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祭司被人帶了進來。
與此同時的,還有大理寺負責審判要案的王寺正。
衆人驚愕,雖有屏風阻隔,可外臣是不允許進入後宮的。
蕭珩此舉,讓衆妃嬪摸不着頭腦,太后卻是隱隱預感到了什麼不對勁,牢牢攥緊了手。
“此人在祭天大典上妖言惑衆,意圖戕害妃嬪、謀害皇嗣,罪大惡極。今日,朕讓王寺正帶他過來,便是要親自審理此案。”
“皇帝。”
太后道:“你要審案,去大理寺,去刑部都可,爲何要在哀家的宮殿?”
蕭珩道:“朕這裏有人檢舉,稱此人並非來自青州的祭司,而是他人冒充。此人冒充大祭司,潛入皇宮,裝神弄鬼、欺君罔上。往輕了說,是興風作浪,殘害無辜,往重了說,是居心叵測,意圖以問神之名動搖大夏朝綱。”
方芷蘿適時捧哏,“皇上,也許這人只是貪圖虛名,動搖朝綱這麼嚴重的罪,似乎還夠不上吧。”
蕭珩拉住她的手,解釋道:“愛妃糊塗。此人那日就以民間把戲,愚弄文武百官,讓他們相信你和腹中龍胎是妖孽轉世,要將你們祭天。來日,他便能再用此法,說朕昏君誤國,要讓朕以身祭天。”
![]() |
![]() |
太后身子一僵,眸光陰惻惻地盯着蕭珩。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真是好一張利嘴。
看來今日,蕭珩是有備而來。
太后忙劇烈咳嗽起來,一旁的嬤嬤也很會看眼色,“皇上,太后大病未愈,請皇上爲太后鳳體着想,屏退左右,讓太后歇息。”
蕭珩道:“朕早已看過太后的醫案,太后身子並沒什麼大礙。太后反應這麼大,莫非是心虛了?欽差大臣一路從青州村落,將大祭司請出,護衛到京城。而大祭司離開後不久,村子就遭了山火,整個村子無一生還。大祭司祭祀時,身着獨特的服裝,戴面具行事。唯一知道大祭司面容的,只有見證他出生長大的村民。事情,怎麼會如此湊巧呢?”
太后咳嗽了幾聲後,回話:“皇上是什麼意思?難道懷疑哀家,偷天換日,與這大祭司有所勾連?”
蕭珩提醒:“護送大祭司入京的,是葉大人。”
太后的侄子。
“而當初隨着葉大人完成差事的那批人,也在入京後,葬身火海。”
太后冷聲道:“那場大火是意外,刑部早已結案。”
“這麼說來,太后你也覺得,此人並非青州的大祭司,而早已被人途中掉包?”
太后繃着臉,用咳嗽來掩飾自己的情緒。
“哀家並不知情。既然皇帝說他不是,那便不是。”
“他確實不是。”
蕭珩對王寺正說:“王寺正,葉家勾結此間邪之人,試圖以鬼神之說,操權弄勢,動搖朝綱,以大夏律法,該當何罪?”
王寺正作揖道:“回皇上,是誅九族之大罪。”
太后臉色駭然,“皇帝,你要誅葉家九族?”
蕭珩巍峨不動,嗓音薄涼,“朕只是以律法行事。”
太后站起來,險些一下子沒站穩,一旁的嬤嬤扶住她。
太后一步一步,朝蕭珩走過去。
她審視着他那張冷峻、威嚴的面容,忽然冷笑出聲。
“皇帝,就算你要動葉家,也需要證據。若是你沒有足夠的證據,誅葉家九族,會被全天下人唾棄辱罵!”
葉斌還活着呢,他是大夏文聖,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葉家的九族,可沒有那麼好動!
蕭珩眼底一片冷漠,只道:“若此事是葉大人代表葉家意志所爲,葉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朕依法行事,有何不可?”
太后呼吸屏住,終於懂了蕭珩的意思。
他這是讓她從自己,和葉家兩者中選。
若是她指使她侄子所爲,那就是她這個太后的過錯。
太后是大夏的太后,是皇帝的嫡母,除非謀反之大罪,是不會禍及家族的。
而葉家是臣子,臣子不臣,以下犯上,用鬼神妖邪之術謀害妃嬪皇嗣,是重罪。
雖不至於誅九族,可到底會累及葉家親眷。
太后眸光熾烈,死死地瞪着蕭珩。
蕭珩手裏難道真有證據?
還是說,他只是虛與委蛇,故意詐她?
太后深吸一口氣,對王寺正說:“大理寺審了這麼久,此人可招認了什麼?”
王寺正道:“回太后,此人咬定此事是楚王指使。”
太后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對蕭珩說:“皇帝,此人既已招認,又同葉家有何關係?”
蕭珩意味不明地笑笑,黑眸閃過一道鋒芒。
“楚王,通敵叛國,已遭天譴。楚王居然能指使葉大人行事,如此看來,葉家同楚王這等亂臣賊子,關係匪淺吶。”
太后沒想到蕭珩在這裏等着她,眼眸閃爍不安,“皇帝爲何一口咬定,是葉大人掉包了祭司?”
蕭珩嗤笑一聲,“如若不然,葉大人奉皇命,從青州接回的人,怎麼會是異族人?”
“大祭司不過天生異相,此事青州人盡皆知,皇帝爲何篤定他是異族人?”
“因爲,他的同胞妹妹,如今就在宮中。”
太后驚愕,被堵住了話頭,半晌才訝然:“什麼?”
這又是哪一齣?
蕭珩陰鷙的目光,落到一旁的娜嬪身上。
娜嬪身子一僵,不解其意。
下一秒,蕭珩便說出了一句讓衆人難以置信的話:“此人,就是娜嬪的同胞哥哥。”
娜嬪驟然睜大了眼睛,“皇上,嬪妾……”
“這怎麼可能?!”
太后氣急敗壞,打斷:“皇帝,你爲了定葉家之罪,簡直是信口開河!”
此人雖然是西域人沒錯,可楚王找上他,是因爲他的製毒之術。
楚王將此人推薦給太后,爲太后所用,也告訴了他,宮中的娜嬪,可以助他成事。
但他和娜嬪,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娜嬪一下子跪在地上,哭訴:“皇上,嬪妾並沒有哥哥,嬪妾與此人並不相識,請皇上明察!”
方芷蘿清淡的嗓音悠悠響起:“這多簡單,既然娜嬪不肯承認,那便滴血驗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