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衡康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早慧的人。
在五弟還靠在母妃懷裏撒嬌的時候,他就明白他得早些爲自己考慮。
父皇不喜歡自己,母妃也更喜歡會撒嬌的五弟,他若是不爲自己多考慮,他就壓根沒有未來了。
還好,或許是因爲自己四歲那年在六弟的週歲宴上救了六弟一次,這些年來,昭母妃和六弟對自己還算不錯。
這讓他的少年時代不至於活得太艱難。
因爲母妃實在偏心的厲害,在那一次五弟用硯臺打破了他的頭以後,他終於下定決心與母妃和五弟徹底斷絕關係。
本來他以爲父皇會責怪他不懂事的,但是出乎他意料的,父皇居然說他是個好孩子,讓他以後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他很感激父皇的理解,也很認真地聽從了父皇的話。
他十六歲那年,父皇允了他出宮開府,也給他選了一個特別好的皇子妃。
四皇子妃呂氏是從五品太子洗馬的嫡次女,人雖然長得不算頂級貌美,但是卻稱得上是個合格賢內助。
自她嫁入了四皇子府,不僅將府中的所有庶務處理得僅僅有條,更是連着給他生下了一對雙生女兒和一個兒子。
蕭衡康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明白了一個正常的家庭原來應該是如此有愛的。
兩年後,父皇駕崩了,太子繼位成了新帝。
父皇在世的時候,爲了太子的地位穩定,沒有給他們兄弟中任何一個人封王。而新帝繼位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們這幾個兄弟全部封了王,再派了差事給他們做。
蕭衡康沒想到,新帝給他的封號居然是曾經父皇用過的“賢”字,還真是讓他受寵若驚。
直到很久以後,他還會記得當他戰戰兢兢地站在新帝面前,萬般惶恐地表示他可能承不了這個封號的時候,新帝只是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對着他道,“四哥本就賢德,這個封號是你應得的。以後咱們兄弟齊心,一起將咱們大容治理得越來越好!”
而讓蕭衡康更加意外的是,剛得封賢王不過半個月,新帝便讓他去了吏部當差。
用新帝的話說就是,“四哥性子溫和,與人相處面面俱到,但是原則性又很強,很適合去吏部當差。”
往後的許多年,蕭衡康便將聖上的這句話記了很久。
他還記得他剛去到吏部的時候,吏部的那羣老油條以爲他不過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空頭王爺,一點兒也不將他放在眼裏,大事小事總愛糊弄他。
蕭衡康倒是也不惱,更不會想着去找聖上告狀。他只是默默記下了哪些官員可能是有問題的,而後在日常的工作中快準狠地抓住他們的把柄,兩三下就將那些有異心的官員全都拉下了臺。
他這般不聲不響又快又狠的做派,立刻讓他在吏部這個等級分明的部門站穩了腳跟。
就連六部中其他部門的官員們提起這位賢王殿下,都不得不豎着大拇指稱讚一句,“賢王殿下可是個厲害的狠角色!”
而蕭衡康不光在平日的差事上
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於自己後院的那些事,他一樣管得很嚴。
其他兄弟的後院中,除了皇子妃,或多或少有那麼五六個側妃庶妃侍妾等。
而他呢,嫡子出生以後,他便同聖上表明自己府上不再需要進新人了。
大概因爲從小未曾得到過什麼愛,他一直覺得孩子太多了不是什麼好事。再說他的耐心和精力是有限的,只能給幾個孩子,所以日常也就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給了王妃生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他將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送進了崇文館唸書,平日裏在府中的時候自己但凡有空都會陪在孩子身邊,只爲了不讓他的三個孩子覺得自己的父親不愛他們。
他要將自己從小沒有得到過的一切,統統都送給他的孩子們。
而就在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都雙豐收的時候,蕭衡康並沒有想到,已經好多年沒見他的母妃,居然來到了他的府上。
![]() |
![]() |
賢王妃是個體面人,雖然知道自家王爺同他的母妃之間有不少的齟齬,但是她也還是好言好語的將沈太妃請進了府。
“你怎麼在這?”蕭衡康今日心情本不錯,可是一見到沈太妃,臉色瞬間就變了。
“康兒,母妃在你五弟府上實在待不下去了。你五弟那個王妃是個厲害的,母妃再在那兒待下去,怕是活不了幾年了啊!”
沈太妃坐在那,聲淚俱下地對着自己控訴着五弟與五弟妹對她有多不好。可是蕭衡康聽得她的話,只覺得從心裏覺得好笑。
“當初父皇還在的時候,當着父皇的面,我已經與你和五弟斷絕關係了。怎麼?如今你在五弟那裏過得不好,這纔想到我了?母妃啊母妃,你什麼時候才能明白,有些事情一旦做錯了,是一輩子都不可能被原諒的!”
蕭衡康看着沈太妃,面上什麼表情都沒有。
他本以爲自己會很恨她,可是真的到了這個時候,看到沈太妃這個樣子,他才驚覺自己對她已經不會有任何心理上的變化了。
本就是生活中一個無關緊要的人,他何必浪費自己的情緒去恨她呢?
很顯然,蕭衡康是不可能接受沈太妃的。但是沈太妃到底給了他一條生命,他也不好真的眼睜睜看着她就這樣死了。
權衡再三,他還是讓王妃給沈太妃拿了五百兩的銀票,讓她可以在五弟府上過得稍微好一點,也算報答她給了自己一條命了。
至於再多的,真的也就沒有了。
沈太妃的死訊傳來的時候,蕭衡康一個人在書房裏坐了很久。
王妃詢問他是否要去五弟府上祭拜,他想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拒絕了。
“相見不如懷念,我就不去了。你替我上柱香吧,再給她燒些紙吧。希望她下輩子,能過得好一些。”
蕭衡康後來活到了六十三歲,對於他這個從小病弱,甚至被認爲活不到成年的人來說,已經很高壽了。
他也沒受什麼苦,去世的頭天晚上甚至還與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喝了好幾杯酒,當天晚上就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
人這輩子或許不必強迫自己去原諒那些你不想原諒的人,哪怕對方是曾經給自己造成過傷害的父母。
愛自己,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過好這一生,對自己來說纔是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