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轉型作品的失利,蘇兮並未一蹶不振,而是將目光轉向了發掘和培養娛樂圈新人。
“既然現有的模式難以突破,那就從新人身上尋找新的可能。”蘇兮在心裏暗暗給自己打氣。
她開始頻繁出入各大藝術院校、選秀現場和新人試鏡活動,一雙慧眼不停地尋找着那顆未被發現的璀璨之星。
“這個孩子形象不錯,但表演太生硬。”
“那個有潛力,就是缺乏自信。”
蘇兮在衆多新人中精挑細選,每一個決定都慎之又慎。
助理在一旁忍不住說:“蘇導,這選人的標準是不是太高了,咱也得考慮實際情況啊。”
蘇兮搖搖頭:“不行,我們要找的是真正有潛力、有熱情的苗子,不能隨便將就。”
終於,她看中了幾個頗具潛力的新人。然而,培養新人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這些年輕人大多初出茅廬,不僅演技生疏,對娛樂圈的規則和壓力也毫無準備。
蘇兮決定親自傳授自己多年的經驗,從表演技巧到爲人處世,事無鉅細。
在培訓課上,蘇兮嚴厲地說道:“演戲不僅僅是念臺詞,而是要把自己完全融入角色,感受角色的喜怒哀樂。”
新人們認真地聽着,不時點頭,但真正實踐起來,卻狀況百出。
“怎麼還是找不到感覺?再來一遍!”蘇兮着急地喊道。
一個新人委屈地說:“蘇導,我已經很努力了,可就是做不好。”
蘇兮放緩語氣:“我知道你們壓力大,但這一行就是要喫苦,要不斷磨練。”
![]() |
![]() |
除了專業技能,蘇兮還注重培養新人的心理素質。
“娛樂圈的競爭很殘酷,你們要有強大的內心,不能被一點挫折打倒。”
她分享自己曾經遭遇的困難和挫折,鼓勵新人們勇敢面對。
“蘇導,您說得容易,可我們還是會害怕。”
“別怕,有我在,我會陪着你們一起成長。”
在片場,蘇兮親自示範,手把手地教新人如何走位、如何把握情緒。
“看我的眼神,要充滿情感。”
“動作要自然,不要刻意。”
新人們在她的指導下逐漸進步,但也有新人因爲受不了壓力想要放棄。
“蘇導,我覺得自己不適合這一行,我想退出。”
蘇兮皺起眉頭:“現在放棄,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再堅持堅持。”
爲了給新人更多機會,蘇兮動用自己的人脈資源,爲他們爭取各種演出機會。
“拜託您,給這孩子一個機會,我相信他不會讓您失望的。”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新人都能抓住機會,有的表現不佳,讓蘇兮感到失望。
“我給了你機會,你卻沒有好好珍惜。”
但她沒有放棄,繼續爲其他新人尋找合適的角色。
在一次重要的試鏡中,一位新人因爲緊張發揮失常。
“哎呀,怎麼關鍵時刻掉鏈子。”
蘇兮一邊安慰新人,一邊想辦法與導演溝通,爭取再給一次機會。
“導演,這孩子平時表現挺好的,這次是太緊張了,您再看看。”
導演被蘇兮的堅持打動,同意再給新人一次機會。
經過一次次的挫折和努力,終於有新人開始嶄露頭角,得到了觀衆和業內的認可。
“蘇導,謝謝您,如果不是您,我不可能有今天。”
蘇兮欣慰地笑了:“看到你們成長,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但她知道,這只是開始,還有更多的新人等待着她去發掘和培養。
看到新人開始嶄露頭角,蘇兮感到一絲欣慰,但她深知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她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人的培養工作中。爲了讓新人們更好地理解角色,蘇兮組織了一系列的劇本研讀會。
“大家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內心世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蘇兮認真地說道。
新人們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着劇本,蘇兮不時地插話,給出自己的見解。
“蘇導,您說這個角色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選擇?”
“蘇導,我對這段情節的理解是這樣的,您看對不對?”
蘇兮耐心地回答着每一個問題,引導他們去思考、去探索。
在表演訓練中,蘇兮更是嚴格要求。有一次,一個新人在排練一場哭戲時,怎麼也哭不出來。
“你要想象自己就是這個角色,經歷了這麼悲慘的事情,怎麼可能哭不出來?”蘇兮有些生氣地說道。
新人感到很委屈:“蘇導,我已經很努力在感受了。”
蘇兮放緩語氣:“我知道這很難,但作爲演員,你必須要突破自己。”
她給新人講了很多自己當年的經歷,如何克服表演上的困難,新人聽後深受鼓舞,重新投入排練,終於成功地完成了這場哭戲。
隨着新人的知名度逐漸提高,各種佑惑和麻煩也隨之而來。有的新人開始飄飄然,對工作不再那麼認真;有的則被媒體的負面報道困擾,情緒低落。
“你們要記住,一時的成功不代表永遠,要保持謙虛和努力。”蘇兮嚴肅地告誡他們。
對於那些心態出現問題的新人,蘇兮會單獨找他們談心。
“你看看你現在的狀態,還像個專業演員嗎?”
“別被那些負面新聞影響,用作品說話纔是最重要的。”
在一次商業活動中,一位新人因爲不滿安排,與主辦方發生了衝突。蘇兮得知後,立刻趕到現場。
“你怎麼能這麼衝動?這樣會影響你的形象和前途的。”蘇兮又氣又急。
新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蘇導,我知道錯了。”
蘇兮一邊向主辦方道歉,一邊想辦法解決問題,平息了這場風波。
爲了讓新人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蘇兮還爲他們安排了各種培訓課程,包括舞蹈、唱歌、武術等。
“現在的藝人要多才多藝,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立足。”
新人們雖然辛苦,但也明白蘇兮的良苦用心。
“蘇導爲我們付出了這麼多,我們不能辜負她的期望。”
在培養新人的過程中,蘇兮也遇到了來自外界的質疑。
“她培養的新人都是一個模式,沒有特色。”
“她太嚴格了,會把新人的創造力打壓掉的。”
蘇兮聽到這些話,心裏也會有些委屈。
“我只是想讓他們少走彎路,儘快成長。”
但她並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方法,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
在新人的宣傳和推廣方面,蘇兮也絞盡腦汁。她與宣傳團隊一起策劃各種方案,力求讓新人能夠在衆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這個宣傳點不夠突出,再想想。”
“這個方案的預算太高了,要控制成本。”
經過反覆的討論和修改,終於制定出了滿意的宣傳方案。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在一次重要的宣傳活動中,因爲突發的技術故障,導致活動無法按原計劃進行。
“這可怎麼辦?準備了這麼久。”
蘇兮當機立斷,調整活動流程,親自上臺與觀衆互動,緩解了尷尬的局面。
在新人成長的道路上,蘇兮就像一盞明燈,指引着他們前進。她不僅關心他們的事業發展,也關心他們的生活。
“最近身體怎麼樣?別只顧着工作,要注意休息。”
“感情生活順利嗎?有什麼煩惱都可以跟我說。”
新人們都把蘇兮當成了知心大姐,有什麼事都願意跟她分享。
在蘇兮的精心培養下,越來越多的新人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成爲了備受矚目的新星。
“看到他們一個個都能獨當一面,我真的很開心。”蘇兮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