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今晚的月色真美

發佈時間: 2025-08-20 07:45:31
A+ A- 關燈 聽書

林寶初朝薛伯豎起大拇指,“出神入化,薛伯您簡直織女轉世啊。”

“織女轉世?”

薛興桑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她說的織女是天上的神仙,“還是林姑娘你會說話。”

“那既然這樣,薛伯,下午我就把人給您帶來?”

“帶什麼人?”

薛興桑笑容還在臉上。

下一秒,聽到林寶初的話,他才直覺上當了。

“箏箏戲班子裏的人啊。”

林寶初把薛興桑哄得這麼高興,自然是有目的。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嘛。

“七公主的戲班子?!”薛興桑大喊出聲,手上的針都扎進手裏了,“你沒開玩笑吧?”

沈箏的戲班子,那可有四五十人呢。

林寶初笑嘻嘻的繼續拍馬屁,“薛伯,我知道人是多了點。”

“但您是誰啊,您是織女轉世、繡工翹楚,是咱們盛朝首屈一指的成衣匠人,大藝術家。”

“您的繡活啊,那簡直是,給您一片雲彩,您都能織出彩虹來啊。”

“哎呀行了行了。”

薛興桑被她誇得有些飄了,老臉都要紅了。

“你現在就去把人叫來吧,耽誤了時辰可不要怪我。”

其實他是怕自己一會兒清醒了之後會反悔。

林寶初見有戲,抵掌道:“我這就去。”

說罷,便提裙衝刺出門。

薛興桑笑着搖了搖頭,吩咐一旁的小工,“去,回去多找幾個人來。”

不把他們家的裁縫和繡工都找來,這活兒怕是要完不成。

葡萄園大豐收了。

早在年初時,葡萄園就完成預售了。

縣衙旁邊的十幾畝地,再加上後山的百畝葡萄園,林寶初當初預計的是縣衙的成年樹畝產五千斤,後山的新樹畝產四千斤。

但經過採樣上稱,實際上的畝產量都比她預計的要多。

難道是因爲今年施肥比去年精細,還是因爲過年前那場凍雨?

凍雨對農作物的影響,利弊參半。

長時間低溫,對蔬菜等小春作物影響很大,可能會導致作物死亡。

但好的一面是,可以減少來年病蟲害的發生,補充農田水分、改善土壤等。

去年凍雨時,林寶初提前預測了天氣,及時給農作物採取保溫措施。

蔬菜蓋上大棚,葡萄樹全都裹上稻草禦寒。

農作物撐過了那場凍雨,土地也得到減害保溼,才使得今年的莊稼、果蔬,全面大豐收。

“各位,我要摘葡萄了。”

林寶初套了袖套、繫上圍裙、包上頭巾,全副武裝。

舉着一把小剪刀,到辦事大廳來,“大家想喫葡萄,儘管來。”

“總算摘葡萄了。”許牧說:“你們都不知道,我等這一天等了多久。”

去年豐耕縣收葡萄的時候他沒在,也沒喫上一粒。

今年到縣衙來扶貧,他有大半是看在葡萄的面子上的。

雖然這半個月以來林寶初任由他們去園裏摘葡萄,但大夥兒也都僅限於嚐嚐鮮兒,不敢多喫。

他家娘子和孩子們都還沒嘗過癮呢。

如今葡萄熟了,他可以買回去,喫個飽!

“許大老闆,喫葡萄可是要幹活的。”其他人神祕兮兮地笑着。

“區區摘葡萄的活兒,那有什麼問題。”許牧不以爲然。

衆人見狀,都在笑他想得天真。

商卓走到許牧身旁,指着外面堆滿一整個院子的竹筐和南瓜葉。

“許兄可知道那些東西是用來做什麼的?”

許牧搖搖頭。

商卓笑而不語,拍了拍許牧的肩,給他一個好自爲之的表情。

“走吧,給咱們最近喫的葡萄,用勞力償債。”

葡萄園就在縣衙旁邊,整日看着園裏那一串串佑人的葡萄,誰能忍得住不喫?

既然吃了,那就得幫忙幹活兒。

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

“謝大夫、福珠,你們自己裝幾筐葡萄,明兒張強出去,讓他給你們家人捎去吧。”林寶初對二人道。

“對了。”她又想到什麼似的,“還有瓜子和糖,晚點你們自己找時間去廠裏要,我跟廠裏打過招呼了。”

謝談竹微笑地點點頭。

福珠則直接黏到林寶初身上,“林姐姐,你對我們真是太好了!”

感動。

她家對莊子裏的工人都做不到這麼好,林寶初是她見過的,世界上最好的‘掌櫃’。

“幾筐葡萄而已,沒什麼的。”

林寶初倒沒覺得自己多好,在她的認知裏,這些福利都是應該的。

更何況,他們二人背井離鄉到這裏來,也不容易。

“許老闆,你們大家也自己挑啊,一人兩筐,算我送的。”林寶初衝其他人喊道。

“好嘞!”

有葡萄喫,所有人的幹勁兒都上來了。

兩個葡萄園同時採收。

沈戟拿出預售的訂單,從採摘到包裝,一步步盯着,再一單單往外發貨。

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就順利多了。

柴叔那邊從半年前就開始編筐,這會兒完全能供應得上。

只是一百二十餘畝葡萄,預計五六十萬斤。

還得包裝、發貨,大夥兒加班加點也得幹上半個月。

“大家彆着急,只要葡萄在樹上就不成問題。”

明明是她的葡萄園,怎麼反倒是林寶初在安慰他們?

“而且我還要留些葡萄到月圓節那天賣呢。”

中秋正是喫葡萄的時候,月圓節那天,桌上肯定少不了葡萄的。

“說到這個月圓啊。”幾人擡頭往天上看,“最近月亮好像是挺圓的,以前我都沒注意過這月亮啥時候圓。”

“別說,今晚的月色還真美。”

“林姑娘,咱們這個月圓節你打算怎麼做、怎麼過啊?”有人問。

他們沒過過什麼月圓節,不知道月圓有什麼可慶祝的地方。

林寶初也擡起頭望着月亮,“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寄託閤家團圓、思鄉思親的美好願景吧,月圓人團圓嘛。”

“月圓人團圓……”

大家細細咀嚼這句話。

“好像確實挺有意思的。”

“不管大家身在何處,擡頭看到的都是同一輪月亮,咱們已故的親人,也在天上。”林寶初說,“所以,月亮其實可以代表一種親人的思念。”

“原來月圓還有這麼美好的意義啊。”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