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尖兒採摘回來之後,林寶初和幾人在大棚裏把油菜花過秤。
按照一把兩斤的重量重新捆好,裝到竹筐裏,挑回縣衙。
年廿八這天。
縱然價高,百姓們還是早早就來排隊了。
“麻嬸子,你不是說小夫人趁火打劫嘛,怎麼也來了?”
縣衙門前人擠人,鬧哄哄的,其中不乏有熟人。
那個被當場戳穿言論的婦人臉青一陣紅一陣,氣咧咧的,不肯承認自己說過的話。
![]() |
![]() |
“你說啥呢,我啥時候說過這種話了,你這張臭嘴少噴糞了!”
“嘿麻嬸子,你罵我幹啥,這不是你昨兒說過的話嘛,不記得了?”
“你還說讓我們幾個跟你到縣衙來鬧了,咋樣,後來你鬧出啥名堂沒有?”
“去!去你的!”
那被稱作麻嬸子的婦人沒臉再排隊,低着頭走了。
“咱們往前去一些,晚了就買不到了……”
人羣開始涌動。
縣衙裏。
林寶初叫來幾個扶貧小隊的人幫忙秤糧食、賣糧食,蔬菜則是在超市那邊賣。
今兒前來購買糧食的人,少的就買一兩斤,多的也就十來斤。
沒有出現大量購買的情況,看來是被價錢嚇退了。
如此也好。
這樣一來林寶初也能供應得上,每一粒米也都能喫到自家百姓的肚子裏,過好這個年。
但不得不承認,她通過這三日的加購,賺到了不少。
林寶初想,這也許就是潑天的富貴,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
除夕的上午,縣衙最後一批加購的米糧賣完了。
下午的時候,雨停了。
雨剛停,寒風又起。
呼嘯的寒風僅用了兩個時辰就把連日來的溼泥地吹乾,緊接着,城裏人家炊煙升起。
街上開始陸續有了一絲年味。
沈戟的母妃第一次來,還有肅朝的小世子這位客人,今年的年夜飯,林寶初可是費盡心思。
上午賣完糧,她就一頭扎進廚房,手上的動作不曾停歇。
“箏箏呢,怎麼今天一天都沒見到她?”
林寶初正在炸扣肉,忙活了這麼久,她才發現沈箏不在。
沈箏過年是要跟他們一塊兒過的,平時要是她下廚做大餐,那丫頭都會在。
今天除夕,僖貴妃都有閒情來縣衙走走,反倒沈箏不見蹤影。
沈戟把買回來的魚斬成小塊,林寶初一會兒炸完扣肉就要炸魚塊,“不知道,去玩了吧。”
二人正聊着,就聽到外頭傳來一陣熱鬧的鑼鼓聲。
鑼鼓聲從入城口開始,慢慢地往城內敲打去,吸引了不少正在做年夜飯的人。
“什麼聲音?”
林寶初把鍋裏的扣肉翻過來後,就好奇地出去看。
只見一個身穿財神戲服的人,正領着一羣身穿紅綠福祿衣服的半大孩子,在街上挨家挨戶的嬉戲打鬧、搖頭晃腦的跟每一戶人家拜年。
在他們的身後,還有穿舞獅衣服的人在敲鑼打鼓。
因爲他們的出現,原本灰暗天空下冷寂的豐耕縣,登時變得熱鬧起來。
“咚咚鏘,咚咚鏘——”
腰鼓的聲音和銅鑔的聲音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打擊出有節奏的樂聲。
樂聲落,走在前面的福祿娃便起身高唱:“恭喜呀恭喜,發呀發大財,好運當頭壞運嘛永離開……”
這不是、她教沈箏唱的新年歌《恭喜發財》嘛。
林寶初瞪大眼睛,仔細盯着那個朝縣衙後院走來的財神爺。
財神爺滿臉的濃妝豔彩,搖着腦袋,詼諧又有趣。
一開口,便是那個熟悉的聲音,“恭喜呀嫂嫂,黃金裝滿袋,眉開眼笑得意麼又開懷。”
是沈箏!
沈箏邊唱邊朝她拱手,“嫂嫂,新年好!”
“箏箏?!”林寶初又驚又喜,對着她的打扮看了又看,“怎麼是你啊,你這是在做什麼?”
沈箏得意的向她展示自己的成果,“我在給大家賀新年啊。”
她每日祈求天晴,都盼不來一個晴天。
她又不想讓自己和孩子們的努力白費,便想出了這個辦法給大家賀春拜年。
“怎麼樣,驚不驚喜?”沈箏一臉求誇獎。
林寶初當真沒想到她還有這麼好的點子,“太驚喜了,年味一下子就上來了。”
何止是驚喜啊。
沈箏讓那些外縣的人真情實意的感受到豐耕縣這一年來的變化,讓他們具象化的瞭解,他們扶貧的成果。
她這一出,太給豐耕縣長臉了。
“那就好。”沈箏說,“嫂嫂,那我去下一家拜年了,記得等我喫飯。”
說罷,沈箏就領着人前往下一家去了。
賀新年的曲子從街頭唱到街尾,換了一曲又一曲。
唯一不變的,就是這曲子都跟新年有關。
歌聲遠遠傳來,那些還沒被‘財神’上門拜年的人家都伸長了脖子期盼着。
孩子們跟在後面,手舞足蹈,歡聲笑語。
謝執本在客棧房間裏看書,靜候林寶初的邀請。
原本安靜的大街,突然變得熱鬧起來,還伴隨着滿城愉悅的歌聲,他不禁感到好奇。
放下手中的書本,開窗。
他的房間臨街,窗子一開便能看到客棧大門口的街道。
遠遠的,花花綠綠的人近了,歌聲也近了。
“新年來到真熱鬧,恭祝大家新年好運到……”
什麼新年?
什麼好運?
謝執在樓上聽不清,便下了樓。
樓下大門口已經擠了很多住店的客人,他們也是頭一回遇到這樣子過新年的,都紛紛翹首以盼。
侍衛替他開道,謝執佔據了一個好位置。
財神近了。
不知誰帶的頭,百姓們開始雙手合十,彎腰朝拜,嘴裏不停的說着祈求保佑的好話。
福祿娃娃們又換了一首曲子。
這首曲子正好是上次豐耕縣村晚唱過的,《一年更比一年好》。
於是,跟着財神爺滿街跑的孩子們開始跟唱,歌聲越唱越嘹亮。
沒一會兒,全城的豐耕縣百姓都在齊聲高唱。
“春光明妹到處多熱鬧,它象徵着春天已來到,百花齊放春光無限好,新年呀已來到呀……”
全城大合唱的陣仗,可着實令謝執等這一羣外縣來的人震撼不已。
他們擡頭張望,簡直不敢相信。
爲何他們都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