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半個聾子!”
“半個聾子?”
姜安安聽得有些疑惑。
文麗點點頭,“就是一只耳朵聽不到!”
這會兒姜安安才算是明白了。
“先天性的?”
“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她抱着孩子回家之後就一直在哭……”
文麗有些感慨,但轉而又說道:“我看是報應,之前她不是還在你生雲錚的時候想害你嘛,現在估計老天爺看不下去了!”
姜安安卻沒應話。
她心底覺得有些奇怪。
一般剛出生就耳聾的話,應該都是先天性的,而且基本是父母遺傳下來的。
但陳小琴和陸天明兩人都沒有這毛病。
就算是隔代遺傳,陳四方兩口子好像也沒有這個病……
思來想去,她皺了皺眉,或許是陸家的人有吧?
很快年三十便到了。
今年姜安安和徐望京照舊去了四合村那邊和薑母幾人一塊過年。
李翠芬見二人又大包小包拿着一堆東西過來,嘴上雖是念叨着折騰,可心裏頭照舊是高興的。
村裏邊最孝順的,就是自己這個閨女了。
她眼下在村裏邊可是倍有面兒!
徐雲錚小朋友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和外婆道了新年好,這給李翠芬高興得不行,一把就給孩子抱了起來。
“乖外孫,進屋進屋!”
領着安安一家三口進了屋,坐上了炕,李翠芬才把孩子放下來。
“大哥二哥呢?”
姜安安見屋裏只有楊淑蘭和小花,不禁有些疑惑。
李翠芬這才應道:
“小強昨晚帶着文靜過來提前吃了頓飯,今天就去文家吃年夜飯了,說是跟文靜她姐文麗一樣,一年在文家吃年夜飯,一年在自家吃年夜飯。
我尋思沒啥問題,反正前一天也過來吃過了,文家父母就兩個閨女,過個節也冷清,小強過去那邊過節,我覺得挺好的!
至於大壯,還沒回來呢!說是要看看大棚那邊有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是頭一年,他操心着呢!”
說到這,李翠芬指了指炕桌。
“我做了飯包,你們吃點不?”
姜安安瞥了眼,眼睛眨巴眨巴。
心動了!
她還從沒吃過飯包呢。
李翠芬見自己閨女這樣子,三下五除二,便包了個大飯包出來。
“嚐嚐!”
姜安安張大嘴咬了口,香!
“好吃!”
誠心誠意地應了聲。
李翠芬心情美滋滋。
“我盤算着年後在飯館裏邊賣點兒這個!”
說話間,又給包了一大一小兩個飯包,遞給了徐望京父子倆。
倆人都是安靜的性子,乖乖地坐在姜安安身旁小口小口地吃着。
“那挺好的!”
姜安安嚥下嘴裏的,又繼續道:“飯包方便,不用等着炒菜,市集那邊擺攤的估計會喜歡。”
芬姐飯館做的就是市集攤主的生意,好吃是關鍵,方便快捷也很重要。
![]() |
![]() |
![]() |
“成!有你這話我就放心多了,猶豫好些天了呢!”
李翠芬笑着。
很快姜大壯回來了。
見到自己妹妹一家人過來,他眉毛都翹老高。
“安安,望京,你們來了就行,那大棚現在可好了!”
今年靠着大棚種的這些反季蔬菜,他們掙了不少錢呢!
“那就行!”
姜安安應了聲。
伺候大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估摸着這段時間也夠累的。
“吃點兒飯包,晚點就得吃年夜飯了!”
李翠芬招呼了一聲。
姜大壯應下,吃了幾口。
今年的年夜飯照舊是豐盛的,標配的鍋包肉,還有地鍋雞和地三鮮,主食是白菜豬肉餃子。
還炒了些黃瓜和西葫蘆。
這倆都是大棚裏邊種出來的。
長得不好看的便拿着自家吃,長得好看那些全都賣出去了。
大傢伙吃着飯聊着天,徐雲錚小朋友在幼兒園認了一些字,這會兒吃完飯便教着自己的小花姐姐認字。
“雲錚能上幼兒園真好,早點學認字,今後上學都快一些!”
聽完這話,姜大壯撓撓頭,“村裏是辦不起幼兒園了,但是我和黃叔他們商量了,村小是必須得建起來的!”
之前村裏的小孩都是去隔壁大石村那邊上學。
沒辦法,四合村窮得叮噹響,哪來多餘的錢辦小學呢。
現在他們的大棚搞起來了,往後要是加入的村民多了,那便有錢辦了!
如果可以,不止是村小,村中學也想建一個呢!
孩子們能在家門口上學,不用跋山涉水跑那麼遠,多好?
“需要多少錢?”
姜安安問了一句。
小花都五歲多了,馬上就要上學了。
“建村小倒是不需要什麼錢,最主要的還是招老師的錢,咱們村別說不比鶴城那條件了,就連大石村也比不上,要是想招老師,估計得花多不少錢……”
姜大壯嘆了口氣。
村裏窮就是這樣,方方面面比不上別人,人家老師為啥過來這裏受苦?
“現在中專不是包分配的嘛,建起來村小,總能分配一些過來咱們村吧?”
姜安安有些好奇。
“黃叔是說不想讓老師們受罪。”
姜大壯委婉地應了句。
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
更多的,還是因為條件不好,老師們很可能都會想辦法跑了。
像大石村剛建村小頭一年,條件差得不行,很多老師挨不住,能找關係走的人都走了。至於留下來的,也都沒什麼心思教書育人。
吃不飽住不好,放在誰身上估計也沒心思。
姜安安聽後沉默了片刻。
一個村想要發展,教育肯定是重中之重。
畢竟越多文化高的人,才會有越多改變村裏的法子。
只可惜一個窮得叮噹響的村子,若不能先找個掙錢的法子,只怕會一直重複這樣的日子。
她想捐點錢給村裏,可也知道這是治標不治本。
雖然上邊會給老師們開工資,可吃飯住宿這些開銷,是村裏在負責的,並且是持續性的開銷。
她捐得了一時,捐得了一世嗎?
發呆了一會,她心底暗暗嘆了口氣。
什麼時候村裏的大棚種植才能大範圍開展呢?
今年這個年,格外的冷。
姜安安今年不敢出去外邊放鞭炮了,但小崽子和小花兩個小孩兒倒是放得高興。
另一邊,京城。
陸天明抱着孩子,帶着陳小琴敲響了陸家的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