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這份東西能否讓在下印抄一份?”
會議結束,謝執攔下林寶初。
她今日做的這份總結,完整、清晰,十分有用。
是不可多得的寶貴經驗。
他想要一份,學習學習,萬一日後肅朝發生同樣的事件,他們也能及時作出反應。
“可以啊。”
林寶初想也沒想到就把手裏的東西遞給謝執,“就當是感謝謝小世子這段時間的幫忙了。”
在池州府下鄉排查的時候,即使扶貧小隊來了,人手仍有點緊張。
謝執一個肅朝人,無視足疫的危險,義無反顧投身抗-疫。
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目的,他的付出和奉獻都是真的。
再說了,經驗這種東西傳得越廣,它發揮的作用才更大。
謝執雙手接下,略小心地護着。
她竟真的,這麼容易就給他了?
這個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於一朝機密,醫藥世家祖傳祕方的存在。
林寶初就這麼給他了?
“各位,在下已在府中備好飯菜酒水,還請各位賞臉,移步府中。”文晉將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
他們不僅是池州府的救命恩人,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要是沒有這羣人,他這個池州知府的烏紗帽早就保不住了。
“大家不能去!”
福珠跳出來搶人,“我爹孃也早就備好飯菜,在家等着了,林姐姐是要跟我回家喫飯的。”
林寶初自打來了池州府到現在,都未曾去她家喫過一頓飯。
一直在忙。
如今好不容易消除了足疫,大家回到正常生活中。
也該讓他們福家盡一下地主之誼,好好招待一番了。
而且,林寶初和大夥兒,是她的朋友、同仁,怎麼着也輪不到文晉來招待。
“這……”文晉有些尷尬。
在這裏,他果然是面子最小的那個。
沈琅看得出來雙方的爲難,他站出來,“就讓他們去吧,正好本王有些事想與文大人商議一番,文大人不會拒絕本王吧。”
文晉受寵若驚,“下官不敢。”
“林姐姐,咱們快走吧,我爹孃早就想請大家喫飯了。”福珠拽着胳膊,把人往外推。
福珠去豐耕縣衙做事的這一年多,福家二老沒少操心。
擔心她喫得不好、睡得不好,擔心她太累。
他們沒少勸她回家。
可福珠死活不願意,非要留在豐耕縣。
福家二老看得出來,福珠喜歡那裏。
過年回家時,她十句話,有九句說的都是豐耕縣的事兒。
勸不回女兒,福家二老就只能接受。
今日請豐耕縣的人來家裏喫飯,一來是感謝他們救了池州府,二來也是感謝他們這一年多以來對福珠的照顧。
或許是共患難過的交情,這頓飯大家喫得非常盡興。
–
離家兩個多月,林寶初早已迫不及待想回家。
結束池州府事務的第二天,大夥兒就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文晉和謝家、福家是再三挽留,也留不住他們。
“謝大夫,我們就先行一步了,等你忙完醫館裏的事情,早點回來,我們都等你。”
謝氏醫館裏還有一些未達到康復要求的病人,謝談竹得留下善後。
等醫館裏的病人都回家了,足疫就徹底消失於這個世上。
到時候,謝談竹再回豐耕縣。
其實謝談竹也可以跟他們一起走,把病人交給家中的哥哥姐姐。
![]() |
![]() |
但他不放心。
他一定要親眼看到所有病人痊癒,才能安心。
“我一定儘快回去跟大家一起,繼續並肩作戰。”謝談竹滿眼不捨。
特別是人羣裏那個神采奕奕的清瘦人影。
“好,我們等你。”林寶初玩笑地說,“豐耕縣醫館可都蓋好了,我們絕不撒手放你走啊。”
謝談竹輕笑,點了點頭。
“行,那咱們就回去吧。”
林寶初回頭,高聲呼喊着大夥,“行李都收拾好了嗎?咱們上車吧。”
馬車已經停在客棧門口,一共備了八輛馬車。
豐耕縣衙的、沈琅的、謝執的,還有福家的,都能坐。
“恩人,這是我們給你們準備的一些喫食,還望恩人不要嫌棄。”客棧掌櫃帶着夥計跑來。
這段時間裏,林寶初和扶貧小隊都住在這個客棧。
掌櫃的知道他們是來幫池州府的,很是感動。
他能力有限,不知該如何表達對他們的感謝,只能做些喫食讓他們帶着路上喫。
“謝謝掌櫃的。”林寶初沒有推辭,大方接受,“日後有時間,歡迎掌櫃的去我們豐耕縣玩兒。”
這兩個多月裏,掌櫃的對他們很是照顧。
面面俱到,事事配合,還免了他們一個多月的房費。
無論他們忙到多晚,回來的時候,掌櫃的都在店裏等着,給他們做飯喫。
“一定去、一定去。”掌櫃的連連答應。
衆人陸續上了馬車。
街邊鋪子裏的人瞅見了,紛紛起身出門,站在門口看着。
他們知道,那是林寶初等人的馬車。
他們也知道,豐耕縣的人要走了。
回想池州府發生足疫的這段日子,在他們最孤立無援、最絕望的時候,是豐耕縣第一個出現,給他們送來了喫的。
也是第一個,在人人都懼怕足疫的時候,豐耕縣站了出來,替他們扛下拯救池州府的重任。
這麼久以來,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心裏對豐耕縣,是感謝的。
“駕——”
馬車轉動,漸漸往城外駛去。
池州府的大街上,莫名安靜下來。
行人、車馬,頓足禮讓。
街邊兩旁的鋪子、宅邸門前,站滿了人,目光投在街上緩緩行駛的馬車上。
文晉端正地穿着官服,騎在馬背上,領着所有衙役,慢步跟在後面。
慢慢的,百姓們也跟了上來。
他們一路跟着林寶初等人的馬車,直送到城門口。
“池州知府文晉,替全城百姓,感謝豐耕縣的解囊相助!”
文晉下馬,朝馬車離開的方向,雙膝下跪。
身後的衙差和百姓們亦是如此。
馬車裏,大夥兒看着後面送行的池州百姓,相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