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祈安這話說得擲地有聲,語氣裏是不容反駁的威嚴。
而宣政殿內的大臣們聽完蕭祈安的這句話,顯然都被驚着了。
殿內居然是死一般的寂靜。
也不知道沉默了多久,站在第一排的丞相燕川才拱着手向前一步出聲了。
“陛下三思啊!”燕川低着頭,說話的語氣裏有些激動,“陛下是大容的君主,是大容的主心骨!若是您御駕親征上了戰場,這宮裏紛繁的政務怎麼辦?撇開政務不談,若是您在戰場上出了什麼意外,微臣如何同先帝交代?如何同大容的列祖列宗交代啊!”
說到這裏,燕川便不由分說地朝着蕭祈安跪了下來。而他身後的一衆文臣,也跟着他一道跪了下來。
![]() |
![]() |
衆文臣口中不約而同地喊着——“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蕭祈安冷着臉看着跪下的那羣文臣們,這裏頭大部分都是這些年來他一手提拔上來的人。
他忽然覺得有些失望——自己親手提拔上來的人,居然沒有一個人懂自己的心思。
蕭祈安有些疲憊揉了揉額頭,再定睛一瞧,卻意外發現以夏寬爲首剩下的那部分後起文臣,並沒有跪下求他不要御駕親征。
他們仍舊端端正正地站在原地,面色沉靜。
“夏侍中,你爲何不勸朕?”看着夏寬如此態度,蕭祈安的神情才稍微輕鬆了一些。
“剛剛何尚書已經說了,如今越州軍營軍心渙散,南豫又虎視眈眈地盯着咱們大容。若是一直這般下去,只會是個死循環。咱們打不贏南豫,將士傷亡也只會越來越慘重。”
“陛下御駕親征,也並非一定要上戰場。只要將士們看到您坐在主帳內,心中就猶如服用了一顆定心丸,那麼軍心自然就又能繼續凝結到一處了。”
“所以微臣以爲,如今這個時候陛下選擇御駕親征,是解決目前困境的最好辦法。微臣沒有異議,所以不會勸說陛下。”
如今的夏寬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了,又因爲在正三品侍中的位置上待了這麼多年,他早就不是從前那個說話做事瞻前顧後的性子了。
這會兒隱隱看去,儼然一副沉穩老臣的樣子。這番話說完,莫名讓宣政殿內剛剛還有些劍拔弩張的氣氛,緩和了下來。
“夏侍中的話說得不錯,只是陛下若是真的去了前線,這成堆的政務怎麼辦?”聽得夏寬這番有理有據的話,燕川卻仍舊持反對態度。
“陛下尚未立下太子,更遑論讓哪一位皇子監國。陛下這一去,朝廷之內必定要大亂啊!”
“燕丞相這話說的,好像巴不得朝廷大亂一樣。”這會兒說話的,是已經官至從三品御史大夫的韓卓君。
早些年蕭祈安就看好他這般直言不諱的性子,這些年這韓卓君還真就一步一個腳印地從一個御史臺最末尾的監察御史,做到了御史臺最高級別的御史大夫。
韓卓君早就有些看不慣燕川那有些老古董的處事方法,所以這會兒說起來話就沒那麼客氣了。
他瞥了燕川一眼,隨即恭恭敬敬地對着蕭祈安拱了拱手道,“陛下,微臣以爲,如今沒有太子那就立下個太子便是了!太子立下了,便可讓其監國,再由丞相、尚書令等從旁輔佐。若是有特別重要而緊急而太子無法處理決斷的事情,再八百里加急送去越州軍營讓陛下定奪不遲!”
“韓御史,你這話說得簡單,太子哪裏是那麼簡單說立下就立下的,陛下……”
“衆愛卿不必爭執了,今日就算韓御史不提立太子這件事情,朕心中也早已有了這個想法了。”
沒等燕川將反駁韓卓君的話說完,蕭祈安便擡起手來制止了還想要繼續爭執的兩人。
“皇六子蕭衡昀,天資聰穎,勤奮刻苦,朕早就屬意他爲太子了,只是一直在等着他長大而已。”
“御駕親征這件事情,朕心意已決。既然如今遇到了這般特殊情況,六皇子明年也到了十六歲可以出宮開府的年紀了,那便提前一年將他這個太子定下了。”
蕭祈安此話一說,殿下的大臣們又是一番面面相覷,人人都是一副想說話又不敢說話的模樣。
“陛下!六皇子他非嫡非長,怎可立其爲太子?”
禮部尚書彭修可以說是整個大容最重禮儀的了,如今聽得蕭祈安的這番話,想都沒想就跳出來反駁了。
“是誰說非嫡非長就不能被立爲太子了,那朕當初也不是先帝的嫡子或者長子,如今不也在這個皇位上坐得好好的嗎?”
蕭祈安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有人拿非嫡非長這四個字出來壓人,如今聽得彭修的話,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他冷冷地瞥了彭修一樣,朗聲道,“既然彭尚書提出了異議,那不如你來告訴朕,朕膝下如今剩下的這五個皇子裏,哪一個最適合被立爲太子啊?”
“這……”彭修也不是個傻子,蕭祈安這番話一出,他明顯就感覺自己剛剛的話惹聖上生氣了。
所以這會兒支支吾吾了半天,愣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說不出來了?”眼見着彭修“這”了半天也沒這出個所以然來,蕭祈安便忍不住笑了。
“朕自登基以來就沒立下皇后,就是不願以後立太子的時候有人拿什麼嫡子長子庶子的事情來束縛朕。”
“朕也不是偏心六皇子,實在是這些個皇子裏頭,只有六皇子天分最高,偏還最勤奮刻苦。他那番努力甚至是從前的朕都比不上的。”
“朕冷眼旁觀了這許多年,六皇子的確是最適合爲太子的人選。如今將他立下,待朕班師回朝以後再手把手教他幾年治國之事,他的前途只能說是不可限量。”
這會兒的蕭祈安,絲毫不吝嗇地給了六皇子許多的讚美。因爲在他心裏,擁有這樣一個完美的兒子,是他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司天臺就近算一個好日子,禮部便依着從前立太子的規矩去籌備事項。朕要在御駕親征之前,親眼看到六皇子被立爲太子!然後再將監國的權利親手交給他,如此朕才能放心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