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啓十七年八月初九,是皇六子蕭衡昀的皇太子冊封大典。
雖說禮部準備的時間尚不算充裕,但是蕭祈安下了命令,該有的流程一點兒都不能少。
含元殿。
今日的蕭祈安身穿袞冕禮服,坐在含元殿的御座上。雖說這般場合皇帝是需要不苟言笑保持嚴肅的,但是蕭祈安面上的喜悅與欣慰怎麼都藏不住。
他擡眼瞧着身穿明黃色太子禮服的蕭衡昀,正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聽着中書舍人宣讀冊立太子的詔書,心中只覺得驕傲不已。
這便是他與寧兒的兒子,如今也算是長成一個能扛起大容這個國家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序,撫有萬方,思立儲嗣,以固國本。皇六子衡昀,昭貴妃之子,天資聰穎,德性純良,宜承大統。朕觀皇子平日所爲,敬順孝悌,勤學好問,頗有乃父之風,又念及國家社稷之長遠,當立賢良之人爲儲君,以承宗廟之重,撫萬民之望。”
“故朕深思熟慮,決定立皇六子蕭衡昀爲太子,以承受繼大統,共安社稷。自冊立之日起,皇子應當恪守太子之禮,勤政愛民,以副朕之望。朕亦望百官及天下臣民,鹹知朕心,共輔太子,以成國家之大事。自今而後,當同心協力,共保國家安寧,繁榮昌盛。欽哉!”
“兒臣接旨,今後定不負父皇與天下臣民所望,更加勤奮努力,方能承此皇太子之位!”
中書舍人的詔書唸完,蕭衡昀先是在禮官的引導下,行三跪九叩大禮,繼而恭敬地接過了蕭祈安授予他的冊書以及印璽。
眼見着蕭衡昀從地上站起身來,蕭祈安便面帶微笑地對着他招了招手,“太子,到朕身邊來。”
蕭衡昀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父皇在叫自己,只是瞧着父皇如往常一般笑着看着他,忽然驚覺,原來自己從今日起已經是大容的皇太子了。
他點了點頭,隨即一步一步地跨過御座下的樓梯,走到了蕭祈安的身邊。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蕭衡昀剛站定,便見殿下的文武百官們立刻跪下身來朝着他行起禮來。
“衆卿平身。”雖然仍舊有些不習慣,語氣也有些生澀,但是如今已爲太子的蕭衡昀卻是難得的穩重。
他學着父皇的樣子對着殿下的百官們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身。
“如今太子已定,朕心甚慰。今日趁着衆卿家都在,朕還有幾件事情要宣佈一下。張全和。”
蕭祈安對着站在一旁的張全和擡了擡下巴,張全和便緩緩出聲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冊封崇文館講師鄭之榮爲從一品太子太傅,崇文館講師江皓謙爲正二品太子少傅。爾等務必盡心培養太子,不負朕之所託。”
“另朕御駕親征越州軍營之時,由皇太子監國,國璽暫由太子保管。丞相燕川、尚書令屈松雲、侍中夏寬從旁輔佐太子,若太子遇到難以決斷之事,務必八百里加急送至朕處,由朕定奪!欽此!”
張全和的話音剛落,便見上述被點到名的大臣們紛紛出列,跪下身來朝着蕭祈安與蕭衡昀朗聲道——
“臣等接旨!”
……
蕭衡昀今日一整天都跟在蕭祈安的後頭,看着他的父皇如何在那羣或衷心或滑頭的大臣之間遊刃有餘地說話做事。
他不禁感嘆着父皇之所以能從皇祖父那麼多兒子中脫穎而出成爲如今大容的皇帝,還真不是沒有原因的。
相較於父皇,他從小到大做任何事情都有母妃在前頭爲他鋪路,又因爲父皇愛屋及烏對他的偏愛獲得了比其他皇子更多的學習鍛鍊機會。
他真的是很幸福了。
等到所有的儀式慶典都結束以後,已經是戌時初了。
紫宸殿。
“今日累不累?”蕭祈安站在上首,看着仍舊腰板挺得直直的蕭衡昀,忍不住笑了起來。
“儀式都結束了,如今這裏已經沒有外人了,你不必再端着了。”
“父皇,兒臣不累。”雖然蕭祈安是這麼說的,但是蕭衡昀卻只是搖了搖頭。
“父皇爲大容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如今眼瞅着還要御駕親征去越州,兒臣又有什麼資格喊累呢?”
“好小子,不知不覺的,你都長得比朕還高了。”聽得蕭衡昀的話,蕭祈安這才從上首緩緩走了下來,走到了他的身邊,伸出手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如今已經是太子了,待明年你滿了十六歲以後便可住進東宮。東宮裏便是屬於你自己的小朝廷,所有的事情都得你自己去衡量去處理。”
“朕此去越州,會不會真的上戰場不好說,但是危險肯定是有的。待朕去了以後,這個國家暫時就交到你的手上了。”
“朕給你選的那兩個老師,都是從前崇文館一直教導你的夫子,這兩人的品行與學識朕都是十分放心的。以後若是遇到弄不懂的時候,多問一問他們兩人。”
“至於輔佐你的那三個人,夏侍中是你的外祖父,於情於理他都會無條件站在你身邊的。屈尚書令他是個只看結果不看情面的人,這種人粗看有些不近人情,其實只要你將事情做好,他是最好相處的。”
“至於燕丞相……”說到這裏,蕭祈安忽然就皺起眉頭頓了頓,好一會兒,才緩緩道,“燕丞相在你皇祖父那一朝就是丞相了,他說的話你要聽,但是不能全聽。”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國璽你一定要收好。若是遇到要蓋國璽的事情,一定要同你的太傅與少傅好好商量。還有你的母妃,她也是個有大智慧的人。朕說的這麼多話,你都記住了嗎?”
說實話,蕭祈安是個不太愛說很多話的人,剛剛對着蕭衡昀的那番囑託,已經是他這麼多天以來說過最多的話了。
![]() |
![]() |
雖說他對昀兒很放心,但是因爲自己馬上就要御駕親征,所以總是想要再對着這個孩子囑咐多一點,他的太子之路纔會更順當一點。
“父皇放心,兒臣都記下了。”
聽着蕭祈安這番敦敦教誨,蕭衡昀非但不覺得煩,只覺得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