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希雲尖聲怒罵,“你個小踐人!
敢如此對待你老祖宗,你就等着被千人枕萬人騎吧臭錶子……啊……”
氣急敗壞的怒罵被高亢的慘叫聲取代。
宴楚歌又往他髕骨縫隙裏紮了一枚小針刀。
“人體目前已知的穴位一共有四百二十五個,你慢慢罵,我慢慢扎。
你放心,我的醫術有保障,只要我不想讓你死,哪怕你全身的穴位都被紮上了針,我亦能保證你清醒的痛苦着。
正好,你也可以清醒的思考一下,你背後的主子,值不值得你爲她受這許多苦……”
校場雖大,可有擴音器的存在,圍觀的喫瓜羣衆們還是能清晰的捕捉到二人的變化。
元湛有些不滿的看着鳳玄冥,“她一個女兒家,你怎的忍心讓她碰這些?”
在元湛看來,審問曹希雲這事兒他和鳳玄冥、甚至是他們麾下的那些下屬,隨便誰都可以幹,根本沒必要讓宴楚歌親自出手。
更沒必要讓她手上沾血。
鳳玄冥卻反問道:“你猜我爲什麼非要讓他出手對付曹希雲?
![]() |
![]() |
她又爲何讓你召集這麼多人看她審訊?”
元湛搖搖頭,他若是知道,就不會問那問題了。
鳳玄冥遙遙望着在宴楚歌的背影,“我乃中央帝國的皇嗣,只要公開露面,無論朝臣還是宗親,都不能拒絕我入朝堂。
只要我想,甚至回去的當天我就能成爲帝國太子,誰敢置喙我一句,都是忤逆。
可她不同,中央帝國曆來排外
,而且那些人一旦發現他們左右不了我的地位,就會從我身邊的位置上下手。”
生於皇室,長於皇室,鳳玄冥並不會矯情的到處說這些不是他想要的。
若真的沒有這些尊貴的身份,他自己難有現在的成就,而且他也習慣不了粗茶淡飯,卑躬屈膝的平民生活。
他只是有些心疼一路陪他走過來的宴楚歌,說起宴楚歌將要面對的,言語間具是溫柔和愧疚。
“他們搶不到我這一代的皇位,便會去想着讓下一代的中央帝國之王沾染上他們的血統。
所以,只要我們回到雲中城,楚楚必然會被羣起而攻之。
無論她纔能有多優秀,都改變不了那些人的偏見。
楚楚想在雲中城立足,只有一個辦法,那便是讓雲中城的那些人們害怕她。”
未央城是中央帝國第二大城池,不知道多少人覬覦這塊物華天寶之地。
可能就連元湛這個城主都分不清楚自己的城主府裏有多少細作,而那些雲霄護衛,不管是不是司空鈺派來的,他們在雲中城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今時今日在未央城看到的一切,遲早會傳到雲中城裏去。
鳳玄冥沒打算當中央帝國的皇帝,宴楚歌也不需要在中央帝國有什麼賢名。
這些嚇人的名聲傳回去,能讓那些人忌憚宴楚歌一二,不上趕着給她找麻煩,鳳玄冥也就心滿意足了。
很明顯,宴楚歌也是想明白了這一點,纔會主動提出親自當衆審
訊曹希雲。
而曹希雲雖然有高手之名,可在司空鈺身邊多年,他離那些喫苦的日子已經太遠了。
宴楚歌的小針刀才紮了第三針,他就受不了了。
一開始的暴跳如雷,怒罵詛咒變成了有氣無力的求饒。
“你到底想知道什麼,你問吧,雜家全都說,別紮了!
哪有你這樣兒審人的啊,什麼都不問,上來就亂扎一通……”
同樣是獨屬於太監的尖銳嗓音,之前尖叫怒罵的時候像是犬吠,聽的人只想拔了他的舌頭。
這會兒欲哭無淚的求饒,聽上去就有些好笑了。
宴楚歌手裏的小針刀距離他的髕骨只有尺寸之距,笑眯眯道:“這不是省力氣嗎?
一開始我就是問了,你也不見的會說啊?
想通了就好,說說吧,讓城主軟禁太子,逼蕭駱嫣回來的那道聖旨是誰下的?
還有那些個雲霄護衛,別說是陛下。
你太小瞧城主和陛下,還有太子之間的感情了。
那道破聖旨,從措辭到筆跡,無一是陛下的手筆。
敢說謊,我的針不會手下留情,你遠在滄瀾城的族親和幼子可也得小心了……”
曹希雲真的驚到了。
他當然沒想真的吐口,之所以說要招供,不過是爲自己爭取一絲喘息之機而已。
再扛一陣兒,吐出一些半真半假的消息也就過去了。
卻不想宴楚歌比他狠多了。
一句話就讓他打消了矇混過關的念頭。
“聖旨是貴妃娘娘下的,她身邊有一暗衛會模仿所有
人筆跡。
貴妃娘娘和皇后聯手軟禁了陛下,拿陛下金令調遣了雲霄護衛。
蕭大小姐一旦出現,雲霄護衛和蕭貴妃、皇后的人便會全境追殺蕭大小姐和太子殿下。”
饒是元湛提前吩咐過,聽到曹希雲的供詞,衆人還是震驚的發出了驚呼聲。
被元湛強行鎮壓後,宴楚歌冷靜道:“我怎麼相信你說的是真的?
皇后和蕭貴妃皆膝下無子,太子是陛下唯一的孩子,殺了太子,朝廷怎麼辦?
裴皇后和蕭貴妃設局之時難道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審訊的關鍵就在於突破心理防線,曹希雲的心理防線被打破後,招供就不再藏着掖着了。
宴楚歌一問,他便竹筒倒豆子似的答道:“紀親王的王妃,乃是裴家大姑奶奶,紀親王世子亦娶了裴家女爲妃。
紀親王答應皇后,如果他登基,他會尊皇后娘娘爲太后。
至於蕭貴妃,她只要蕭大小姐和太子殿下死,再沒有提任何條件。”
宴楚歌心裏恨不得立刻將蕭駱薇弄死,卻還是強自冷靜道:“紀親王呢?
他想謀逆,總不是空口白牙哄着皇后和貴妃幫他吧,他的底氣是什麼?”
曹希雲遲疑了下,宴楚歌毫不猶豫的將一枚小針刀紮了下去。
曹希雲痛到失聲,卻再不敢猶豫,急忙道:“紀親王這些年早就與諸多世家結黨營私,積攢了許多人脈。
具體有誰雜家也不清楚,但裴家、陰家和楊家的家主最近都和紀親
王往來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