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似笑非笑盯着承恩公。
承恩公被他的視線看得有些心虛,很快又理直氣壯看了回去。
太子算什麼東西?
他的靠山可是太后!
張杳沉默看了承恩公一眼,埋頭稟報了暗道的事:
“暗道佈置得極其隱祕,好在卑職手底下有人細心,眼尖瞧見假山暗處刻了一道記號,乃是邊疆常用的。”
毋庸置疑,應當是吳庸刻下的印記。
太子正要說上兩句,圍觀的百姓突然發出一陣陣喧譁:
“快看!皇宮似是走水了!”
坐在馬車裏的林淨月聞言,立刻跳下馬車遠遠望去。
只見烏漆嘛黑的皇宮上空,燃起熊熊火光,照亮小半天空!
此時已經深夜,這場大火分外明顯。
林淨月和太子視線交錯,兩個人同時命令道:“來人,快快進宮救火!張杳,看住承恩公,別讓他跑了。”
皇城司飛快撥開大晚上不睡看熱鬧的百姓,空出一條足夠馬車自由出行的道路。
汀南坐在車轅上駕馬車。
車廂內,林淨月擡手覆在太子隱隱用力的手上,輕聲說出自個兒的猜測:
“宮裏許是出了什麼事。但父皇乃是天子,自有老天爺庇佑相助。”
皇宮幾十年不曾走過水,前幾日剛下了一場大雨,更不可能起火。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只怕跟吳庸脫不了干係。
太子明白她的意思,父皇穩坐龍椅多年,怎麼可能猜不出三皇子等人的想法?
三皇子府和鎮國公府被圍,兩方不可能輕易認命。
借父皇生病逼宮,是唯一一條出路。
父皇既然料到他們的舉動,就定會留下後手,不可能什麼都不做。
太子沉默良久,突然緊攥林淨月的手,問她:“孤若當不成皇帝,你待如何?”
林淨月正要細想,就被太子加重的力氣打斷。
她莞爾一笑:“皇位若屬他人,只怕我與殿下,都活不了多久。”
還待如何?
兩兩奔赴九泉唄。
深夜大街上人不算少,畢竟京城不宵禁,連天一片都是燈光火光。
好在有皇城司的人跑在前面開路,馬車順順當當來到宮門口。
“且慢!太子殿下恕罪,沒有陛下的手令,夜間誰也不得進宮!”
*
惠敦王不比三皇子和鎮國公他們話那般多,命人押上幾個皇子皇女跪在泰豐帝面前,平靜地道:
“陛下,還望快快交出玉璽,寫下傳位給肆然的詔書,自請退位。”
見泰豐帝不爲所動,惠敦王隨手接過一把劍,一劍刺穿二皇子的手掌。
二皇子冷汗頓時冒了出來,死死咬緊了下脣,沒有痛呼出聲。
周肆然見狀眉頭一皺。
惠敦王信手抽出劍。
二皇子手掌上的鮮血‘呲’地冒出,流了一地。
太醫戰戰兢兢縮在一旁,動也不敢動。
“老五啊,你狠得下心眼睜睜看着你的孩子們沒命嗎?
看在兄弟一場的份上,我給你一個機會,我數三個數,數完你不寫傳位聖旨,我就殺你一個兒子。
再數三個數,你若還不動手,我可就動手了。”
泰豐帝冷冷看着他,沒有阻攔,也沒有求饒。
惠敦王對泰豐帝的不識趣,非常不滿意。
他噙着一抹冷笑,當着泰豐帝的面拖長語調慢慢數了起來:“一……三!”
不等衆人反應過來,惠敦王利落抽劍砍向二皇子。
“等等。”
趕在那柄劍砍中二皇子前,泰豐帝出聲阻止。
“嗯,這才識趣嘛。”惠敦王停了手,一劍捅穿跪在二皇子身邊的六皇子的肩膀,“還不快奉上聖旨,請我們的陛下動手寫傳位詔書?”
六皇子臉瞬間白了。
他在心裏罵罵咧咧,太子怎麼這個時候不在場?
惠敦王世子撿來一張聖旨鋪開,連同御筆一起扔在地上:“陛下,請。”
泰豐帝面無表情,問周肆然:“是你想登基當皇帝,還是他逼你的?”
周肆然低垂眼睛看着地上的聖旨,突地想起上輩子的事。
以他前世一開始的戰功,其實不夠獲封鎮國少將軍。
畢竟鄭家被流放北疆的人,也出了不少力,且屢建奇功擊退草原。
然他回京述職時,泰豐帝力排衆議,破例將他封爲鎮國少將軍,享公爺的尊崇與爵位。
又在後來重用他,甚至在太子死後讓他掌權,代爲監國。
這一切的一切,只怕都因他這張和端賢太子有幾分相似的臉,而非看重他自身的本事。
“老五,你這話也問得出口?”惠敦王一邊讓侍衛威逼孟右相代泰豐帝擬寫聖旨,一邊慢悠悠地道,“誰不想當皇帝?”
是啊。
誰不想當皇帝?
周肆然眸子微微一閃,惠敦王欲替他奪回被泰豐帝拿捏在手中的江山……
不圖皇位,所圖爲何?
正當孟右相安靜寫着傳位詔書時,一個侍衛突然進來傳話:
“王爺,勤政殿偏殿起火,很快就會蔓延到這裏,可要移宮再議?”
“不必,全力滅火。”
惠敦王擰眉看向孟右相:“寫個傳位詔書磨磨唧唧的,還不快點?”
這一場大火來的極妙。
他正愁事後怎麼解決泰豐帝和幾個皇子皇女,火勢一起,萬事不用愁了。
“詔書,詔書寫好了。”
孟右相哆哆嗦嗦捧起聖旨遞給周肆然。
惠敦王一把搶過,掃視一眼後滿意點點頭,再度拿二皇子等人的命威逼泰豐帝蓋下傳國玉璽。
![]() |
![]() |
泰豐帝沉默片刻:“你過來,讓朕看上兩眼。朕與皇兄,已有二十餘年不曾相見了。”
惠敦王回頭看了周肆然一眼,眸子裏含滿威脅。
周肆然走到龍榻前,任由泰豐帝打量。
他現在是刀俎,沒有抗拒不聽的權力。
泰豐帝打量着打量着,眸子逐漸發紅,笑着拍拍周肆然的手:
“是朕沒能及時找到你,害你過了多年的苦日子。”
周肆然神情一動,再度問出了那個問題:“我爹,究竟是怎麼死的?”
泰豐帝動作一頓,在惠敦王不耐煩的催促中,朝周肆然招了招手:
“你附耳過來。”
周肆然稍稍傾過身子,察覺泰豐帝的呼吸非常平穩,他敏銳意識到泰豐帝是在故意示弱。
泰豐帝看準時機,猛地伸手摁下週肆然的後腦勺。
同一時間,陳誨拖着太醫就近躲在桌子後,其他暗衛或護衛在皇子們身前,或拽住幾個娘娘彎腰。
惠敦王剛要喝令外殿的人動手,下一瞬,無數箭雨從窗外射來。
外殿內殿皆是慘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