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
沈戟不明其中厲害,“有多大?”
林寶初下牀,來回踱步,“達到八級的風速,叫大風,大風的程度可以折毀樹枝。”
且她預感,明日這場大風,不止八級。
或許對房屋,也有不小的威脅。
可現下已是夜深人靜,古代人又睡得着,恐怕早就進入夢鄉了。
“我們要做些什麼嗎?”沈戟也起來了。
林寶初在望着窗外發呆。
若是前世,大風預警時,大家需要關緊門窗、切斷電源燃氣,注意不外出、注意高空墜物、停止高空作業等。
但在古代,這些預警似乎都沒什麼用。
“叫醒大家,加固屋頂、圍欄、牆垣!”
這些纔是最實際的,“對了,還要提醒大家提前準備好食物和水,大風來了之後不可再生明火。”
林寶初一邊說,一邊往自己身上套衣服。
沈戟亦是。
兩人用最快的動作收拾好自己,一個敲鑼,一個打鼓,兵分兩路,朝東西兩巷跑去。
“鐺鐺鐺——”
“大家快醒醒,明日有大風,請根據自家條件,加固房頂、牆垣,提前準備好食物和水……”
“咚咚咚——”
“縣衙提醒,明日有大風,請根據自家條件,加固房頂、牆垣,提前準備好食物和水……”
刺耳的鑼聲和沉重的鼓聲如黑夜裏的警鈴,叫醒每一個人。
大夥兒紛紛跑出門,左右張望,互相詢問。
“出啥事兒了?誰在打鼓?”
“好像是爺……”
“爺?爺說啥了?”
“不知道啊,我睡得正熟呢就被吵醒了,沒聽清說了啥。”
“走,咱們過去問問。”
沈戟的身後很快跟了一羣人,豐耕縣的街上變得鬧哄哄的。
“爺,你等等……”
沈戟停下,回頭。
不待他們問,他只重複着一句話:“縣衙提醒,明日有大風,請根據自家條件,加固房頂、牆垣,提前準備好食物和水!”
“啥?大風?”
一衆百姓面面相覷,好似對此事不太在意。
“明天有風咋了,哪天沒有風,用得着這麼興師動衆的嘛。”
“大半夜的,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說話的幾人低聲議論,不敢當着沈戟的面這麼說。
說完,他們便打着哈欠,回去睡覺了。
留在街上的人還在嘀咕,互相猜測沈戟口中的大風到底有多大,又該不該聽衙門的?
“林叔您說說看,明天的風能有多大?”
“這個……我在豐耕縣住了四十個年頭,見過最大的一次風是七歲,那年風把我家房子都吹倒了。”
“嘶——真有這麼厲害?”
“那咱們要不要聽爺的,我家房頂可不太牢靠,我還想等莊稼收了再補呢。”
“我覺着啊,爺不會大半夜的唬我們玩兒,他說的八成沒錯。”
“對對對,我也是這麼覺着的。”
經過小半個時辰的討論,又跟左鄰右舍互換了意見後,大夥兒決定相信沈戟。
東巷這邊的情況亦是如此。
林寶初從巷頭跑到巷尾,又從巷尾跑到巷頭,嗓子都喊幹了。
“小山,你等我一會兒,晚些我來幫你加固屋子。”
方家四個大人腿腳都不方便,爬不了屋頂。
只能等她忙完了,再找沈戟來一起幫忙。
![]() |
![]() |
扶貧小隊也被叫起來了。
他們穿過鬧哄哄的大街,在縣衙集合,等林寶初和沈戟回來。
“林姑娘跟你們說了嗎?她說要咱們連夜去鄉里,這真的假的?”
上次下鄉已經夠苦了,這次又要去?
而且還是深更半夜的時候!
“我聽爺說了,是要去鄉里沒錯。”
相比其他穿着褻衣的人,商卓來時早已換好出門的衣服,還提了燈籠。
“啊?真要去!”衆人一陣哀嚎。
在他們的哀嚎中,林寶初和沈戟回來了。
林寶初來不及寒暄和安撫衆人,直接道:“各位,明日申時左右,我縣將有一場大風起,風速達八級以上,有可能會折毀大樹、摧毀房屋。”
“所以,爲了百姓們的安全,還請各位辛苦一趟,連夜趕往自己負責的村子,告誡村民,注意防護。”
“申時?”朱金華算了算時辰,“那還早着呢,明兒再去也不遲。”
“不行!”
林寶初不同意他的說法,“修葺房屋需要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你們到了村裏之後,還需要跟各村村長交代,大風停歇之後,村裏有多少房屋倒塌、有多少人受災、有多少莊稼受損,都要他們統計好,及時到衙門來上報。”
“可是,天那麼黑,山裏太危險了。”
豐耕縣的地勢本就多山,去一次鄉里更是要翻山越嶺、踏河而過。
現在讓他們出去,誰敢啊。
林寶初知道這次行動很危險,她思忖半晌,做出決定。
“這樣吧,稍遠的村子咱們就兩兩一組,近一點的村子就一人負責兩個村子,我和沈戟都跟你們一起去。”
這一次她無論如何也得親自下鄉,不然難以服衆。
至於方小山家的屋頂,就叫趙佳兒暫時找鄰居幫忙吧。
“阿寶,我去就好。”
沈戟不答應。
山裏實在太危險了。
“沒事兒,你去小溝村,我去一溝村,咱們還能同行一段路。”林寶初直接就把他安排了。
小溝村最遠,依次是一到十溝村,大溝村最近。
他們夫妻倆把最遠的兩個村子拿了,其他人也就沒什麼好說的。
一炷香後。
衆人再次在衙門集中,還多來了些人。
他們要麼是家裏的兄弟,要麼是兒子來陪着一起去。
林寶初不反對,人多一些也能互相打氣、互相照應。
“這次下鄉,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寧願繞路也不要冒險,慢慢來,保護自己最重要,知道嗎?”
“知道了林姑娘。”
朱金華說話還是那樣直接,“咱們既然敢來,那就沒什麼好怕的,你就別婆婆媽媽跟我娘似的。”
“……”
這是真直接。
林寶初心裏壓力小了些。
她知道,他們肯調侃她,說明他們心裏已經不怪她半夜把他們叫起來下鄉了。
“好,那咱們就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