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發佈時間: 2025-08-20 08:10:27
A+ A- 關燈 聽書

“幾位大人來得巧,月圓節將近,這膏蟹正肥,幾位大人快試試。”

招待舊友,許良弼從不吝嗇。

這一桌子好菜,讓他們喫好的同時,更要把他們喫服了。

衙門前天發了膏蟹,許良弼獨身一人在豐耕縣,反正也喫不完,便回家帶來讓客棧的人幫忙做。

客棧雖也有,但衙門發給扶貧小隊的蟹,更肥。

季卓絕幾人在等待許良弼的這一個時辰裏,在吉祥客棧總店旁的麻將館裏,待了一個多時辰。

那是一個消遣的好去處。

左靠客棧,前臨美食街,對面就是洗頭館。

餓了喫、累了歇,渴了喊一聲兒,茶水店的人就能立刻送來冷茶和甜品。

以牌會友,還有各種瓜果點心、山竹葡萄盡情享受。

甚是美哉。

這個麻將館也是吉祥客棧的。

旅遊季以來,遊客一撥接着一撥,客棧樓上的休閒室地方不夠大,玩牌還會打攪其他客人休息。

所以林寶初花重金買下旁邊的鋪子,改造成麻將館。

“這是什麼玩意兒,怎麼從未在盛京見過?”

先端上來的就是這一盤清蒸和樂蟹。

蟹的個頭如手掌大小,揹帶肚赤,肉肥膏滿,這個季節喫正是好時候。

許良弼伸手給自己拿了一只,熟練開剝,“這好東西,出了豐耕縣就喫不着了,更別說是盛京城。”

桌上另外幾個戶部的人,目光都投在許良弼的盤子裏。

看着他將蟹殼打開,露出裏面那金黃油亮,軟滑鮮甜的脂膏。

許良弼取一把指腹大小的瓷勺,挖蟹殼上蟹膏,細細品嚐。

“美,真美啊!”

這一口,相當滿足。

戶部幾人見狀,也學着喫起來。

那豐厚的膏脂在口中化開,以鮮奪人,是不同於以往草木、牲畜、魚蝦所帶來的口感。

這是一種,他們從未有過的,驚豔味蕾的體會。

難怪啊。

難怪許良弼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不遠萬里回到這個流放縣。

豐耕縣真有它的不可取代之處!

戶部幾人一邊喫着,一邊心情複雜不已。

戶部的身份,讓他們不願承認自己的無知,同時又不想放下手裏的蟹。

只能默默喫着。

膏蟹可以靜靜享受,火鍋不能。

即使桌下放了一盆冰,幾人還是喫得滿頭大汗,嘴裏吭哧吭哧地吸着氣,臉都辣紅了。

可儘管如此,田正幾人的筷子都沒放下過一刻。

牛肚、羊肉、豆皮、鴨腸、魚丸……在這鍋裏燙煮之後,怎麼那麼好喫!

季卓絕是捂着肚子,扶牆出的門。

“走吧,跟我回醫館,我早已讓人煮好了湯藥,可以讓你們舒服些。”許良弼間計得逞還賣乖。

他們果然被辣得肚子疼,印象深刻了。

這幾個盛京城來的腸胃,必須得喝一碗湯藥解解辣,否則晚上就不好過咯。

昨日一天,戶部幾人感受了豐耕縣的熱鬧,也吃了膏蟹火鍋。

狠狠的體會了一把當地的特色。

所以,今日上豐耕縣衙,他們滿懷期待。

把一個人人談之變色、避之不及的流放縣,改造成今日這般遠近聞名的富饒之鄉。

豐耕縣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季卓絕迫不及待想知道。

巳時。

縣衙辦事大廳準時開門做事,門一開,就有百姓前來補稅。

扶貧小隊立刻展開工作。

戶部幾人也在巳時準時到訪。

踏進縣衙大門,最吸引幾人目光的,就是那人來人往的辦事大廳。

而那掛着‘明鏡高懸’牌匾的縣衙公堂,相比之下,就顯得極爲冷清。

“百姓進出衙門,竟這般自如平常。”田正嘆道:“真不可思議。”

在他們的印象中,民衆對於進衙門一事,那可都是避之如猛獸。

哪有像現在這樣,手挽着手,牽着孩子,說說笑笑來衙門的。

林寶初趁着週末兩日,和沈戟一起把莊子規劃出來了。

還找工人蓋了幾間廬子,像之前修棧道工人宿舍那樣,把之前來過的佃戶安頓入住。

油菜花和萵筍現在都可以播種,快的話,過年就能收成一批。

辦事大廳裏,季卓絕和田正幾人進來,率先看到沈箏。

幾人微微行了個禮:“見過七公主。”

論公,其實他們無需向沈箏見禮,畢竟她現在已經不再是公主,只是一介流放之人。

論私,他們還是要給那位,或者是如今大勢將行的三皇子沈琅一個面子。

說不定不久,沈箏的地位就恢復了。

沈箏擺擺手,毫無公主的架子,“幾位大人別這麼客氣,這裏是豐耕縣又不是盛京,隨便坐。”

她指了指辦事大廳茶水區的長椅,“九哥和嫂嫂一會兒就來。”

扶貧小隊招了新人,她正忙着帶新人幹活呢。

等新人上手之後,福珠和趙佳兒都會來她的組做事,不再做扶貧的活兒。

嫂嫂給她派了新任務——負責文創和宣傳。

沈箏和福珠、趙佳兒三人,必須儘快讓新人上手,好投入到新的任務中去。

這的確是林寶初的意思。

縣衙的工作做到這個地步,該進入到下一個階段了。

《豐耕縣報》不能再藏在村子裏進行,該正式化、正規化,打造其不可替代的影響力。

至於宣傳的事兒就更多了,環保、消防、生育、掃盲,這些都要做。

且任重而道遠,必須儘快開展。

季卓絕和田正幾人坐下,看着忙碌的辦事大廳,自己倒茶喝。

“佟娘子,我來補稅。”

有東城的百姓前來,趙佳兒立刻從抽屜裏掏出東城的稅務冊子,“邢掌櫃,這是你家的稅賬,請仔細覈對。”

趙佳兒負責東城已有三年,對於她責任區的百姓,她差不多都能叫出名字。

“楊秀才。”

趙佳兒把接任自己工作的新人叫過來,她微笑柔聲說:“邢掌櫃,這位是楊曄,我要調組了,以後東城由他負責。”

前來補稅的男人看了楊曄一眼,點點頭,表示理解。

趙佳兒嫁人了,確實不該再去入戶拋頭露面。

這是百姓們的想法。

其實林寶初把趙佳兒和福珠調組,是爲了不讓她們那麼辛苦罷了。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