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堂哥回來

發佈時間: 2025-09-16 13:55:21
A+ A- 關燈 聽書

張玉英跟魏青草張着嘴看向門口:魏青軍扛着行李,身後站着虹霞。

魏青軍激動地說:“我剛去老家了,發現再蓋新屋子,就聽人說搬這住了……”

秋天的早上涼氣入脾,魏青草卻跑得一頭汗,站到地頭喘息着大叫:“爸爸!爸爸!快回家,好事,大好事……”

才幾個月未見,魏青軍看見二叔抱着他咧嘴哭了起來,像個小孩子一樣。

魏東海拍着侄子的背哄:“孩子,到家了,不哭了,這幾個月你在外面受苦了哈……”

張玉英把虹霞讓到屋裏,對她噓寒問暖一陣,然後就關心起了孩子的事,畢竟倆人都是孕婦嘛。

結果,爸爸跟侄子說正經話,媽媽跟侄媳婦說悄悄話,魏青草一個人在廚房做飯。

添了兩個人,得加菜加飯呀,堂哥是個能喫的,一個頂倆,還跟着一個孕婦,人家還沒過門,頭一回來她家,得把早飯弄像樣呀。

粥熬好了沒法再添,她就又打了個雞蛋湯。炒了一個番茄雞蛋,撈了四個平時用來招待客人的鮮雞蛋,用刀在中間切開了,放盤子裏算是一道菜。

這邊,魏東海跟青軍過屋裏跟虹霞說:“奶奶醒了,過去認認奶奶吧。”

魏青草忽然聽到一陣大哭聲,她怔了一下忙往奶奶屋裏跑。

屋裏,奶奶正抱着大孫子哭得肝腸寸斷,邊哭邊罵他爹孃不是玩意,害孫子孫媳婦流浪在外幾個月……

哭罷又拉着未來孫媳婦哭,哭了又笑,說她沒想到還能活着看見孫媳婦,還要當祖奶奶了。

魏青草拉住堂哥和未來堂嫂的手說:“奶奶,咱先喫飯,吃了飯再說話哈。”

這麼小一個村子,誰家發生啥事還不是立馬就傳遍每一個人家了。所以,不等喫過早飯,魏青軍帶着私奔了幾個月的媳婦來了的消息盡人皆知。

當然,蘇麗珍跟魏東明也知道了。

經過那件事,兩口子元氣大傷。家裏多年的積蓄沒了,那可是原本打算給大兒子娶媳婦用的。魏東明又在拘留所落下了心口疼的毛病,出來就鬱鬱寡歡,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蘇麗珍一貫光鮮亮麗的形象都黯然褪色了,平時下地就下地,不下地大門都不出了。

當然,她出門街坊鄰居也不搭理她,都朝她翻白眼。

蘇麗珍坐在飯桌邊罵:“那個兔娃子憋羔子來了到這會都不進自己家,先去他二叔家了,這是啥意思,是不要我們了?這是糟踐我們,我看着他來不來,有種一輩子別踩我的門……”

魏東明耷拉着頭一聲不敢吭。

蘇麗珍更惱火了,擡腳踢他一下子,罵:“看你那慫樣子,我看見就煩。老天爺呀,我上輩子抓住誰家的孩子扔井裏了,造就這麼個廢物男人,生這麼一個混蛋兒子!”

她越罵越氣,抓起手邊一個凳子朝他砸去。

魏東明被砸倒在地上,她不解氣,上去啪啪給他兩個耳光,又惡狠狠地咒罵起來。

“媽!”外面一聲叫令她渾身一震,眼淚嘩的流了出來。

她一咬牙,抓起牀上的雞毛撣子就劈頭蓋臉地朝站在門口的兒子打去。

“噗噗噗……”她不知道自己打了多少下,魏青軍也不知道自己捱了多少下。

還是魏東明推開了兒子,奪過蘇麗珍手裏的雞毛撣子摔了出來,怒喝一聲:“你打死他了!”

蘇麗珍又撲向兒子,廝打着說:“我就要打死他我就要打死他……”

魏青軍挨着打心想:幸虧聽二嬸的話了,沒讓虹霞跟着過來,不然嚇着她了。

魏青草一家人看見青軍從他家回來後都臉色一凜:青軍鼻青臉腫,衣裳扯爛了,釦子掉了。

不過,這也在預料之中。

虹霞又驚又心疼,跑上去摸着他的臉跟脖子問:“青軍,疼的厲害

嗎,要去找大夫看看嗎?”

魏青草哈哈一笑說:“這算啥呀,拳頭巴掌打幾下還用看大夫,我不成娘們了,沒事沒事。”

張玉英跑屋裏拿出紅花油來,讓虹霞給他抹抹。就急着問他怎麼樣,他爸媽說啥了?

魏青軍長吁一口氣說:“這頓打沒白挨,我媽同意了,說反正屋子蓋好了,選個時候就把喜事辦了。可是她說,辦喜事沒錢,簡辦。”

“哦!哥,嫂子,你們勝利了!”魏青草高呼。

魏東海跟張玉英也喜出望外。

虹霞“哇”一聲哭了出來,她終於能名正言順地是魏青軍的媳婦了。不然,她肚子裏的孩子可咋辦。

聽到這消息,白氏也喜不自勝,把手上唯一一件首飾:一個銀鐲子給了孫媳婦。

接下來,張玉英囑咐小兩口:“青軍,你媽既然都接受你們倆的事了,那你就帶着虹霞回家吧,不能不跟她照面呀。”

青軍爲難,“我媽那個樣子,我怕虹霞去了再惹起她的火來,反而不好。”

張玉英笑笑,說:“孩子,你不懂,這當大人的心最軟了,知道自己要當奶奶了,再恨再惱都一筆勾銷,哈哈哈,快領着媳婦回家吧,你媽看見她啥火都沒了。”

其實,蘇麗珍還跟魏青軍提了個條件:想讓她接受虹霞,給他們辦喜事,青軍就得再辦了喜事後出去掙錢。

因爲家裏的錢都給了老太太,沒積蓄了。底下還有兩個弟弟上學,而且過幾年也得給弟弟蓋新屋子了,這錢得他去掙。

她說她孃家一個親戚在南方包了一條漁船捕魚,正招人呢,他不想用南方人,想用自己老家人,說一年能掙幾千塊。

魏青軍看堂妹這幾個月掙了這麼多錢,當然也想掙錢,可是跑那麼遠他有點猶豫。但迫於媽媽的威脅,只有答應了。

虹霞雖然不捨得他跑那麼遠,可是想着婆婆接受自己已經夠意思了,她不敢再說半個不字,心裏棲棲遑遑地答應了。

馬上就秋收了,當然來不及辦喜事了,蘇麗珍就把喜事定在了秋收過後。

割豆子,掰棒子,出花生,家家戶戶都投入到熱火朝天的秋收中了。

魏東海一家都期盼着秋後青軍的喜日子,張玉英還悄悄跟丈夫商定,到拿一天給過門的新媳婦一個大紅包。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在侄子辦喜事的前兩天,蘇麗珍出了一個大幺蛾子。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