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龜再三叮囑,本想到了府衙大牢之後,再使出神通來逃出困局。此後,就回深山老林修煉吧,官場黑暗終不可長久。
沒想到的是,郡守早就在押解的隊伍裏安排了捉妖師,不等老龜逃走,就先動了手。
那些人自稱是歸元教人士,專門捉妖鎮邪,手段厲害,法寶也多。
很快,老龜就敗下陣來,被打出了原形。
他遍體鱗傷,倒在地上憤憤不平:“我雖是妖,但從未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此番,貪污的明明是你們,卻要誣告與我。天理昭昭,報應不爽,你們當真就這般爲所欲爲嗎?”
“沒有做過任何傷天害理的事?”郡守陰惻惻地笑了,“誰會相信呢?”
“誰會相信,一個妖怪僞裝成人,什麼好處不得,天天勤勤懇懇地爲民服務?世間怎麼會有這麼蠢的人呢?”
![]() |
![]() |
![]() |
“所以,你一個妖怪、一個邪物!披上人皮,混入官場,肯定別有用心!”
“此番你們縣的洪災來得蹊蹺,前幾年都好端端的怎麼就突然下了那麼久的暴雨,犯了洪災呢?”
“一定是你!你這個江河裏的妖孽,攪弄起風雨引發洪災,致使百姓流離失所。”
“而後,你又以青天大老爺的身份,跑來本郡喊窮。你獅子大開口,要了一百萬石的糧食和一百二十萬兩銀子。是你將糧食和銀兩貪墨,卻給百姓喫摻了沙子的粟米!”
“哈哈哈……這樣是不是就合乎邏輯了?”
周圍的人都在大笑,笑這一出好戲終於有了頂鍋的人。
老龜憤怒得睚眥欲裂,吐血咆哮:“放屁!你們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是烏龜成精沒錯,可我是陸龜,不是江河湖海里的龜,沒有那種呼風喚雨的本事!我也沒有貪污,我一文錢都沒有拿過,貪污的人是你們,不是我!”
郡守嘆了口氣,壓低了聲音道:“是,你是冤枉,本官知道你冤。可是沒辦法呀,朝廷突然開始嚴查貪污舞弊。我們上報的那筆錢款和米糧都被查出來了。好在特使已被買通,不會動我們,只是需要一個替罪羔羊。要不然,那位特使也不好向朝廷交代。”
“沒錯,你就是那替罪羔羊。正好你又是妖怪,一切就更加順理成章。至於是水龜還是陸龜,能否呼風喚雨,這不重要,沒有人會在乎。”
“你別以爲你那些縣民,會爲你申冤。之前他們敬重你,是因爲他們受你矇蔽,不知道你是個妖怪。若是知道的話,他們只會害怕你,哪裏還會記得你是不是個好官呢?”
“不信的話,你就睜開眼好好看着!”
在大牢的幾天裏,老龜被鐵鏈纏住了周身,瑟縮在陰暗的角落裏。
他的腦海裏一遍遍地回想起過往的人生經歷,不明白爲什麼自己那麼努力地做人爲官,到頭來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爲什麼有的人,卻長了一顆惡魔般的心?
爲什麼世道如此不公?
爲什麼好人沒有好報?
不久之後,老龜的罪名被做實,押解至菜市口公開處決。
當天圍觀的人羣裏,有不少隆縣的縣民。
可是往日裏,那些對他敬重有加的百姓,如今看他的眼神卻帶着恐懼和閃躲。
郡守站在高臺上,大聲宣讀着他的罪名:
“今有龜妖張平,幻化成人,又僥倖混入官場,爲禍一方!爲了個人的政績,此妖擅使妖術,引來洪水災禍,致使數萬百姓受其親害,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幸有歸元教仙長及時窺破妖邪真面目,將其擒拿歸案!朗朗乾坤,不容妖邪放肆!今日公開處斬首之刑,以儆效尤!”
有人質疑道:“可是他真的是一個好官啊,我不信他是妖怪!”
旁邊,歸元教的人聽到這話,冷哼一聲走出來,同時甩出一張符,大喝一聲:
“妖孽現出你的原型!”
於是,衆目睽睽之下,張平現出了烏龜的本形。
“天哪,好大一只烏龜,果然是個妖孽!”
“所以我們縣的災禍都是他引來的嗎?我那可憐的老母,洪水來的時候來不及跑被活活淹死了!嗚嗚,妖怪還我孃的命來!”
“我兒子也被水淹死了,他從前最喜歡張縣令,還說長大了要給他當捕快!妖怪,你怎麼能那麼狠心害死他呢?”
“不不,大家冷靜點!張縣令這十幾年來爲我們做的事還少嗎?他是個好官啊,就算是妖怪,也是個好妖怪!”
“妖就是妖,哪有好壞之分?之前不過是爲了取信於我們,才惺惺作態。大家不要被他騙了!”
“對,不能被他騙了!殺了妖怪,替我們死去的親人報仇!”
“殺了他、殺了他!”
無數的石子、爛菜葉朝老龜砸來。
老龜頭破血流,滿心悲切:“就因爲我是妖,你們便心懷偏見,人云亦云?”
貪官的構陷,只讓他覺得憤怒。可那些百姓的辱罵,卻如一把把利刃將他的一片真心,剜成了千瘡百孔!
世人愚昧,可憐又可恨!
最終,在無盡的憤恨中,老龜死去了。
因爲怨氣大,他死後的魂魄也無法超脫往生,只能徘徊在人間。
他對林傾月道:“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會被困在這裏。還有小鎮上的人……他們似乎也在一夕之間統統死光了,靈魂和我一樣都被困在這裏,無法離開。”
“他們和我一樣,都是可憐的魂魄,也不曾主動傷人,只是此地的陰氣太盛又流不出,所以誤入此間的人才會被害。”
東方起道:“他們從前那樣對你,等同於背叛,你居然也不記恨?”
“恨?”老龜輕輕嘆息,“曾經也確實恨過。可害死我的罪魁禍首是那些貪官污吏,百姓無知,不過是受了矇騙而已。如今時過境遷,我又能如何恨呢?”
他放眼望着那些來來往往的魂魄,眼底涌動着複雜的情緒:
“他們都曾經是我管轄下的百姓,我視他們如子。天底下又有哪個父親,會因爲兒子的誤解而一直記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