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發耕地補貼

發佈時間: 2025-08-20 07:38:51
A+ A- 關燈 聽書

“什麼!”

“你說豐耕縣衙給農戶發銀兩?這怎麼可能!”

“千真萬確,我那嫁去豐耕縣的大姑娘家,昨兒就領了五十幾文錢了。”

“大嬸孃,你莫不是在跟俺們說笑吧,你那大姑娘去年才嫁過去,人家怎麼可能給她發銀兩。”

“不給衙門交錢,那已經是祖上積德了。”

“你以爲你那姑爺是秀才啊,還發銀兩,簡直癡人說夢,哈哈哈……”

一羣外縣的婆娘正坐在村頭聊天。

一個婦人說起豐耕縣給農戶發銀子的事兒,遭到了所有人的笑話。

婦人氣得臉通紅,“你們不信是吧,你們不信咱們明兒就上街,城裏這事兒早就傳遍了。”

“當真?”

瞧婦人跟她們急了,幾個婆娘遲疑了。

可是,這怎麼可能呢?

縣衙給農戶發錢,這無異於是六月白雪,天方夜譚啊。

“咱們明兒去城裏轉轉,打聽打聽吧,看看是不是咱們縣衙的也發銀錢,忘了通知俺們了。”

“對對對,狗剩娘說得對,定是衙門忘了叫咱們去領銀子了。”

豐耕縣縣衙把糧食補貼的公告發出去,百姓們很快就上門排隊領銀錢。

因爲縣衙給農戶發錢的事兒太叫人震驚,不到一天的時間,這事兒就傳遍到了隔壁的豐織縣和豐潭縣。

兩個縣的百姓,都擠到自家衙門,叫囂着讓縣令發銀兩。

一時間,兩縣衙門衝突不斷,縣令頭疼不已。

孫爲民更是在家中大罵林寶初,罵她壞了規矩。

領不到錢的兩縣百姓,對自家縣衙是怨聲載道,極度不滿。

特別是那些農戶,他們沒什麼見識,只知道別人有他們沒有,這讓他們心裏感到很不舒服。

於是乎,外縣那些未嫁娶的年輕男女,都把豐耕縣當成了自己的目標。

縣衙補貼還沒發完,豐耕縣的婚親嫁娶,就比之前高了好幾倍。

“娘子你看,我沒騙你吧,我們縣衙真的在給百姓們發銀錢。”

一個年輕的莊稼漢,領着他昨日過門的妻子到縣衙來辦戶籍,順便證實外面關於豐耕縣衙給農戶發銀兩的傳聞。

“哪個村的,叫什麼名字?”

經過前幾日的奮戰,辦事大廳這兩天已經清閒多了。

但看到有人進來,他們還是下意識的認爲是來領銀子的。

“我是八溝村的,來辦戶籍。”

那年輕莊稼漢輕車熟路的領着自家娘子來到八溝村的扶貧人桌前,將身旁女子的住址、年紀、名字報上去。

女子見狀,只低頭怯生生站着。

她害怕縣衙。

“新婚啊,恭喜啊。”扶貧小隊一聽這二人是新婚,都笑盈盈的給二人祝賀。

這兩天來給新媳婦辦戶籍的人不少,辦事大廳裏都變得喜氣洋洋的。

“來,這是衙門給新婚小夫妻的賀禮。”朱金華從牆角搬了兩個金黃的大南瓜來,塞到二人懷裏,“拿着。”

“謝謝、謝謝各位公子老爺。”那莊稼漢一愣,捧着十幾斤重的大南瓜,連連道謝。

他身旁的女子更是受寵若驚,目瞪口呆。

豐耕縣的縣衙,怎麼這般和氣?

農戶成親還給送禮,看來她是嫁對人了。

等過兩天回門,她定要跟村裏人好好炫耀炫耀,自己嫁了個多好的地方。

這南瓜是林寶初縣衙後院菜園裏的。

今年南瓜長得極好,個個都是大個頭,顏色金黃,形狀勻稱漂亮的瓜。

她摘了一溜,把縣衙的走廊下都擺滿了。

林寶初讓扶貧小隊隨便拿回去喫,可還是喫不完。

賣的話……她又不想爲了幾個南瓜把菜地的賬弄亂。

做賬最怕的不是遇到大錢,而是小錢。

所以索性,林寶初就留着,等哪天想喫南瓜粥、南瓜餅,隨時可以取用。

“縣老爺,我來領種地的錢。”一個老農戶進門來。

扶貧小隊照例詢問:“哪個村的,叫什麼名字。”

老農戶報了村子和名字。

朱金華指着外頭的診室,“老人家,九溝村的去跟謝大夫領,就在那兒。”

老農戶往窗外瞧了一眼,道謝轉身出去。

謝談竹忙壞了。

最近有幾個病人看病,他看完病之後,得更新醫籍,還得應付來領銀子的農戶,忙得是手不能停。

“王福家是吧……”謝談竹翻找土地冊子。

確定了老農戶家有多少地,再按照衙門給農戶的一畝地補貼三文銀錢,把錢數給他。

“你家十三畝地,一共三十九文,數數吧。”

老農戶活了一輩子,頭一回從衙門領到銀子。

雙手都在抖。

戰戰兢兢地數好銀子,又按了手印,謝談竹才讓他走。

老農戶離開時,謝談竹清楚的聽到他哭了,“老天有眼啊,俺終於過上好日子了。”

不到一週的時間,縣衙就把所有的耕地補貼全都發下去了。

因爲領到銀子,全縣百姓這幾日都是樂呵呵的。

逢人就問:“你去衙門領銀子了沒?”

他們不僅跟左鄰右舍說這事兒,還有的特地跑去外縣探親。

讓那些曾經瞧不起他們是流放縣踐民的親戚們,妒忌得眼睛都紅了。

豐耕縣百姓的幸福指數,蹭蹭上漲。

趁百姓們高興的時候,林寶初推出產業園的投資份額。

希望百姓們踊躍參與。

林寶初和沈戟在糖廠大門前支了兩張桌子,一人一張,接受百姓們的諮詢和購買。

畢竟是要把錢交到別人手裏去,大家對於此事,非常謹慎。

前來看熱鬧的人很多,但買的人並沒有多少。

大家都在觀望。

“小夫人,葡萄園多少錢一份?”

“二百文。”林寶初答。

每個產業園只有五十個份額,因爲產業不同,購價也不同。

葡萄園是最貴的,二百文一份。

時蔬菜園是最便宜的,五十文一份。

“二百文啊……”那人低眉在考慮,手裏的銀子攥得緊緊的。

好半晌,那人方纔下定決心,咬咬牙道:“我買一份!”

林寶初詢問了那人的名字和住址,登記入冊。

按手印時,那人又問:“小夫人,大概多久我能回本啊?”

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林寶初習以爲常,“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八月就能分到二百六十文錢,可持續三年。”

這個數字她是經過計算的。

“二百六十文,那三年豈不是七百八十文?太好了!”

這麼好,爲什麼你只買一份?

林寶初微笑着,不語。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