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鎮外的山上,白思勉一家人站在一處墳前,放着瓜果點心,還有一束小姑娘白蓉摘的野花。
白父含着淚,清理墳周的雜草。
白母和白思勉燒着紙錢。
白母哭的哽咽:“小夏,這麼長時間,爹孃終於爲你伸冤了,那錢府的人都下了大獄,很快就要流放了,你在天上看到了吧,爹孃弟妹如今挺好的,遇到了好心的東家,我們以後也不用怕錢府的刁難了,還可以住在家裏,你安心吧。”
白思勉道:“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顧爹孃和妹妹,撐起這個家,咱們家會越來越好的。”
一只杜鵑鳥扇着翅膀,落在了墳頭。
隨後一家人往回走。
白父道:“我這身子骨已經養好了,咱家能有今天,多虧了東家,等東家來了,咱可得好好謝謝人家。”
“是啊,若她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咱們可要盡力幫忙。”
“爹孃說的是。”
白思勉亦是感激李晚月,他要盡心打理鋪子。
……
翌日,趙素英讓李大川去一趟隔壁柳溪鎮上灣村的舅舅家和姨母家,讓他們過幾天來參加暖房宴。
趙素英的父母已經不在了,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都生活在柳溪鎮。
大哥趙滿倉,育有三子兩女,二哥趙滿糧,育有兩女兩子,妹妹趙秀英嫁給了同村的張家,生了兩子兩女,在鎮上支了個攤子賣燒餅和包子。
三家生活還過的去。
趙素英拿了六十個松花蛋,三家每人二十個,又給每家拿了三桶洗頭水和十塊香皂,挑了幾朵珠花,給三家家裏的小姑娘,還做了涼粉冰粉讓李大川帶上。
李大川趕着牛車出了門,不多時家裏來了幾人。
趙素英和李有山看着面前的老婦人和一對中年夫婦,笑的敷衍。
二湖這個沒腦子的,什麼人都讓進來。
李二湖看着自家爹孃投來的眼神,心道他是冤枉的,這些人來找爹,他還能攔在外面嗎?
見老婦人和中年夫婦眼睛滴溜亂轉的盯着院子看,心裏嘆了口氣。
老婦人喝了口糖水,咧嘴一笑:“大山吶,我是你堂姐的姑姑的姨母的妹妹的妹妹呀,你叫我姨婆就行。”
李有山聽的有點沒轉過彎,他啥時候有這麼個繞了這麼多彎的姨婆?
他呵呵一笑,客氣道:“原來是姨婆,挺長時間沒見了。”
老婦人附和:“可不是嗎?你小時候啊,我還抱過你呢,你小的時候長的白白胖胖的,那大眼睛,那大鼻子,那大嘴,誰見了不誇呀……”
老人還在喋喋不休的憶往昔。
李有山差點沒控制住表情,他哪來的大鼻子大嘴,這說的是他嗎?白倒是真的,眼睛也還算大,可沒有胖乎過。
他握了握拳頭,道:“姨婆,咱們太長時間沒見了,打我記事起,我就沒見過您了,您要是有事,去老宅找我爹吧,他沒準記得您說的這些事。”
老婦人頓時挎了臉:“咋?如今有錢了,看不起姨婆了,連跟姨婆說句話都不願意了?”
![]() |
![]() |
![]() |
“沒有,就是您說一下重點,我們家還有不少事要忙呢,這要是耽誤了事,誤了人家的貨,我賠不起。”
身後的中年夫婦立刻拽了拽老婦人的袖子。
老婦人咳了一聲:“既然你這麼忙,那我就挑重要的說,你這表弟歲數不小了,家裏養了好幾個孩子,幾個孩子子又娶妻又添孩子的,靠家裏那點地,哪養活的了這麼多呀。
我就想着,既然你們家生意做的挺好,不如讓他們兩口子跟着你們幹,我們不是要跟你們搶生意,也不貪心,你們隨便教他們點,讓他們一年掙個幾十兩,夠養活家裏就行。”
中年男子立刻附和:“是啊表哥,你看咱們都是親戚,我們也不想麻煩你們,這不是沒辦法了嗎,你要是嫌麻煩,就教我們點好學的,我們這會兒學完,立刻就走,不耽誤你們的事。”
趙素英都要氣笑了,一年掙個幾十兩,這也叫不貪心?
自己家要不是因爲月月有本事,一年最多也就掙個十兩八兩。
李有山嘆了口氣:“姨婆,表弟,你們也太看的起我了,你們是沒看到,我們老宅子漏風漏雨,這纔沒法子,跟東家說了說,人家提前支了我們一些錢,我們這才蓋的起宅子。
我們現在手裏的活計都是東家給的,我們只是幫着人家做,掙個工錢,要是告訴了你們,東家可是會抓我們進大牢的,也會牽連你們進大牢。
那鎮上的錢員外,縣城裏的縣丞大人,你們也聽說了吧,那樣的大人物都進大牢了,更別提我們這些鄉下人了。
所以你們是想掙錢,還是想進大牢?”
老婦人一家懵了,這咋說到進大牢去了?他們可不想進大牢,
中年婦人道:“表嫂,那能不能借我們點銀錢,我們實在是沒辦法了,你們家能蓋這麼大的宅子,手裏怎麼着也有幾十兩吧,借給我們二十……不,十兩就成,讓家裏的孩子喫口飽飯。”
“表弟妹,不如你們先幫我們把欠東家的還了?還完了,我們再掙到錢,就借給你們。”
婦人立刻不說話了。
三人見沒戲,只好走了。
中年婦人把桌子上的果子用袖子一卷,全給拿走了。
趙素英和李大山送人出門,剛打開門,就見幾個陌生人站在家門口。
老年夫婦和中年夫婦牽着兩個十歲左右的孩子。
見他們出來,中年男子敲門的手僵在半空。
趙素英和李大山面面相覷,那三人扭身走了。
老婦人一把抓住趙素英的手,咧嘴一笑,露出所剩無幾的牙。
“你就是素英吧,一晃長這麼大了,我是你孃家姨母的婆家堂兄的嫂子的姐姐呀……”
趙素英:“……”
又來了。
……
再次把人打發走,李有山和趙素英趕緊喝了杯水,這才鬆了口氣。
趙素英道:“當家的,趕緊跟家裏孩子說,讓他們別隨便開門了,這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都來了。”
李二湖道:“可不是嗎?窮在鬧事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