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下了五天的雨,大旱兩載的豐耕縣,大地復春,江河奔騰。
林寶初站在衙門門口,眺望被大雨洗得乾淨透亮的遠方,心情舒暢。
來這兒這麼久,終於看到帶點綠色的豐耕縣了。
預測了未來七日的天氣。
未來七日都是大晴天,很適合耕作。
“夫人,在下週厲。”
上次在衙門後院大街上見過的凶神惡煞的男子走來,向林寶初行了個禮,“夫人,爺可在?”
林寶初正欲開口,身後沈戟搶先一步。
“周捕頭,今日是我家夫人叫你來的。”
周厲微嚇,轉頭向林寶初道歉:“周厲魯莽,望夫人見諒。”
“沒事兒。”
這人怎麼比沈戟還嚴肅,一點兒都不像是會給沈戟送春宮圖的人。
“周捕頭,今日叫你來,是想辛苦你與我夫君跑一趟,去把各村村長叫來衙門。”
她沒走過那十二村落,就不跟着摻和了。
沈戟和周厲熟路,讓他們去一趟,能早些完事兒。
“去叫村長?”周厲不解地看了一眼沈戟。
沈戟笑了笑,“周捕頭,邊走邊說吧。”
各村路途有長有短,有些村子出來一趟,晚上不一定能回得去,他們得抓緊時間。
二人剛走,林寶初就繼續下地了。
衙門可用的地比她想象中要多,育秧苗的工作還長着呢。
這次沈戟去通知各位村長來,其主要目的也是來學習培育秧苗的。
三支一扶很重要,但事情得分輕重緩急。
先把地種下去,待農閒時,再慢慢去完善各村的數據。
脫貧,是一個艱難且漫長的過程。
“夫人,你也會種地啊?”
雨停了,出門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不管是下地幹活的,還是拉着車往城外走,去做生意、去走親訪友的,都多了起來。
衙門門前的這條路,是進出豐耕縣的必經之路。
林寶初就在一旁耕作,她是盛京來的小姐,模樣與身姿都跟餓了兩年的人不同。
大夥兒一眼便認出了她。
“夫人,你這地種錯了。”
一個看着像莊稼漢,氣質中又帶着點書生氣的男人笑着提醒她。
“北邊種麥子才這樣將地圍成一壟壟的,種稻子不用開溝。”
此人對種麥子這麼熟悉,應該也是個被流放到這裏的。
![]() |
![]() |
知識分子啊。
男人就在她旁邊的一塊田裏翻作,林寶初跟他搭話。
“這位兄臺,我看過一本神書,書裏就是這樣寫的,種稻子之前,得先育苗,這樣才能長得好、長得快。”
“你不妨也試試?”
男人笑了,“夫人莫要說笑了,我可是將《農耕記》背得滾瓜爛熟,種地我還是略知一二的。”
“……”
又是這本《農耕記》,害人不淺啊。
讀書人認死理兒,林寶初勸不動,只能將希望寄託於明年春耕了。
她力氣小,一個人耕了大半天,才耕了半畝地。
快到傍晚的時候,沈戟方匆匆趕回。
“夫人,快回家吧,各位村長都到了。”
沈戟脫了鞋到田裏,搶走她手裏的鋤頭,“不是叫你等我回來再幹嗎?不聽話。”
他多少有點操心過頭了。
她又不是不會。
林寶初不搭話,反問道:“村長們人呢?”
她一直在地裏,沒看到有人進衙門裏去啊。
“牆根邊兒坐着呢。”
衙門右側就是進城的路,在那牆根腳下,果真蹲了一排老頭兒。
其中一個她還很眼熟,是小溝村的村長劉鐵蛋。
自古民怕官,他們連衙門的門都不敢亂進。
“……走吧。”
林寶初哭笑不得。
她率先回去,洗手洗臉,衣服故意沒換,就是想用身上的泥巴給自己增加說服力。
沈戟將人引到前院的公堂坐着,那裏地方大。
十二位村長,一個不落。
林寶初分兩次,端了十三碗仙草凍出來,先讓各位村長和周厲消暑解渴。
“爺,這我們可不敢、不敢……”
村長們看着桌上的仙草凍,眼裏除了疑惑之外,還有受寵若驚的緊張和拘束。
他們人都擠成一團了,誰也不敢坐下。
之前都是沈戟偶爾去村裏,身爲平民百姓,他們從不主動來衙門。
“各位村長坐啊,先喫點仙草凍去去暑,一會兒我們再說正事兒。”林寶初招呼道。
“不不不……”
衆村長慌張擺手。
林寶初不禁蹙眉。
看了沈戟一眼,似乎在用眼神問他:你對他們做了什麼?他們爲什麼這麼害怕?
沈戟看懂了她的眼神,爲了證明自己真的無辜。
他沉下臉,“夫人叫你們坐你們就坐,還愣着幹嘛!”
此話一出,各位村長腿都嚇軟了。
額頭冒汗,頭低得更低了。
“算了。”林寶初推開沈戟,把仙草凍給各位村長遞去,“大家拿了仙草凍,就去衙門外待着吧。”
她的辦法果然奏效了。
各位村長像是得了釋令一般,爭着搶着接過她手裏的碗,然後跑出衙門。
這模樣,跟前世那些第一次被扶貧的村民一樣。
一聽說他們是上面來了解情況的,都緊張得不行。
當然了,熟了之後,有些貧困戶的態度就變了。
“咱們也出去吧,正好要給他們示範一下怎麼樣培育秧苗。”
林寶初把前天泡好,已經出芽的稻種拿上,跟沈戟一塊出去。
“各位村長,今天叫大家來,是想告訴大家一個關於種莊稼更快更好的辦法。”
“大家請看我們這裏。”
林寶初再次下田,先給各位村長介紹田壟和排水溝的作用。
十二位村長立於田埂上,站成一排,仔細地聽。
在他們的認知裏,沈戟和林寶初是讀書人,讀書人教他們做的事兒,那就是對的。
儘管他們耕作的方式,顛覆了他們對種地的認知。
“這個稻種,需要提前兩天準備,在水裏泡一天,撈出來再晾一天,纔可下種。”
林寶初打開布袋子,各位村長便湊過腦袋來瞧。
“哎喲,這稻子都長芽兒了。”
“這都長芽了,現在種還來得及嘛?”
村長們見了熟悉的糧食,終於發聲。
“來得及。”
林寶初抓了一把在掌心,“稻種就是要先催芽再下種,這樣才能保證它的出芽率,且可以防病防蟲。”
“防病?啥病?”
“糧食還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