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詭異的天氣

發佈時間: 2025-08-20 07:39:15
A+ A- 關燈 聽書

露來霜往,白駒過隙。

今冬的天氣,不知怎的,比去年冷了許多。

稻子、玉米收完,豐耕縣就好像掉入了一個大冰窖裏,氣溫天差地別。

如今才年底,就冷得人不願動彈,全靠火堆子活着。

“真他孃的倒黴!這鬼天氣冷得也太快了,冷完還不暖了,我家的菜種了死、死了種,咋也活不成,這可咋辦!”

“呼——”

一陣寒風颳過,聚集在入城口的人們全都縮起脖子,裹着衣服背過身去。

以背迎接寒風。

“吸溜——吸溜——”吸鼻涕聲乍起。

“可不是,俺婆娘連厚衣服的棉花都未續得,天兒就冷了,可凍死我了。”

“不行了,俺得回去烤火去了,這菜是種不了了。”

這麼冷的天兒,出門的人都不是閒的。

他們要麼是出來砍柴,要麼是出來種菜、挖筍的。

但大部分人都被這鬼天氣給勸退了。

“我也不去砍柴了,等明兒集市買柴燒吧。”

反正今年跟縣衙種了兩茬高產水稻,家裏收成比往年好了幾倍,買得起柴。

沒兩句話的功夫,入城口的人便一鬨而散。

大夥兒頂風各自回家,凍得臉皮子都裂開了。

不知是老天爺眷顧,還是林寶初自帶錦鯉體質。

她的九個產業園才全部完工,天氣就變冷了。

九個產業園,菜棚全都搭好,豬場、雞場、兔場也都蓋了,給她的這些產業上了一道紮實的保險。

如今放眼整個豐耕縣,也就她地裏還是鬱鬱蔥蔥、欣欣向榮的景象。

其他人的地就顯得蕭條淒涼多了。

甘蔗砍收了一個月,終於在霜凍之前全部砍收完。

糖廠也重新開工,帶着甜味的柴火味道飄遍整個豐耕縣。

因爲天氣冷,糖廠裏是最暖的地方,大夥兒上工的積極性都比以前高漲。

“佳兒姑娘,再去跟林姑娘要一盆炭火吧,太冷了。”

朱金華放下手裏的筆,搓了搓凍僵的手,吸着氣說。

趙佳兒聞言,立刻停筆出門去要炭。

在縣衙後院的柴房裏,有兩牆燒火用的東西。

一牆是玉米芯,一牆便是黑乎乎的炭,它們都被堆放在用竹條圍起來的牆角邊。

這些炭,是林寶初半個月前自己在地裏挖坑燒的。

當時她讀天氣,雖然讀不出具體溫度,但接連的大風大霧讓她覺得很不對勁兒。

某天夜裏,林寶初突然福至心靈,第二日便叫人在收割完稻子的田裏挖坑,燒炭!

這不,才得以讓縣衙有足夠的炭火取暖。

辦事大廳放了兩盆炭火,開了兩扇窗,門關得緊緊的。

天冷之後也沒有什麼百姓再來辦事兒,都憋在家裏,扶貧小隊得了空,都埋頭製作臺賬。

謝談竹一個人在他的診室,也燒了一盆炭火。

豐耕縣煙霧繚繞。

“好,辛苦大家,大家都快回家吧,太冷了。”

辣椒地裏,林寶初和沈戟同長工們一起,給辣椒地加蓋棚子。

百餘畝的辣椒地,一畝地蓋兩個棚子,也蓋了近二百個,大半個月。

幸好有甘蔗地、池塘和其他產業園的工人來一起幫忙,否則完不成那麼快。

林寶初本以爲辣椒秧子長到膝蓋了,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誰知還是敗給了寒霜,才緊急加蓋棚子,遮風禦寒。

辣椒地的棚子簡單,頂和四周都只有一層草蓆,單薄是單薄了點,但對已經張開的秧子來說,夠用了。

“相公,咱們去木耳的棚子裏看看再回去吧。”

從十一溝村的辣椒地回來,林寶初突然說。

木耳跟其他蔬菜不同,木耳對環境要求更高,特別現在又是冬天。

“好。”

沈戟把馬拴在路邊,跟林寶初一塊跳下田埂,朝木耳大棚走去。

縣衙門前的這片地,依舊種着油菜花。

只是今年油菜花長得慢了許多,林寶初都不敢打包票,這片油菜花能不能開出花來。

林寶初冷得一直吸氣,寒風夾雜着一絲絲冬雨,淋不溼人,卻寒氣入骨,叫人難受。

到了大棚裏,才覺得暖和。

他們隨便走到一個木框前,掀開遮在上面的薄草蓆,查看。

木耳已經長得有二指大小,一朵層層疊疊的,有四五片。

能長出來的,賣相都很不錯。

只是菌種不是專門培育的,野蠻生長的情況下,產量不會太高。

空的地方很多,還有一些其他蘑菇,都擠在這個框裏。

林寶初把冒出來的其他蘑菇拔了,又重新蓋上草蓆。

“太冷了,剛纔下雨把我頭髮都弄溼了,我們一會兒去美髮館洗頭吧。”她說,“洗完頭順便去看看客棧。”

美髮館是一個半月前,城東的三娘子和連嬸子一起來衙門找她,跟她合作開的。

二人來時,披頭散髮,臉上有傷,衣服還被撕破了。

經過了解,是連嬸子熬煮洗髮膏被夫家人發現,夫家人嫌她熬洗髮膏要買何首烏浪費錢。

於是把她從街頭打到巷尾。

要不是三娘子護着,人都要打殘了。

經過這一事兒,連嬸子徹底下定決心,不顧家人反對,將多年的私房錢拿出來做生意。

爲了護住這個美髮館,不讓夫家人鬧事,二人便邀請林寶初一起加入。

三人一塊兒,成立美髮館。

至於客棧。

也是林寶初的產業。

豐耕縣的商業,需要儘快恢復。

下着毛毛雨的冬日大街上,清冷無比,街邊鋪子更是空無一人。

路過時,只見店家在店裏烤火,眼睛不知是被煙燻的,還是嘆這生意不好做,看起來頗有無奈。

除了大街當間兒的那家新開的洗頭館。

林寶初入股這家洗頭館時,掏的就是店鋪成本和設備的錢,三娘子和連嬸子出人工。

當時林寶初一共盤下了七個鋪子。

其中兩個是用來開洗頭館的,其餘五個在洗頭館的斜對面,開客棧。

“哎喲,冷死了這天兒。”

“快快快,三娘子,趕緊給我洗個頭去去寒,我一會兒還得回去做晚飯呢。”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