個由頭撒氣:“我要璘兒,不要陛下。”
自打登基後。
喚了十來年的“太子哥哥”就變成了“陛下”,蕭琰還沒聽慣,宋稚綰倒是叫慣了。
“要璘兒做什麼?那混小子只會跟着胡鬧。”蕭琰抱着人不撒手。
大的哭就罷了,小的也要跟着哭。
等會說話走路,早早送去學堂了纔好。
宋稚綰從他肩上擡起頭:“陛下是在說我胡鬧?”
蕭琰託着她的身子往上掂了掂,掌心裏都是柔嫩的軟肉,跟寶貝似的捧在手裏。
“璘兒是胡鬧,今今不是。”
蕭琰這話說得極其真心,他從未覺得她是在胡鬧。
生璘兒時,宋稚綰是從天黑疼到天亮才生下的,生完後,蕭琰都沒來得及看一眼孩子,只望了一眼產牀上同樣因爲力竭而暈過去的宋稚綰,便一塊跟着暈了。
鬼門關走了一遭回來,宋稚綰比生孩子前還要黏人了。
與其說是黏人,不如說是不安。
只要離了他和璘兒就恐懼、不安。
月子裏的那段時日,璘兒除了讓乳母抱去餵奶,其餘時候都放在宋稚綰身邊;蕭琰的政務也都交給了蕭漠承,偶爾有要緊的摺子,蕭漠承纔會派人送來承儀宮。
平日裏,蕭琰心疼她,孩子都是讓乳母在跟前抱着。
可夜裏總不好讓乳母住進寢殿,於是抱孩子的差事就落到了蕭琰頭上。
好在璘兒是個懂事的,只有餓的時候纔會嚎兩聲,其餘時候倒是不愛哭,只是這孩子精力實在是有些旺盛,夜裏總不好好睡覺。
長大了定是個調皮蛋。
後來出了月子,宋稚綰倒不用時時都找璘兒了。
可卻更離不開蕭琰了。
太醫說,皇后娘娘這是產後氣血驟虛、心神失寧導致的,需皇上多加安撫,氣血雙補,以免患上心疾。
蕭琰知曉,這並非胡鬧。
是他的今今受苦了。
蕭琰朝殿外吩咐了一聲,紫雲便端了碗參茶進去。
他抱着人坐回牀榻,空出一只手端起參茶,哄道:“乖,哥哥喂今今喝,喝完哥哥再跟今今解釋。”
他如今不能再自稱“孤”,但私底下,卻還是愛自稱“哥哥”。
一碗蔘湯喂下去一半。
蕭琰拿起帕子,一點一點地擦她小臉上的淚痕:“哥哥每日只去養心殿批兩個時辰摺子,這都是跟今今說好了的,今今可是忘了?”
宋稚綰嘴一扁,像是剛壓下去的哭意又要泛起來,最後還是壓了下去。
“沒忘……”
帕子扔到一旁,蕭琰扯過錦被裹到她身上:“哥哥每日都想陪着今今,但近來摺子實在是多,烏蘇歸降後,許多事都要哥哥來親自決策,那些摺子若是全搬進承儀宮,被外頭的大臣知曉,對今今也不好。”
“哥哥不想今今落人口實,也不想給他們機會往今今身上多嘴半句。”
“哥哥答應好的每日兩個時辰,絕不會變卦,今今信哥哥嗎?”
宋稚綰不是無理取鬧之人,也能明白這諸多道理。
只是依舊覺得鼻尖一陣酸意:“相、相信的。”
蕭琰無聲喟嘆,恨不得把人揉進骨子裏。
不要名利地位、不要金銀珠寶……只是想要他多陪陪而已,哪裏就不行了呢?
若不是爲了給宋稚綰母子積德祈福,蕭琰定要在那些多嘴的大臣中抓一個出來殺雞儆猴。
“乖心肝,怎的比璘兒還愛哭?”
“不許說……”
————
偏殿。
乳母抱着孩子,聽着隔壁的動靜漸漸消停,朝宮女問道:“陛下把皇后娘娘哄好了嗎?”
宮女回道:“應當是哄好了的,方纔紫雲姐姐還進去送了參茶。”
襁褓中的蕭允璘早就不哭了,正蹬着小腳,睜着大眼睛四處瞧呢。
宮裏上下,沒人見了大皇子會不心生喜愛的。
除了皇上。
“大皇子長得真可愛。”
“是啊,這般可愛的孩子,陛下卻瞧都不多瞧一眼,撒手就給丟到了牀榻上,哄皇后娘娘去了。”
“……大概是,陛下和娘娘有十年情分,大皇子和陛下才認識三個月而已。”
“……那照你這麼說,任誰都越不過皇后娘娘去了。”
“在陛下心裏可不就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