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晚月見自家爹孃那擔心的樣子,道:“爹孃,閉門不出沒必要,咱們又沒錯,以後遇到這種沒來往的親戚,直接告訴他們不借就是,他們又不能把咱們打一頓,本來就沒來往,還怕得罪他們嗎?”
李二湖應聲:“妹妹說的對呀,咱都不認識他們,不借不是很正常嗎?連老宅的人現在都不來找麻煩了,他們能找什麼麻煩?”
李有山覺得有道理:“爹就想着咱們現在做生意,和氣生財,免得他們一窮二白無所顧忌,給咱們找麻煩,你們說的對,以後直接拒了。”
說完,幾人各自忙活去了。
另一邊,李大川到了柳溪鎮,先是去了姨母婆家在鎮上支的攤位。
臨近午時,大熱的天氣,人不多,攤位上只有趙秀英一個人在做燒餅。
她看上去清瘦,碎髮被汗水打溼,貼在臉頰,臉被熱氣薰的緋紅,不住的用衣袖擦汗。
而攤子旁的樹下,姨母的相公和一對老年夫婦坐在那裏納涼。
李大川皺眉,快一年沒見了,姨母怎的比之前瘦了?
他把牛車拴在一邊,走上前打招呼:“姨母。”
趙秀英擡頭,有些驚訝:“大川?你怎麼來了?”
樹下納涼的張家人聽到動靜,看了一眼,裝做沒聽到。
李大川道:“姨母,我家新建的房子,過幾天辦暖房酒,我娘讓我來跟您說一聲。”
趙素英欣喜道:“真好,看來你們生活的不錯,回去告訴你娘,我一定去。”
李大川點頭:“姨母,這麼熱的天,怎麼就你一個人做燒餅?表弟和弟媳他們呢?”
“豐年豐實和他媳婦忙着地裏的活計呢,穗穗負責家裏的活計,再說這會兒日頭大,也沒幾個人來買燒餅,我自己做完全供的上。”
李大川嘆了口氣,小聲道:“姨母,娘還讓我帶了些東西給你,你看是這會兒給你,還是放在大舅家,晚些時候你去他家裏拿?”
“還帶了東西?讓你娘破費了,就放在這兒吧。”
“好,我去拿。”
李大川拿了六個竹碗,三個碗裏裝的冰粉,三個碗裏裝的涼粉。
又拿出洗頭水和香皂,一包袱的松花蛋。
最後把兩個珠花遞了過去。
趙秀英看呆了,這咋這麼多東西?這得花多少錢?
光這珠花,一個就要上百文。
她急忙擺手:“大川吶,這也太多了,你快拿回去。”
“姨母,你安心收着就是,這幾個碗裏是冰粉,這幾個碗裏是涼粉,這個是香皂,用來洗手洗臉……”
李大川挨個介紹了一遍,又說:“您先忙着,累了就歇會兒,我還要去舅舅家,就先走了。”
“你等會兒。”趙素英連忙用油紙包了幾個燒餅遞給他:“拿着,路上慢着點。”
“噯,姨母放心吧。”
目送李大川離開,張家人這才趕緊圍了上去。
張家婆子打開一個竹碗,看着裏面透亮的東西,混着紅糖的甜香,不自覺嚥了咽口水。
“老大家的,這是啥東西呀?”
趙秀英的夫君,張大海道:“這好像叫啥……冰粉,我前幾天見咱村子張童生帶回來過,說是縣城酒樓和富戶人家很受歡迎的喫食,挺貴的,沒想到你外甥居然一下子買這麼多。”
他眼中帶着弧疑,不是說自家媳婦這大姐家,因着丈夫受傷,日子過的緊巴巴的嗎?
他知道趙秀英也借過一兩銀子給他們,可前兩個月李三棟已經過來還了。
現在能拿出這麼多東西,難道是爲了給趙秀英撐臉面?
張老頭看了看包袱裏,是一大包袱的鴨蛋。
又拿起一塊香皂,眼前一亮:“這個好像是縣城裏一家鋪子賣的香皂,咱村裏有人買這個,我見到過,這個也貴。”
張大海也看了過去,不光有香皂,還有洗頭水,這他知道,縣城和青石鎮都有賣的。
一塊香皂就要不少錢,這一出手就是十塊,這些東西加起來怕是要二三兩銀子了
他疑惑的看着趙秀英:“你大姐家這是發達了?不然怎麼買的起這麼好的東西。”
“我也不知道。”
“你外甥做啥來了?”
“他說他們家新建了房子,要辦暖房酒,想讓咱們參加。”趙秀英面無表情的回答。
以前張家對她挺好的,夫妻感情也不錯。
可後來因着大哥家的孩子,兩人感情也不似從前,婆家對她也不滿。
再加上孃家侄子這半年總來這喫燒餅包子的,婆家覺得生意不好,是因爲孃家侄子,對她態度更差了。
可她能怎麼辦?總不能看着孃家侄子受苦,卻冷眼旁觀吧?
挺長時間了,張大海都不怎麼理她,只一味的讓她幹活抵債。
這會兒瞧見這麼多好東西,倒是和顏悅色了。
張大海眼珠一轉,笑着道:“那好啊,到時候咱們帶着孩子去,秀英啊,你也是,這麼長時間不跟你大姐來往,連他們家蓋房子都不知道。”
趙秀英低頭擦了下汗,道:“爹孃先嚐一碗吧,剩下的,收攤了拿回去,讓孩子們也嚐嚐。”
張婆子看了張大海一眼,笑呵呵點頭:“老大媳婦孝順,啥事都先緊着咱老兩口。”
張大海也誇讚兩句:“秀英啊,這些燒餅已經夠了,你歇歇吧,等會兒賣的差不多,咱們再一塊做。”
趙秀英點了點頭,收拾了一下,這才坐到樹下。
老兩口嚐了口冰粉,雖然已經不怎麼涼了,但獨特的口感還是讓他們感覺燥熱都消散了些。
![]() |
![]() |
![]() |
難怪受歡迎。
……
李大川來到上灣村,敲開了大舅舅趙滿倉家的門。
開門的是大舅母王氏,她看到李大川愣了下,問:“大川吶,你咋這時候來了?”
李大川看着大舅母相比去年,蒼老了很多。
他笑着道:“大舅母,我是來替我娘傳話的,大舅和表哥表弟呢?您自己在家嗎?”
“你大舅和兩個表哥,還有大點的孫子去地裏了,兩個小的孫子去撿柴,我和你大表嫂,還有你兩個小外甥女在家呢,看這天色,快回來了,你先到家裏坐會兒歇歇腳。”
王氏趕忙讓人進院子,看到李大川拴牛車,她驚訝問:“大川,你家買牛了?”
“是啊,爲了送貨方便,就買了輛牛車。”
難怪了,前幾個月三棟來還錢,借了一兩銀子還了二兩,那時候只說做點小生意。
看來這生意做的挺好的,都能買牛車了,這下當家的也能徹底放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