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上映的第一天,蘇兮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電影院附近徘徊。她一會兒看看手錶,一會兒又望向電影院的入口,心裏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七上八下。
“也不知道觀衆們的反應會怎樣,希望大家能喜歡。”蘇兮暗自嘀咕着。
她走進電影院的大廳,看到陸續有觀衆拿着爆米花和飲料走進影廳,忍不住湊上去聽聽他們的議論。
![]() |
![]() |
“聽說這部片子不錯,期待很久了。”一個年輕女孩說道。
蘇兮聽到這樣的話,心裏稍微踏實了一點。
電影開場後,蘇兮找了一個角落坐下,雖然已經看過無數遍,但此刻她的心情比第一次看還要緊張。她眼睛緊緊盯着銀幕,耳朵留意着觀衆們的每一個反應,哪怕是一聲輕笑或者一聲嘆息。
“這個情節不知道會不會打動他們。”蘇兮心裏想着。
當影片中的一個感人橋段出現時,她聽到了周圍傳來的抽泣聲,心裏頓時有了一絲欣慰。
“看來還是能引起觀衆情感共鳴的。”
電影結束後,蘇兮躲在一旁觀察觀衆們的表情。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則還沉浸在劇情中,紅着眼睛。
“這片子真好看,好久沒看到這麼感人的電影了。”一個觀衆說道。
蘇兮聽到這樣的評價,差點激動得跳起來。
然而,她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感覺結尾有點倉促了,沒有達到我的預期。”
這讓蘇兮的心又懸了起來。
回到家後,蘇兮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查看各大影評網站和社交媒體上的評論。
“劇情緊湊,演員演技在線,導演功力深厚!”
看到這樣的好評,蘇兮臉上露出了笑容。
但也有一些負面的評價讓她眉頭緊皺。
“故事有些老套,缺乏新意。”
蘇兮忍不住吐槽:“衆口難調啊,想要滿足所有人的口味真是太難了。”
第一天的票房數據出來了,成績還算不錯,但距離蘇兮的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
“還得繼續努力宣傳,不能鬆懈。”蘇兮給自己打氣。
接下來的幾天,蘇兮依舊忙碌於各種宣傳活動。她參加電臺節目,與聽衆分享拍攝背後的故事。
“蘇導,能講講爲什麼會選擇這個題材嗎?”主持人問道。
蘇兮滔滔不絕地講述着自己的創作初衷和靈感來源。
“哎呀,說得我口乾舌燥。”節目結束後,蘇兮喝了一大杯水。
她還做客網絡直播間,與網友實時互動。
“蘇導,會拍續集嗎?”
面對網友們五花八門的問題,蘇兮都儘量耐心回答。
同時,蘇兮也密切關注着票房的走勢和觀衆的反饋。每天她都會和發行方溝通,商討如何進一步提高排片率和上座率。
“咱們得想想辦法,在週末的時候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觀衆走進電影院。”蘇兮在電話裏急切地說。
週末,蘇兮親自來到電影院,給觀衆發放小禮品,感謝大家的支持。
“謝謝你們來看我的電影,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體驗。”
有些觀衆認出了她,紛紛要求合影簽名,蘇兮都一一滿足。
“累是累了點,但只要能讓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一切都值得。”
在這期間,蘇兮的團隊也沒閒着。他們分析數據,制定更精準的宣傳策略,針對不同的受衆羣體推送個性化的宣傳內容。
“這次的宣傳海報要突出影片的情感核心,吸引更多女性觀衆。”
“在社交媒體上發起話題討論,提高影片的熱度。”
大家都在爲影片的成功全力以赴。
經過一週的努力,影片的票房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口碑也越來越好。
“這一週大家都辛苦了,繼續加油!”蘇兮在團隊會議上鼓勵着大家。
然而,她也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後面的競爭依然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