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裏。
一個繡衣使躬身站在御案前頭。
皇帝臉色微沉,“當真有西離國人,潛入老四宅邸,進入他書房?”
“是,奉命盯梢之人,親眼所見。”繡衣使答道。
皇帝沒再說話,但他和面前的繡衣使都很清楚。
以靖王府守衛的機警程度,若不是故意放人進去,他人根本不可能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的,潛入他的宅邸,更別說是書房重地了。
“這麼說來,老四跟西離國,私下還有往來呢?”皇帝臉上喜怒難辨。
繡衣使拱手道,“微臣不敢亂猜,只稟報所見所聞。”
“人和東西找到了麼?”皇帝問道。
“人自打進了靖王府,就沒有再出來過。”繡衣使道,“繡衣使還未靠近書房,就會被察覺,所以未能暗中搜查。”
“嗯……”皇帝點點頭。
繡衣使都無法靠近的書房,一個西離人,如何能不聲不響地摸進去?
所以,還是老四放水了。
老四為何要把西離人放進去?
皇帝本不想搜老四的宅邸,既傷了老四的面子,又破壞父子感情。
但這事兒,若不查清楚,他總覺得自己心裏有個疙瘩。
更何況,繡衣使說,今日送出門的聘禮,是唯一離開靖王府,卻無法盤查的東西。
說不定那西離人以及信函等物,就藏在聘禮當中。
如果搜查書房有所收穫,那聘禮就不用搜了。
直接拉回宮中,扣押起來,慢慢搜查。
如果書房沒有查到疑點,那麼聘禮也要盤查一番。
所以,禁軍雖當街攔了聘禮,卻並沒有直接動手。
皇帝正在等待。
外頭有個侍衛急匆匆而來,“啓稟皇上,靖王府書房,查無所獲。”
皇帝一時間,神情複雜。
他該高興呢?還是該失望?
“皇上,靖王求見。”公公也在殿門外說道。
皇帝皺了皺眉,老四還是那個直脾氣!
若是換做旁人,不管有沒有事兒,此時都該誠惶誠恐,小心翼翼。
他可倒好,直接跑來宮裏,直面親爹。
“不見。”皇帝揮手道。
“父皇,您要找的東西,兒臣給您帶來了!您得見啊!”楚宴辰中氣十足的聲音裏,似乎蘊藏着渾厚的內力,遠遠傳進殿中。
皇帝立刻看向繡衣使,“你們之前的行動,被他察覺了?”
繡衣使連忙搖頭,“應當沒有。”
“宋硯舟的人最近,可有跟他接觸?”皇帝又問。
“回皇上,沒有。”繡衣使說得篤定。
皇帝點點頭,“你先退下。”
繡衣使躬身退走。
皇帝這才叫楚宴辰進來。
楚宴辰一只手裏拿着一沓子書信,另一只手裏還提着一個人。
看那人容貌特點,眼窩深邃,鼻樑高挺,十分肖似西離人。
“父皇叫人搜查兒臣書房,兒臣思來想去,應當是找這些東西,和這個人吧?”
楚宴辰表情平和,未有怒氣,“兒臣琢磨着,您不用費勁找了,兒給您送來就是。”
跪在地上的西離人,臉色蒼白,表情隱忍,雖然衣着是乾淨的。
但他身上隱隱有血腥味,應該是已經受過刑了。
“呈上來。”皇帝看着那沓子書信。
何洪禧連忙上前,接過楚宴辰手裏的書信,放在御案上。
他拆開那書信,鋪平在皇帝面前。
皇帝一封封看去,表情先是震驚錯愕,再到平靜,最後化為恍然。
“審出來了嗎?”皇帝看着跪在地上,渾身疼得輕顫那人,“誰派的。”
“嘴很硬,幾次想自殺,被攔下來。”楚宴辰道,“兒臣本想待審問出結果,再奏稟父皇。”
“但眼看要耽誤兒臣的終身大事,不得不在未查明之前,稟告父皇知曉。”
皇帝看看跪着那人,又看看手裏的信件。
這些信,是西離國某位皇子,給楚宴辰寫的信。
通過信中的語氣,可以看出,兩人在密謀一場大事。
對方會在楚宴辰大婚之後,藉着兩邦建市通商的機會,進攻北厲,幫助楚宴辰重新掌握兵權。
待楚宴辰大軍在握之時,對方會派人,在京都興風作浪。
讓楚宴辰有藉口帶兵殺回京都,一舉奪得寶座。
上面還蓋了西離國那位皇子的私人印璽。
皇帝看了信,又看着楚宴辰。
楚宴辰坦坦蕩蕩,任憑父皇打量。
“正好,西離使臣還未離京,宣馮使臣。”皇帝吩咐。
馮浩正在收拾行李。
他們出使的任務,雖有波折,卻也算完成了。
北厲皇帝,同意在邊疆建立貿易市場。
他們為擺平玉清公主那事兒,送出的教馴養禽鳥的師傅,也已經由北厲人護送,趕往京都。
他們送出的千匹良駒,已經趕到北厲的牧場。
他們帶着北厲皇帝批覆的手諭,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北厲皇帝這時候突然召見他,馮浩有點兒摸不準是什麼事兒。
他來到皇帝的御書房,看着地上跪着那臉色蒼白的人,不由微微一愣。
“馮大人,認識他?”何洪禧沒錯過他臉上驚異的表情。
“不認識,”馮浩見禮之後,連忙解釋,“只是看他容貌像西離人,所以驚異,是他犯了什麼事兒嗎?”
楚宴辰接話道,“不如馮大人自己問問他?”
馮浩思索片刻,用純正的西離官話,問那人。
那人卻垂着頭,一言不發。
馮浩皺了皺眉,又說了兩句,那人依舊毫無反應。
馮浩突然勾了勾嘴角,用北厲官話道,“你聽不懂西離話吧?”
![]() |
![]() |
![]() |
那人神情略顯慌張,仍舊垂頭不語。
馮浩連忙向皇帝拱手道,“這人雖容貌是西離人,但恐怕自幼生活在北厲,他連西離話都不懂,絕不是我西離子民。”
“請皇上明鑑,他若是犯了什麼事兒,與我西離無關吶!”
皇帝叫何洪禧把書信遞給他,“你再看看這個。”
馮浩打眼一看,不由嚇了一跳,“大皇子?”
皇帝挑了挑眉,盯着馮浩的神情。
馮浩一封封信看過去,臉色越來越沉,但他盯着信上落那硃紅的印,卻是突然笑了。
“這信是僞造的。”馮浩篤定道,“這方印璽,是大皇子給自家人寫信用的印璽。”
“大皇子有幾方私印,雖看起來十分相似,但各有獨特標記,就是為了防止有心之人,盜用其私印。”
馮浩說着,從袖子裏拿出一封信來。
“這是大皇子給臣的私信,也蓋有大皇子的印璽,請皇上過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