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楚歌本以爲是有人故意借《耕田令》搗亂,可聽到鳳玄冥這話,就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
考慮了一下朝中大臣們的成份,宴楚歌心裏緩緩生出了一個極其不願意接受的念頭。
“這些政令傳達失誤,不會是因爲語言和文字不通造成的吧?”
一大早被意料之外的政務搞的頭疼的鳳玄冥倏然瞪大了眼睛。
來不及開口,一旁的紫陽君便驚道:“皇后娘娘您是怎麼知道的?”
鳳玄冥亦是驚奇道:“朕還什麼都沒來得及說呢,楚楚你是如何想到的?”
宴楚歌訕訕的咧嘴,“若是有人故意爲之,以你的魄力,早就一頓殺威棒打下去了,根本不會把事情擺到我面前來。
能讓你如此煩惱,只能說明事情目前尚無頭緒。
仔細想想盡忱君的祖籍,再想想如今的遼東節度使鄧威的祖籍,就不難猜到是怎麼回事了。
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早之前就想過,但我總想着解決完朝廷的剛需,待朝廷穩定下來後再解決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卻沒想到這些問題竟然會爆發的如此之快。”
這顯然已經不是指簡簡單單的文字和語言不通的事情了。
鳳玄冥牽着宴楚歌的手回到書桌後,好整以暇道:“哦,你不妨說說,具體有哪些問題,又當如何解決?”
好整以暇的語氣,早已經做好了促膝長談的姿態。
紫陽君也跟了過來。
宴楚歌聞言從旁拿紙,鳳玄冥默契的給她研墨
,而後就聽宴楚歌淡然道:“我生於內宅,習慣單打獨鬥,朝政方面沒什麼遠見卓識。
所說皆是我來這一路走來的感悟,班門弄斧,不妥之處,還請丞相大人不要笑話我纔是。”
說話間,揮毫潑墨,寫下一行大字。
“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改貨幣,定思想!”
一共十五個字,用粗筆寫在上好的宣紙之上其實也就佔了兩個成年人巴掌大的紙而已。
鳳玄冥和紫陽君卻看的眼睛都直了。
“妙啊!”
紫陽君激動的忘了君臣之儀,站在宴楚歌對面直拍桌子。
鳳玄冥則直接道:“楚楚,你馬上以東洲王的身份寫一道摺子,明日早朝上正式提出此案來。
相信朕,此案一出,沒有人會再因爲你是女人而輕視你分毫。”
短短十五字,囊括了大乾未來的交通、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
而且言簡意賅,只要是識字的人都知道,這些方案是有利於大乾長治久安的。
鳳玄冥激動的想抱着宴楚歌轉圈圈,最後卻礙於紫陽君在場,宴楚歌的身子也不不方便,只重重拍了宴楚歌的肩膀好幾下。
![]() |
![]() |
宴楚歌輕笑着將筆放下,“二位先別光顧着高興。
車同軌,就意味着大乾境內的許多官道都需要修整,書同文的同時,朝中公職人員也要培養官話,確保語言溝通流暢。
定思想,更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好動。
這是一場任重道遠的修行,搞不好,我這個倡議者要被
祭天的。”
鳳玄冥果斷搖頭,“不可能。
每一個引路人所做的事情一開始都不爲世人所理解,朕不一定能讓所有的引路人榮耀加身,但絕不會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的。”
紫陽君亦笑道:“皇后娘娘說的是歷史,可事在人爲,老臣相信,只要有心,陛下護得住您和任何一個於朝廷有功的純臣。
老臣亦願意爲護住這些人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本是臨時的一次會面,卻因爲今日朝堂上的事情而引發了深刻到讓誰也不敢鬆懈的話題。
以至於宴楚歌召見紫陽君真正的目的反倒被推到了最後。
直到就《耕田令》的發行和落實商議出一個相對完善的方案來,宴楚歌纔有機會問出那句,“蒼山門那邊,情況如何了?”
紫陽君亦是被宴楚歌問到纔想起自己進宮的目的。
恍然道:“如您所想,大長老和顧華棠都不願意承認那是聖主的遺體,不過有沈長清和嚴頌名等人的口供,也不容他們否認,聖主的遺體入了後山蒼山陵。
但他們並不承認您繼承人的身份,而且,據說顧華棠亦已經突破蒼雲訣第十重。
按照他們的意思,似乎只要找到蒼山令,就要推顧華棠上位。”
宴楚歌聽着就難以理解了。
“如果是其他人也就算了,爲什麼是顧華棠?
他們當初不就是因爲我是一個女人,所以纔想盡辦法反對我當門主的嗎?
怎麼如今又要主動推顧華棠上位了?
難道是我眼瞎了,那麼多年與我朝夕相處的顧華棠難道是個男人?”
紫陽君訕訕一笑,“顧華棠自然是女人,只不過,她是一個剛好有些天賦,還好把控的女人。
這樣的人成爲蒼山門主,對於她的那些擁躉們來說,雖然不是自己當門主,但也就差一個名分了。”
宴楚歌笑的諷刺,“我還說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錯在我比顧華棠多長了個腦袋啊!”
深深感慨一句,她歪頭看鳳玄冥,“眼下丞相已然回來,加上爺爺和我爹,朝堂上也能離開人了。
去大楚之前,再回一趟蒼山門唄。
我打算挑個繼承人,把蒼雲訣傳下去。”
她說着,眼底綻放着攝人的光彩來,“這蒼山聖主的位置,我不要,也決不允許顧華棠那個老妖婆得了去。”
鳳玄冥愛極了她這般張揚放肆的模樣,像個色令智昏的昏君似的。
“明日早朝我們一起去羣臣商議一下最近朝堂上出現的種種問題,若無意外的話,咱們下大朝會結束後就出發好不好?
先去蒼山門,再去大楚,都不耽擱。”
宴楚歌果斷點頭,“那你們忙,我再去準備一下相關資料。”
話音落下,人已經走了出去。
鳳玄冥無奈的搖搖頭,重新坐回了書桌後,面上表情陡然嚴肅起來。
“丞相也看到了,朕和皇后得離朝至少六個月的時間。
這六個月的時間,朝中諸事就得委託三位先生了……”
紫陽君受二人邀請
成爲大乾的丞相,辦事他是不愁的。
不過,“有件事,在天啓鬧的動靜挺大,瑞王和宴將軍幾次往朝中遞消息,都被人攔下了。
宴將軍沒了辦法,不知從何處得了臣的行蹤,託臣的一位舊友傳信給臣。
此事只有陛下和皇后娘娘能解決,還請陛下過目。”
女主寫的是老祖宗知會的結晶,寶子們還有印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