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海萍跟喬月學了一手。
她現在不會再陷入自證陷阱了。
憑什麼沈母說她當家庭主婦沒貢獻,她就要例數自己的貢獻?
就要歇斯地裏地大喊大叫?
她有沒有貢獻法律都已經評判了,沈母算個什麼東西?
不服就去法院告她啊!
沈母氣得抖着手指指着喬海萍,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喬海萍還往後退了數步,“我離你遠着呢,我手機還開着錄像,你在這摔倒了可跟我沒關係,我沒有推你,你可別想碰瓷!”
沈平江下意識擡起頭看向喬海萍,她的眼底滿是警惕和疏離,再也沒有其他情緒。
他忽然覺得眼前這個前妻看上去非常陌生。
這根本就不是記憶中的她。
記憶中的她……
沈平江現在回想起來,對記憶中喬海萍的模樣幾乎都已經模糊了。
他都不記得自己有多少年沒有好好看過她了。
好像是從她生孩子開始的。
喬海萍每次懷孕,他媽總會想方設法給她補身子,逼着她喝各種油膩的湯,就為了抱所謂的“大胖孫子”!
所以兩個孩子生下來都特別大,都是“巨大兒”。
只可惜沒有一個是他們母子倆期待的大胖孫子/大胖兒子。
但正常人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
正所謂兒奔生,娘奔死。
所以孕期一定要控制好體重,不能因為肚子裏有一個孩子就放肆飲食。
如果這樣的話,是真的有可能遇到危險。
但,在沈家,根本沒人在意喬海萍的死活。
只要她肚子裏的孩子好就行。
沈母說,孩子大點好養活。
可沒人說,孩子太大,媽媽可能會遇到危險,就算孩子順利生下來,媽媽的產後後遺症也會比孩子個頭小的媽媽嚴重。
這些道理沈平江一個大男人一開始是真的不知道。
在他看來,他媽生養過,他媽說的話肯定是對的,肯定是為了喬海萍和孩子好的。
喬海萍不聽話,就是不孝順!
後來有了呂秀瑩,她每天都會給他科普各種孕期的知識。
有時候,沈平江會就自己親媽的言論反駁。
呂秀瑩都會一一解釋給她聽。
比如沈母說的要多補補,孩子才能長好,那是因為沈母那個年代普遍人家都吃不飽,作為孕婦那肯定是要多補補的。
但現在人多的是吃多了各種添加劑的,體內的各種營養,以及日常攝入都是過量的。
![]() |
![]() |
![]() |
怎麼可能還需要額外進補?
如果非要進補的話就是儘可能把垃圾食物換成健康食品。
所以每每想到喬海萍生孩子的時候,沈平江下意識就會迴避,因為那個時候的她完全是沒眼看的。
整個人胖的就像是吹了氣的氣球一樣,連輪廓都完全消失了。
越想,沈平江的頭就低得越低。
他知道,這些年,自己是虧待了喬海萍的。
但是如果回到過去,他還是會這麼做。
大概男人都是踐骨頭,只有失去了以後才知道珍惜。
……
沈母則崩潰地躺在地上大哭。
看見沈母哭,沈平江下意識就去上去拉她。
沈母立即小幅度地推開兒子,“不要拉我,就讓我在這裏哭死算了!”
“我活着還有什麼意思?你媳婦連咱們這個家都不要了!”
“家裏的錢都被那個踐女人捲走了!”
誰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原本站在邊上幾乎沒什麼反應的小男孩忽然撲了過來。
“不許你這麼說!”
“不許你這麼說我媽媽!”
沈母尖叫了一聲,一把抓住了小男孩,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了一下。
“你這個小白眼狼!你是你媽親生的,也是你媽親自丟掉的!”
“你媽讓你在福利院裏玩,就是不要你了!”
“要不是我跟你爸把你帶回家,你就成了沒人要的小孩了!”
“你個沒良心的,你媽媽不要你了,你還護着她?”
一時之間,小孩的尖銳的哭聲還有沈母的聲音夾雜在一起……
喬月皺起眉頭,下意識看向喬小姑。
正好喬小姑也看了過來。
就見喬小姑冷着臉,對幹活的工人說:“兄弟們,麻煩你們幫個忙,這幾個人跟我們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們賴在這裏影響我家幹活不行。”
沈平江下意識一臉警惕地問:“你想幹什麼?”
“把他們趕出去,再找幾個人守在門口不許他們過來,工資按照幹活的工資算!”
喬月默默給自家小姑點了個贊!
小姑真的成長了。
那些工人一聽,只是把人趕出去,並且在門口守着不許這三個人進來,就能按照幹活的工資給?
有這麼好的事情?
那誰不幹啊!
瞬間就有幾個工人衝了過來,一人提着沈母的一只手臂把她給架起來趕了出去。
然後又來了兩個人把沈平江也給架了出去!
剩下的那個孩子,實在是太小了,幾個工人不忍心,就對他說:“小朋友,你自己走,叔叔皮糙肉厚的,下手沒有輕重,怕不小心弄疼了你。”
小男孩很懂事,立即抹着眼淚跟着沈平江母子倆走了。
望着那個孩子,喬海萍臉上總算露出了幾分不忍。
不管怎麼說,這個孩子都是無辜的。
其實喬海萍很不能理解,當初跟呂秀瑩當鄰居的時候,她常常來店裏買水果,小男孩每天都被收拾得很乾淨,臉上也是帶着笑容,對她更是滿臉的依賴。
任憑是誰都能看出他們母子的關係很好。
呂秀瑩把這個孩子養得很好。
她對這個孩子肯定是有愛的。
如果沒有母愛,根本不可能獨自一人把孩子照顧得那麼好。
可她真的就捨得把這個孩子扔掉?
只能說,人這種動物真的特別複雜。
複雜到有時候你完全猜不到她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但喬海萍也僅僅只是有些不忍而已。
這個孩子畢竟跟她無關,她要做的事情完全不會因為這個孩子發生任何改變。
她什麼都沒說。
等那幾個工人一回來,她立即就挨個發紅包,並且說:“謝謝諸位大哥,麻煩你們安排兩個人站在那門口守着,直到我大哥家的房子建好為止,費用全部由我支付,就按照咱們正常的工費算。”
喬海萍現在有錢,也很捨得花錢。
工人們一聽,立即就安排了人,輪流值守。
畢竟這麼好賺的錢也不能一直讓其中一個或是兩個人賺。
每當有弟兄幹活累了,就會被安排站在門口守着,不讓沈母母子祖孫三人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