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萬金壽禮
這般直接的嗎?
見盛清寧不張口,沈青青硬着頭皮,繼續軟磨硬泡:“我就是好奇嘛,什麼壽禮竟能價值萬兩,一定很難尋吧?你就跟我透露一點吧。”
她本來也打算先迂迴一下,可她才鋪墊了兩句,就差點被盛清寧氣死了。
再說兩句,她怕自己當場暈過去。
“壽禮啊……”盛清寧悠閒轉着面前的酒杯:“確實價值萬兩,也……確實不難尋。”
沈青青眼睛一亮,迫不及待接話:“是什麼?”
“當然是……”盛清寧微微一笑,給出了一個沈青青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的答案。
“拿一萬兩銀票當壽禮啊。”
小院裏再次安靜了。
沈青青懵了好久,嘴巴微張,許久才擠出一個字來:“啊?”
“你說你的壽禮……就是一萬兩銀票?”
哪有人這樣送壽禮的?
“不行嗎?”盛清寧挑眉:“你就說是不是價值萬兩吧?”
那倒確實是。
可——
“怎麼,看你的模樣,好像難以接受?”盛清寧懶洋洋的給自己倒了杯酒:“時候不早了,你這是準備在我這小院子裏用晚膳?”
此話一出,院裏假忙活的一羣人齊齊看來,那目光跟小刀子一樣,嗖嗖的在她臉上剮。
本來就想拒絕的沈青青,又開始憋着一口氣了。
她還能貪他們幾口飯不成?
“不必了。”沈青青黑着臉起身:“我還有事,就不打擾了。”
問都問出來了,她還留在這裏做什麼?
“哦,麻煩走快點,我們着急用飯。”盛清寧隨意一擺手,眼皮子都沒擡一下:“下次有事沒事,都莫來打擾。”
“你!”沈青青氣得咬牙,擡腳就想踹桌子。
盛清寧倏地擡頭,冷眼看去:“嗯?”
沈青青擡起的腳僵在原地,憤憤放下:“不來就不來,這般破的院子,下回請我來我都不來。”
等她一路憋着氣走遠了,碧橋才樂不可支的過來:“小姐,看她剛纔那樣子,好像快要氣死了。”
“小姐,你說她信了嗎?”陳叔幫忙把飯菜擺放好:“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小姐就沒準備什麼壽禮。”
![]() |
![]() |
![]() |
這一路,盛清寧只說要與沈青川和離,查賬之事卻未細說。
“不不不,還是準備了大禮的,只提銀子,是因爲……”盛清寧脣角微微一勾:“方便,對彼此都方便。”
侯府南苑。
“什麼?你說她直接備的銀票?”
夏離煙和沈青川、沈瑜兄妹圍坐桌邊用膳,聽到沈青青的話,幾人都驚了:“她該不會是胡說八道的吧?”
“有可能。”沈瑜捏着筷子,擰着眉:“過去兩年奶奶壽宴,盛清寧可都卯足了勁兒送東西,各種調養的藥材、稀罕物件可都是少不了的,這次怎麼可能只是備了銀票?”
“沈瑜,你什麼意思?”沈青青在盛清寧那裏受了一肚子氣,好不容易打探了消息回來,還要被質疑,更是不忿:“覺得我打探的消息不準?那你怎麼不去?”
沈青青和沈瑜的關係本來還不錯,畢竟是一起貪墨盛清寧嫁妝的。
後來沈青青被拿來和沈瑜比較,還是被笑沒腦子的,心中就一直憋着一口氣要與自己的二姐姐一較高下。
要不是因爲當時在鋪子門口看見盛清寧出來時,她退縮了一下,沒幫襯夏離煙太多。
如今有心彌補,她便主動去盛清寧那打探,找了一身不自在。
夏離煙沒理會沈家兩姐妹的較勁兒,還在琢磨壽禮的真假。
盛清寧居然直接拿銀票當賀禮?
其中有詐吧?
哐!
沈瑜和沈青青不知何時已經推搡起來,手邊的碟子掉在地上,摔的粉碎。
“夠了!”夏離煙不耐煩出聲。
爭執中的兩人,下意識都安靜下來。
見衆人大氣不敢喘一下,夏離煙心情舒暢不少。
果然,不管什麼時候,有實力纔是最重要的。
這纔多長時間,她在沈家便有了如此地位。
定遠侯府兩位尊貴的小姐,到了她面前還不是小心翼翼的。
夏離煙不以爲意的笑了笑。
這纔是正常的,她可是天命大女主,以後只會有更多更厲害的大人物拜倒在她腳下。
這次的事,就只是個開始而已。
“好了,也不一定是青青打探的消息有誤了,拿銀票當壽禮也不是不可能。”
夏離煙敲了下桌子,示意兩人安靜:“盛清寧那人最是狡詐,又有防備之心,她與我們最不對付,爲了防止旁人在壽禮價值上起爭執,直接拿銀票,其價值便被定死了。”
最重要的是,才幾天時間,價值萬兩的寶貝,哪能那麼輕易的就被盛清寧給找到了。
沈青青得意一笑:“二姐,你看,嫂子都說了,我打探的消息沒錯。”
說着,她又屁顛屁顛的跑到夏離煙身邊:“還是嫂子厲害,盛清寧那個女人自詡聰明,這點小心思,還不是被嫂子輕鬆識破了。”
“你倒是會說話。”夏離煙矜持的哼了聲。
“但你不知道的可多了去了,這些都只是個開始,我的目光可不僅僅侷限在這京城裏,你也好好學學,說不定以後,我京城裏的生意就交給你打理了。”
沈青青眼睛一亮,緊緊抱着夏離煙的手臂:“謝謝嫂子,我哥能娶到你真是三生有幸。”
這次果然押對寶了。
……
時間一晃,便是兩日過去。
今日,正是沈老夫人壽辰。
夏離煙起了個大早,天還沒亮就開始張羅,裏裏外外的忙活着,一副定遠侯府女主人的做派。
而侯府前夫人盛清寧,正窩在牀上呼呼大睡。
爲防萬一,盛清寧昨晚把要用到的東西全都清點了一遍,直到凌晨才歇下,難得睡了個大懶覺。
碧橋兩人也不叫醒她。
一個老太婆的壽辰而已,又不是什麼大事,哪有自家小姐睡覺重要?
等到盛清寧一覺睡醒,慢悠悠的帶着丫鬟晃悠到前堂,所有來賀之人,都已經坐的整整齊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