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昭喝完那碗粥歇了一會,感覺身上那股痠軟勁兒消了些,纔跟陳懷錚下樓。
![]() |
![]() |
![]() |
杜姨看到兩人下來,眼神小心地在兩人之間來回掃視,帶着瞭然和歡喜。
“起來啦?餓壞了吧?竈上溫着雞湯呢,我去給你們端來。”杜姨說着就要起身。
“杜姨,不急。”寧昭連忙擺手,“剛喝了點粥,還不餓。”
寧昭起身去了書房。
書桌上還堆放着一些從港城帶回來的資料,以及幾個內存卡。
她坐下來,開始專注地處理起來幾個廠的翻譯工作,隨着政策鬆動,越來越多懂外語的專業人才開始回城,臨州這邊也分到了幾個外語專業的大學生或者老教師。
寧昭將大部分翻譯任務都轉交給了他們,自己只保留了核心技術和最急迫的部分。
處理完手頭這幾份,她感到肩上的擔子確實輕了不少。
下午時分,院門被輕輕敲響。
杜姨去開門,門外站着的是張小花,她穿着乾淨的工裝,梳着兩條麻花辮,手裏拎着一個網兜,裏面裝着幾個紅彤彤的大蘋果和一包水果糖,還有一大袋爹孃準備的新鮮蔬菜跟一只雞。
“杜姨好!寧同志在家嗎?”張小花笑容爽朗,聲音清脆。
“在呢在呢,小花來啦?快進來!”杜姨熱情地招呼。
寧昭聞聲從書房出來,看到張小花,也很高興:“小花,快進來坐。”
張小花走進客廳,把手裏的東西放在桌上,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寧同志,我是來謝謝你的!”
她看着寧昭,眼神裏充滿了感激,“感謝您當初教我,給我機會,還讓我去技術科,我現在是技術科的骨幹了,廠裏新引進的那批設備,好多問題都是我解決的!”
她挺起胸膛,臉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寧同志翻譯出來的資料她都是第一個學習的!
寧昭看着她神采飛揚的樣子,由衷地爲她高興:“那是你自己努力,繼續加油!”
她拍了拍張小花的肩膀。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廠裏的近況和技術上的事情。
張小花聽說寧昭年後要跟陳廠長去北城,雖然有些不捨,但也真心祝福:“寧同志,祝你在北城一切都好!以後有機會,我還想跟你學更多東西呢!”
送走張小花,寧昭看着張小花留下的東西,勾了勾脣。
——
次日清晨,天氣晴好。
一家人穿戴整齊,準備出門,前往紡織廠秦大娘家。
秦大娘家依舊乾淨整潔。
看到寧昭、陳懷錚、陳懷瑾、陳懷瑜一家四口熱熱鬧鬧地進來,秦大娘高興得合不攏嘴,拉着寧昭的手左看右看:“哎喲,小昭出差回來啦!氣色真好!”
她目光掃過寧昭和陳懷錚兩人剛鬆開的手,臉上的笑容更深了,滿是欣慰,“好好好,看到你們倆感情這麼好,大娘我就放心了!”
她招呼大家坐下,拿出自己曬的南瓜子和炒花生招待。
陳懷瑾和陳懷瑜乖巧地坐到寧昭身旁聽着寧昭跟秦大娘聊天。
陳懷錚則跟秦光耀說着話。
聊着聊着,陳懷錚提到年後要調回北城工作。
秦大娘臉上的笑容頓了一下,隨即涌上濃濃的不捨。
她緊緊拉着寧昭的手,聲音有些發哽:“要回北城啦?也是,懷錚本來就是北城人,回去好,回去好……就是”
她看着寧昭,眼圈微微泛紅,“大娘捨不得你啊!你這一走,以後想見一面可就難了……”
寧昭心裏也酸酸的,她反握住秦大娘粗糙卻溫暖的手:“大娘,您放心,以後有機會,我們一定回來看您!您要保重身體,有什麼事兒,就跟我們打電話。”
“哎,哎,大娘知道,知道……”秦大娘抹了抹眼角,強笑道,“看到你們好,大娘就高興!你們年輕人,是該往高處走!北城是大地方,你們去了好好幹!兩個孩子也跟着回去了?”
“嗯,都回去。”寧昭點頭。
“好,好,孩子跟着哥哥嫂子好。”秦大娘看着乖巧的陳懷瑾和陳懷瑜,慈愛地摸了摸他們的頭。
一家人在秦大娘家喫過飯,在秦大娘依依不捨的目光中離開。
——
轉眼就到了年三十。
小洋樓裏裏外外煥然一新。
屋檐下掛起了嶄新的紅燈籠,窗戶上貼着陳懷瑾和陳懷瑜剪的歪歪扭扭卻充滿童趣的窗花。
陳懷錚帶着兩小的貼春聯、掛福字,寧昭在一旁指揮。
杜姨在廚房裏忙活。
案板上堆滿了食材:和好的面糰,調好的肉餡,洗乾淨的蔬菜,還有一條活蹦亂跳的魚。
貼好春聯後,陳懷瑜穿着一身嶄新的、紅彤彤的燈芯絨外套,在寧昭面前轉了個圈。
“嫂子嫂子!你看我穿新衣服好看嗎?”
“好看!我們瑜瑜最好看了!”寧昭笑着迴應。
“嫂嫂眼光好!”
陳懷瑾也穿着新衣服,咧着嘴道:“嫂子,我們去包餃子吧?”
這是他過得最開心的一個年。
“好呀!”
幾人一起去了廚房。
杜姨教陳懷瑾擀餃子皮,陳懷瑾學得很認真,擀出來的皮子有厚有薄,形狀也不太規則。
陳懷錚笑着接手。
他擀皮的手藝竟然意外的好,又快又圓。
寧昭負責包餡,手指翻飛,一個個白胖的餃子像小元寶一樣整齊地碼在蓋簾上。
杜姨看着這一幕,轉頭去忙着炸丸子、燉肉、蒸魚,鍋碗瓢盆叮噹作響,廚房裏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充滿了濃濃的年味。
傍晚時分,豐盛的年夜飯擺滿了餐桌。
紅燒鯉魚寓意年年有餘、四喜丸子、梅菜扣肉、清炒時蔬,還有一大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不僅僅是陳懷瑾跟陳懷瑜開心,陳懷錚臉上的笑意就沒消失過。
他也是第一次體會到了在家熱熱鬧鬧過年的滋味。
一家人圍坐在桌旁。
“過年啦!”陳懷瑾舉起裝着橘子汁的小杯子,大聲喊道。
“過年好!”
大家笑着舉杯相碰。
窗外傳來零星的鞭炮聲,屋內笑語晏晏。
陳懷錚給寧昭夾了一塊鮮嫩的魚肉。
年夜飯喫得熱熱鬧鬧,桌上的菜下去大半,肚子也飽飽的了。
杜姨撤下碗碟,擦乾淨桌子,利落地收拾好,在客廳中央放了一個燒得旺旺的小炭火盆,驅散着冬夜的寒氣。
又端上來幾大盤炒花生、葵花籽、南瓜子,還有切好的水果。
“來來來,守歲咯!嗑瓜子,嘮嗑!”
寧昭圍坐在火盆邊,左邊是陳懷瑾,右邊是陳懷瑜,她好笑地看着多了一絲幽怨的男人。
炭火噼啪作響,映照着每個人的臉龐,暖烘烘的。
兩小只像是有說不完的話跟寧昭說,陳懷瑜現在也活潑不少。
寧昭安靜地聽着,手裏剝着瓜子,時不時把剝好的瓜子仁分給身邊的陳懷瑜和陳懷瑾。
她偶爾看向陳懷錚,火光跳躍在他深邃的眉眼間,顯得格外柔和。
他也正好看過來,兩人目光相觸,相視一笑,無需言語,情意自在其中。
時間一點點過去,夜漸漸深了。
窗外偶爾傳來一兩聲零星的鞭炮響,更襯得屋內溫馨寧靜。
陳懷瑜最先撐不住,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像小雞啄米,眼皮直打架,嘴裏還嘟囔着:“守歲……燈籠……”
陳懷瑾也哈欠連天,強撐着不肯睡。
杜姨看看座鐘,已經快十二點了。“小瑾,小瑜都快睡着了,要不……”
“杜姨,再等等,馬上就零點了。”陳懷瑾揉着眼睛堅持。
陳懷錚起身,從裏屋拿出兩個小小的紅紙包遞給寧昭。
寧昭接過遞給強撐着的兩小只:“拿着,壓歲錢,平平安安。”
陳懷瑾接過紅紙包,開心地笑了。
終於,座鐘的指針指向了十二點!
“鐺——鐺——”
渾厚的鐘聲響起。
“新年到啦!”
陳懷瑾一下子蹦起來,睡意全無,陳懷瑜也有些激動地揉了揉眼睛。
陳懷錚立刻起身,從門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小串鞭炮,走到院子裏。
幾人站在門邊。
陳懷錚劃亮火柴,點燃了鞭炮的引信,迅速退開。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
清脆響亮的鞭炮聲瞬間劃破了小院的寧靜,紅色的碎屑紛紛揚揚落下,帶着濃濃的火藥味和驅邪納福的喜慶。
臨州的鞭炮聲時不時響起,形勢的好轉,大家似乎都卯足了勁想要過個好年,不一樣且不壓抑的年。
“新年好!”
“新年快樂!”
幾人互相道賀,臉上洋溢着喜悅的笑容。
寧昭笑着說:“歲歲平安!好了好了,年也守了,炮也放了,快去睡覺!”
兩小只跟杜姨都去睡覺了。
客廳裏只剩下寧昭和陳懷錚。
炭火盆裏的火苗漸漸弱了,只剩下通紅的炭塊散發着餘溫。
寧昭看着窗外殘留的鞭炮碎屑,感受着這獨屬於七十年代的、樸實而熱鬧的年味。
“新年快樂,昭昭。”
陳懷錚伸出手,將她微涼的手包裹在自己溫暖寬厚的掌心裏。
寧昭:“新年快樂,走吧,回房間。”
陳懷錚臉上多了幾分不自然,也很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