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公子,我家掌櫃的有請。”
朱中第敲響厲瀾的門,親自邀請其下樓,坐上門口等候的黃包車。
黃包車把他拉到吉祥客棧的新店。
一路由店裏的小二領着上二樓,來到新店的會議室。
“厲公子請。”小二推開門請他進去。
這一路客棧的服務特別周到,厲瀾感受到了最大的誠意。
他走進這間房,裏面是正在等着的林寶初,以及幾個男女。
看樣子,應該是縣衙的人。
“讓我們歡迎厲公子。”林寶初帶頭鼓掌,把表面功夫做到位。
其他人均洋溢着一張笑臉,跟着鼓掌。
氣氛十分熱烈。
厲瀾等了五天,終於等來林寶初的消息,今日這個場合倒是挺新鮮的。
他跟着父親出入過不少場合,連宮裏也去過,做了這麼多年生意,還未見過像今日這般。
只見這屋子裏,一張橢圓長桌立於中央,椅子列位兩邊。
桌上每個位置都擺放着茶壺茶杯,筆墨紙硯,而且茶杯和筆墨的位置都相同。
給人一種嚴肅規矩的感覺。
但長桌中央的幾枝盛開的桃枝,又給嚴肅的氛圍裏增添一抹活潑生機。
厲瀾不客氣,直接在主位坐下,“沈娘子今日叫在下來,可是要談生意了?”
他還是第一次和人談生意,被晾了五天。
她林寶初最好能拿出點像樣的東西來,否則他定扭頭就走。
“當然。”
林寶初喊來店裏的員工,“給厲公子上茶。”
不僅上了茶,糕點、仙草凍也一併上了。
他們今天這個會,可能要開很久。
厲瀾挑眉,看着面前淋了桃花蜂蜜醬的仙草凍,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個林寶初倒是會做人。
厲瀾正坐主位,扶貧小隊分列兩旁。
林寶初則是站在一塊行書板前,準備分享她和扶貧小隊這幾天熬出來的計劃書。
![]() |
![]() |
“厲公子,這是我們豐耕縣衙爲厲家紙業進駐豐耕縣所做的一份可行性計劃書。”
這份計劃書有展臂長,近五尺,寬三尺,共三十餘頁。
計劃書的上邊框打了孔,用麻繩紮緊,掛在行書版上。
“可行性計劃書?”厲瀾有點興趣了。
以前那些上門求他們厲家做生意的人,無不是巴結討好,往他們厲家塞珠寶首飾的手段。
以求得他們厲家能給個機會。
厲瀾真是受夠了走後門、攀關係的。
不管會做生意的,還是不會做生意的,都要耍些上不了檯面的手段。
厲家缺他們那點銀子嗎?
生意做得越大,就越難碰到真正會做生意的人。
林寶初倒是讓他眼前一亮。
厲瀾擡手示意,讓她繼續。
林寶初掀開計劃書的第一頁,“這份計劃書,我們將全方面分析厲家紙業在豐耕縣的可能性。”
“其中囊括環境、原材料、市場、定位、營銷,以及周邊產品等等。”
什麼東西?
厲瀾有點聽不太明白,這些詞有很多他聽都沒聽過。
林寶初是要在盛朝做生意嗎?
怎麼和他做的生意不太一樣?
林寶初是要做生意,而且還是要認真、嚴謹的做。
古代市場經濟簡單,無非買賣二字,但這並不妨礙她的嚴謹和傳播多樣性。
翻過第二頁的目錄,林寶初開始正式給厲瀾講解這份可行性計劃書。
“豐耕縣位處盛朝南方,四季常春,山林分佈廣泛,這樣的氣候造就了自然竹林的生長。”
“經過我們縣衙的實地調查,豐耕縣內百畝以上的大型自然竹林,有十八處,五十畝中小竹林三十餘片,小竹林無數……”
林寶初在講解環境優勢時,計劃書只是簡單做了數據統計圖,以及一份竹林分佈位置的簡筆地圖。
地圖上竹林所在的位置,都畫了一節竹子和竹葉。
方便厲瀾理解。
“厲公子,這是我們下鄉調查竹林的具體數據,請厲公子過目。”
李餘拿出一份詳細的數據,放到厲瀾面前。
這份數據清楚的記錄了他和佟平安這些天下鄉進山的調查數據。
哪個地方、哪個村子、哪座山有竹林,竹林有多大,他們都記錄得一清二楚。
厲瀾簡單掃了一眼,心中極爲震撼。
他們連造紙的原材料可用情況都給他調查好了?
林寶初繼續說:“根據這份調查結果,以及竹林的自然生長特性,厲家紙業若選擇在豐耕縣造紙,原材料至少可以保證兩百年無憂。”
竹子一夜就能長兩米,只要沒有遭到惡意砍伐。
竹子就是可再生的資源,造紙夠用。
“且我們的竹子多以白夾竹和毛竹爲主,這兩種竹子竹漿產量大,造出來的紙韌性好,非常適合造紙。”
“竹漿產量?”
這一點厲瀾倒是從未關注過。
盛北的竹子好像沒那麼講究,他也沒有關心過哪一種竹子更適合造紙。
“沈娘子懂造紙?”
她說得頭頭是道,一副看起來很懂的樣子。
如果她懂造紙,爲何還要費功夫把他留下來開造紙廠?
林寶初坦白道:“我知其原理,但不懂技術。”
造紙術身爲四大發明之一,她多少知其原理,但真的不會造。
不然的話,林寶初早就自己開廠了,哪裏還得像現在這樣,求着厲家入駐。
厲瀾點點頭,只當她和別人一樣,略知一二罷了。
林寶初繼續翻頁,“接下來我們重點向厲公子闡述一下,豐耕縣對紙的需求。”
計劃書上照舊是各種數據統計。
爲了能夠舒服厲瀾,林寶初不惜將豐耕縣衙接下來的扶貧工作透露給他。
“我們豐耕縣最新人口統計是三萬八千餘人,但用紙量,將會是附近兩州三縣的兩倍之多。”
“未來一年之內,我們縣衙將要開展掃盲與普法工作,屆時用紙量將非常之大。”
厲瀾不知道豐耕縣衙要如何掃盲和普法。
林寶初簡單給他做了介紹,依她所說,豐耕縣所有人家都將用到紙張。
在盛朝這個識字率普遍不到一成的情況下,豐耕縣的確是個非常大的用紙市場。
厲瀾有點心動了。
“厲公子,這是我們掃盲和普法可能需要的用紙量,請過目。”楊曄也遞給他一份數據。
他們今天來參會,作用就在此。
給林寶初提供輔助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