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這又是啥果子,咋看着像種瓜呢。”
春耕在即,田野間熱鬧非凡。
各村各處,幾乎全縣百姓都從家裏走出來,到地頭田間耕作。
種菜、育苗、漚肥、開閘放水……
鋤頭揮得一次比一次高。
全縣的耕種熱情,在今年剛剛開春之際,到達了頂峯。
沈戟帶人在山裏種果樹,林寶初則帶人在規劃好的地裏——種西瓜。
西瓜已經提前育秧,現在只需種到地裏即可。
今日週末,縣衙公休。
扶貧小隊也都沒有閒着,家裏有地的,也跟林寶初要了菜種子,這會兒都到地裏來開耕下種了。
“李掌櫃還真說對了,我就是在種瓜。”林寶初玩笑迴應,“我在種西瓜。”
“西瓜?”
身後田埂上朱金華走來,正好聽到這話,“這可新鮮了,咱們冬瓜、南瓜都種了,那這西瓜到底是果子還是菜啊?”
幸好他沒問有沒有北瓜這東西,不然林寶初還真答不上來。
“西瓜是水果,一種青皮紅瓤,專屬於夏天的水果。”
林寶初有三年多沒喫西瓜了。
一提到西瓜,她就忍不住期待今年的夏天。
“青皮紅瓤……”朱金華笑着搖了搖頭,“還真想象不出來。”
“那我們便只有等夏天來到了。”李餘打趣附和。
“朱掌櫃,你快過來瞧瞧,我這樣種成不成啊。”
三人正聊着,旁邊不遠處的地裏有百姓在呼喊。
其實不止那人。
在目之所及的田野間,只要認得扶貧小隊的,扶貧小隊都少不了被人叫過去幫忙糾正種菜成果。
既然要給百姓們發種子,那就得認真負責到底。
所以今年開年時,林寶初專門用縣衙後院的菜地,給扶貧小隊做過種菜培訓。
這種被認可、被百姓們需要的感覺,扶貧小隊其實還挺樂呵的。
“來了——”
朱金華回頭一聲大喝迴應,邁着八方步就走了。
林寶初突然想到什麼似的,衝朱金華的背影喊:“朱掌櫃,下週要結工人的工錢,別忘了……”
朱金華沒回頭,只招手以作迴應。
棧道修了近五個月,從去年的四百多工人,增加到如今的一千餘人。
工程接近尾聲,工人們已經在拆除框架,收拾垃圾。
收拾好,工程就結束了,大夥兒也能趕回去種田。
種完西瓜,天色已經不早了。
林寶初打道回府,路過新劃分的藥園時,發現謝談竹和福珠還在忙。
藥園是謝談竹提的要求。
豐耕縣的醫療在謝談竹和許良弼的共同努力下,從開年到現在,做到了幾乎九成百姓入醫籍的成果。
不再像以前那樣,有病看診了,纔給入醫籍。
隨着醫籍的全面建立,豐耕縣的醫療水平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做到了全朝聞名。
無人可敵。
連盛京城都做不到覆蓋面如此的廣。
醫療水平好了,百姓們的醫療意識也在提高。
豐耕醫館責任重大。
於是乎,爲了給百姓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條件,謝談竹提出要在豐耕縣內擁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藥園。
林寶初把衙門最好的地都拿出來,讓謝談竹去挑。
謝氏醫館在池州府有自己的藥園和藥材生意,他們有經驗。
再加上林寶初義無反顧馳援池州府足疫一事,謝家、文晉,都非常積極幫忙。
助力謝談竹種藥。
“謝大夫,福珠,你們還沒忙完嗎?”林寶初站在藥園邊上,沒有踏進藥園。
種藥不比種菜,金貴得很。
除了專業的人之外,旁人、百姓不可不經同意便隨意踏入。
福珠一身樸素衣裳,手裏舉着一個小鋤頭蹲在地裏,給藥材鬆土除草。
聽聞身後有聲音,她回頭,一張白皙的小臉上都沾了泥巴。
“林姐姐。”
“我們翻完這壟地就回去。”謝談竹也回過頭。
“嫂嫂——”
遠處從山裏回來的沈箏和沈戟走近了,林寶初見狀,索性就在原地等他們。
“那我等你們吧,瞧箏箏高興的樣子,估摸着今天在山裏撿了不少菌子,回去我給大家炒菌子喫。”
“好呀!”福珠臉上的疲意一掃而空。
她和謝談竹還住在縣衙,只要林寶初下廚,他們倆都少不了要蹭飯。
現下又是菌子剛剛冒頭的時候,他們自然要嚐個鮮兒。
沈家兄妹二人撿了很多菌子和野菜,沈戟揹簍裏都快滿了。
“相公,五號山種完了嗎?”
林寶初蹲下,找了根藥園圍欄丟棄的樹枝,幫沈戟刮掉鞋上的泥。
![]() |
![]() |
沈戟也撿了根樹枝一起刮。
近日雨水多,一路回來鞋上就踩了一層厚厚的泥。
“種完了,十號也種完了。”
“十號也種完了?這麼快!”
十號山最遠,是備用的山頭。
要是十號也種完了,那這批果樹就全部種下,沒有了。
“大家都想快點回去翻耕種莊稼,已經連續好幾日放棄午憩,趕工種完了。”
沈戟刮完鞋上的泥,丟了樹枝,“阿寶你呢,種西瓜累不累?”
林寶初起身伸了個懶腰,“再累也要結束了,都結束了。”
修棧道、種果樹、種菜……都完成了。
接下來,只要把莊稼種上,豐耕縣就正式進入等待豐收的階段。
“九哥、嫂嫂,你們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
沈箏眺望眼前逐漸被大霧籠罩的山野,笑了,“感覺咱們豐耕縣,今年一定會一飛沖天!”
全縣百姓共同努力,在這片土地上耕作、生活。
將荒蕪化爲青山綠水、碩果累累。
再加上商卓已經通過縣試,即將赴京趕考。
她突然覺得,豐耕縣真好。
生機勃勃,未來可期。
林寶初和沈戟並肩站在一起,看着已經下種的菜地、藥園、果園,還有那蜿蜒如盤龍的棧道。
感慨頗多。
“嗯,豐耕縣即將迎來屬於它的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