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香玲咬碎了一口銀牙。
她嫁給雷天錚這個莽漢糙老將軍,可不是爲了做喪家之犬,千里迢迢去逃命的!
再說,她還有爹爹孃親和兄嫂侄兒一大家人呢,她逃了,羅家村那些親眷怎麼辦?
羅香玲摟着雷天錚撒嬌:
“將軍,你別讓我離開你好不好?人家從小在雲州長大,從沒出過西南境。
你讓我自個兒帶着母親和寶兒去那麼遠的地方,路上誰知道會出什麼事故?”
雷天錚被她纏得沒辦法,拍着肩膀安慰道:
“我把這些年攢的金銀都給你帶上,再派一隊親兵護送你們。
青州老家是我祖籍,族老和伯父叔叔都會照顧你們的,不用擔心。”
羅香玲嘟着嘴,嬌聲道:
“將軍……你還說給我金銀,難道不知道,財帛動人心?
這一路上,不知道遇到多少歹人甚至土匪,兵亂……還有那些親兵,你真的信得過?
若是他們搶了金銀,殺了我們去投叛軍,你連個消息都不會有……”
雷天錚不說話了,羅香玲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除非他像那兩位將軍一樣,帶着家眷一起逃走。
可事到如今,林霄雲暗地裏派了死士盯着他們,他哪裏敢走?
羅香玲把雷天錚哄住了,暗地裏收拾了許多細軟金銀,找了個藉口回了趟羅家村。
她如今知道深淺,不敢與她爹羅四叔說得太多,只把上了鎖的檀木箱子交給他。
“這箱子可得保管好了,如今北邊大亂,西南暫時還安寧,若有一日西南也亂了,這箱子裏就是將軍和咱們一家保命的東西。”
羅香玲這兩年來,攢了了六百多兩銀子,還有些首飾。
她怕兵亂起了,銀票不作數,箱子裏放的是現銀,齁沉的。
雲州城裏置辦了兩家商鋪,地契商契也放裏面了。
千叮囑萬囑咐,又藉着雷天錚的名義,威懾了好一番,不讓她爹孃哥嫂動這箱子。
……
話說周颯等人領兵各奔一路,向北而去。
靈州府內還好,一路倒也綠意蔥蔥,莊稼長勢喜人。
路過雲定湖時,周颯特意去看了眼水位,果然開始下降了。
若是六月不降雨,她就得回一趟懸崖,再次開閘放水。
出了靈州府,沿途焦土灰煙,草枯樹幹,民不聊生。
餓得皮包骨頭的百姓見了大軍路過,不敢靠近,遠遠地匍匐在地,就像一堆堆的骷髏一般。
周颯終於明白,什麼叫做餓殍遍野。
這景象,簡直比末世喪屍還讓她心驚。
因爲喪屍充滿鬥志,見了活人就撲上來撕咬,從不放棄。
而這些饑民,卻是靜靜地等死,豪不反抗,也無力反抗。
大軍從雲州出發,帶了足夠的糧食,沿途施粥,同時發放各種粗糧種子。
如今種水稻已經來不及,周颯等人讓沿途官府組織災民,開挖河道,預備六月洪澇時引流。
再種些粗糧,秋日裏還能有所收穫,老百姓只要能喝上口稀粥,便能撐到明年春天。
大軍一路施粥放糧,幫着規劃河道,不費一兵一卒,沿途各州縣官員都領着老百姓跪地降服。
京城裏皇上生死不知,北邊幾路叛軍,眼前又災民無數,這些官員們早就如喪家之犬一般,沒了主心骨。
如今西南侯林家軍派人來接管,他們求之不得!
按照都督吩咐,沿途每個州縣留下一個副將,千夫長至少百夫長,領着幾百兵士幫助當地開挖河道,安置災民,種植粗糧。
等趙北辰等人到了渭水邊江州,湖州和徐州,手下人馬已經不足一萬。
好在這三地的知縣也未作抵抗,便歸順林家軍。
這三地臨近渭水,災情不像沿途其他州縣那麼嚴重。
唐縣令已經組織百姓開挖了五條河渠,至於支流,每個村落都有一兩條,不勝其數。
他還派人知會徐州與湖州知縣,告知旱災之後十有八九,會連降暴雨。
恐有洪澇水災,勸兩位知縣也未雨綢繆,沿着渭河開挖水渠。
水利工程耗費資財人力物力,又很難短期內見到獲益。
徐州知縣有一顆愛民報國之心,聽了唐縣令傳信,特意到江州巡視了一番,回去也開始徵徭役,挖河道。
湖州知縣卻不以爲然,他還有一年就滿任期,原本疏通關係,要升一升的。
如今京城變故,還不知自己前程在何方呢,哪有心思建什麼勞什子水利工程!
張少武到了湖州,綁了那縣令押入大牢,自己接管湖州政務民生。
下令手下兵士沿着湖州境內渭河段,開挖三條河渠。
“必須在六月前,讓河道與西南境內幾大湖泊連通。”
張少武又送信給蔣鑫和趙北辰,借調了幾千兵士,去徐州幫工。
幾處都熱火朝天,挖河道的挖河道,安置災民的安置災民,開荒種田的開荒種田。
北方災民不斷過渭河南下,趙北辰等人來者不拒,都登記了分散到各地開荒。
也有身強力壯的男子,自願從軍。
從軍能喫飽飯不說,如今亂世,說不定立了軍功,就能翻身爲官。
戰亂年份,武官可比文官喫香多了。
誰也沒有注意到,北方亂軍中,異軍突起,出現一支李家軍,首領便是李蠻子。
渭河以北,災情比南方要嚴重得多。
當初周颯趙北辰護着林二叔一行人南下,路上就已經有災民易子而食。
只不過那時都還顧着倫理顏面,不敢聲張。
如今北方兩腳羊已經成了一個新名詞,大家都心照不宣.
這李蠻子更是以俘虜爲軍糧,走到哪喫到哪兒。
於是所向披靡,起兵不過數月,便統一了京城以南,渭河以北的大片領地。
![]() |
![]() |
![]() |
只是他惡名在外,所到之處,百姓畏懼其殘暴毒辣,未見其人,只聽得一句,李蠻子來了,便倉皇逃竄。
渭河以北,百里無人煙,李蠻子佔了領地,卻無百姓事生產,供差役,只能繼續往南入親。
趙北辰與周颯一直關注着李蠻子的消息。
第一次從難逃災民嘴裏聽到李蠻子三個字,兩人便決定過河北上。
擒賊先擒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