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一次他卻不似上次那般狼狽了。
一身略微厚重的窄袖雲錦華服,頭戴東海人慣有的氈帽,優雅的與元順帝見禮。
“小王摔東海使臣參見天啓皇帝。
上次小王被亂臣賊子謀害,幸得陛下及貴屬所救,僥倖撿回一條性命,得以回朝撥亂反正。
父皇母后亦對天啓感激非常,特命小王奉上我東海至寶白玉晶龍鳳呈祥屏風,願天啓國祚昌盛,山河永固!”
話說完,步驚鴻就往旁側一退,身後的侍從將巨大的架子上的紅綢掀開,露出裏面兩人高的白玉水晶屏風。
玉白的龍鳳呈祥屏風佇立在大殿中央,上面的龍和鳳栩栩如生,旋轉之下,竟然還散發着溫和奇異的光芒。
大殿內驚歎聲四起,饒是見多識廣如元順帝,亦是連連道好,“好好好,東海帝后有心了!
快,請使臣入座!”
內侍隨即招呼着步驚鴻一行人入座。
衆人見狀,便知道東海皇帝有意爲之前的事情向天啓示好,而元順帝也無意爲已經過去的事情與東海交惡,便就坡下驢,接受了東海國的示好。
短暫的寒暄之後,又響起了熟悉的聲音。
“北燕使臣到!”
衆人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動轉移。
只不過,這一次衆人的眼神卻是匯聚在了鳳玄冥身上。
要知道,當質子,便是對一個普通人都是莫大的恥辱,何況鳳玄冥還是一國儲君。
也正因爲天啓上下都視當年之戰敗爲恥辱,所以自
從四年前鳳玄冥自北燕回來後天啓和北燕朝廷就再也沒有過官方的往來。
這一次,元順帝既是想借機想北燕展示天啓逐漸強盛的國力,也是有意扳回一局,纔會給北燕發國書。
可在皇帝正式出面扳回一局之前,鳳玄冥的處境就難了。
在世人眼中,他是曾在北燕爲質的恥辱,卻又是替天啓打下北燕四十八州英雄。
他若是對北燕使臣表現的熟悉親近,朝野上下便會懷疑他曾在北燕爲質的十四年間爲了生存卑躬屈膝討好北燕人,給天啓皇室丟了臉。
可若是他表現的太過強硬,又會顯得他是因爲打下北燕四十八州居功自傲,有功高震主之嫌。
各方還什麼都沒做,鳳玄冥就已經被架在火上烤了。
而宴楚歌作爲知道內情的人之一,看着那些心思各異,卻有志一同的等着看鳳玄冥熱好戲的人,想到他們知道北燕已經全然落入鳳玄冥之手時可能露出的表情,壞心眼兒的充滿了期待。
很快,北燕使臣進入大殿。
天啓、大玄、東海和北燕各國風土人情各不相同,而世人對北燕的印象就是茹毛飲血,愚昧不化。
就連穿衣打扮都是皮毛粗布等原始的材料。
可這一次,衆人卻都意外了。
因爲北燕使臣一改以往的粗狂風格,着錦衣華服,頭髮梳的異常整齊,就連言行舉止都極其大方得體。
整個使團隊伍的成員皆舉止得體,從容大方,與世人對北燕人
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走在最前面的年輕人從容不迫的作揖,“小王見過天啓皇帝。
承蒙天啓誠意相邀,特來一觀天啓一年一度的圍獵盛會。
我王聽聞天啓最近不太平,特地命小王將裂天劍還給天啓,以助天啓皇安定江山!”
說着話,刷的打開侍從懷裏抱着的金色匣子。
長達五尺,寒氣四溢的寶劍頃刻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神。
禮部尚書倏地站了起來,熱血澎湃道:“我朝誠意邀請你們來參加我朝圍獵盛會,北燕王這是什麼意思?
在我朝皇帝面前亮兇器,是要與我朝爲敵嗎?”
宴楚歌聞言直接扶額,這禮部尚書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什麼都沒搞清楚上來就一頓噴還能不能行了?
沒想到和禮部尚書持相同心思的還不止一兩個人。
在禮部尚書說出那話後,羣臣一陣符合,各個激動地面紅耳赤,好像受了多大的屈辱似的。
元順帝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也沒想着阻止。
北燕使臣就那樣被晾在了大殿中央,宴楚歌本能的覺得這情況不對。
然而,不等她想出究竟哪裏有問題,北燕王卻直接看着鳳玄冥,朗聲道:“太子殿下,小王可是按照約定將裂天劍帶回來了,是你們天啓人自己不要的,這可就怪不得小王了!”
他說着,將長劍入鞘,動作極其誇張,劍鞘上栩栩如生的金龍從衆人眼前一閃而逝,隨着蓋上的蓋子,消失在衆人眼前。
![]() |
![]() |
不遠
處的東方老將軍倏地站了起來,“這是高祖皇帝開疆擴土所用之裂天劍?!”
與他相鄰而坐的百里家主亦激動道:“是的,一定是裂天劍!
我百里家世代供奉裂天劍虎畫像,絕不會認錯!”
兩個老頭你一言我一語就讓方纔急吼吼懟人家不講規矩,心懷叵測的文臣們變了臉色。
喊的聲音最大的御史還在那兒狡辯,“二位老將軍莫不是老眼昏花了吧,高祖皇帝的裂天劍早在太祖南征之時就丟失,怎會在一個北燕蠻夷手裏?”
“就是!
蠻夷就是蠻夷,以爲穿了錦衣華服就能改變野蠻的血統了嗎……”
許是十幾年前敗給北燕的事情讓他們耿耿於懷,宴楚歌發現越是資歷老的朝臣就越是不將北燕使團放在眼裏。
明明北燕王使團是他們請來的,此時卻極盡挑釁之舉。
還不怕死的一邊挑釁一邊觀察北燕王的表情。
北燕王是一個看似不足二十的年輕人,見狀,側首衝鳳玄冥,“玄冥太子,這可就真的怪不着本王了!”
話說完,他在衆目睽睽之下抽出那把寶劍,劍鋒與劍鞘猛力對砍。
“豎子敢爾!”
百里家主震怒的吼出聲,然而,那把劍還是應聲斷裂了。
北燕王將斷劍和劍鞘往匣子裏一扔,“去,拿給天啓皇帝好好看看這裂天劍是不是真的?”
話說完,他諷刺的看向元順帝,“看來,天啓並不歡迎我們,這圍獵也能不比參加了。
我們走!
”
話說完,竟是當真甩袖離去。
誰也沒想到北燕王說走就走,真的一點都不迂迴,衆人都懵了。
“小王爺請慢!”
元順帝忙叫住北燕王,“是朕馭下無妨,衝撞了小王爺,小王爺消消氣。
小王爺遠道而來,何必與一羣見識淺薄的大臣見識。
快,長順,請小王爺入座!”
大臣們各種作死挑釁北燕王的時候他置之不理,等人要走了,他卻又把人叫回來,這古怪的態度給宴楚歌都整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