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琅在縣衙坐了一會兒,很快就到用午飯的時辰。
旁邊伙房飯菜的香味,早早就傳來。
香得沈琅都坐不住了。
“皇兄、賀將軍,一起喫個午飯吧。”
林寶初收拾東西,起身邀請沈琅和賀秉。
她和沈戟忙得沒時間給沈琅請安,但喫個午飯的時間還是有的。
沈琅欣喜,“好。”
剛纔他還擔心林寶初不叫他喫飯呢。
上次和弟弟弟妹一起喫飯,還是兩年前他離開回京奪位的時候。
“皇兄,今天伙房做了蝦,你們在客棧的時候喫過嗎?”
幾人穿行旁邊的小間。
林寶初趁機和兩人閒聊起來,“客棧住得還習慣吧?有什麼需要儘管找店長說,他都能解決。”
沈琅心裏喜滋滋的,“很習慣,寶初你不用擔心朕。”
幾人到了伙房,後廚正好把菜端出來擺在臺上。
最後出鍋的蒜蓉炒菜心還在冒着熱氣。
林寶初走過去,沈戟快她一步,拿了兩個餐盤。
一個遞給林寶初,一個遞給沈琅。
伙房的餐盤改良過,不再用木盤子,而是用陶瓷盤。
陶瓷盤方便清洗,不會發黴。
盤子做了分格,是典型的單位食堂餐盤。
沈琅是第一次用這樣的盤子,拿在手上好奇地看。
跟着蹭飯的池朔輕車熟路,把自己愛喫的菜都舀到自己盤子裏,又拿了一盅例湯,找位置喫去了。
沈琅有樣學樣,開始給自己打飯。
他雖貴爲皇帝,每日用膳極其講究,御膳房以他爲先,幾十道菜色佈滿餐桌。
但他同樣熬過苦日子。
很快,沈琅就融入這裏的氛圍了。
“皇兄,你運氣好,今天有燒鴨。”
林寶初給自己和沈戟各來一個燒鴨腿,又給沈琅打了一個。
“這鴨子剛出欄的,平時都不一定有的喫。”
沈琅看着盤子裏多出的鴨腿,鴨腿色澤鮮亮,皮脂紅潤,肉香中帶着香料的香氣。
很獨特、很有食欲的樣子。
他不禁想快點嚐嚐它的味道。
不止是鴨腿。
還有豌豆炒蝦球、椒鹽羅氏蝦、土豆燉牛肉,和肉丸生蠔湯。
要不是盤子裝不下了,沈琅真想把其他菜都嚐個遍。
“餓死了,我今兒要打一斤飯!”
消防司來喫飯了。
一羣身強體壯的大小夥子涌進來,排隊打飯,伙房瞬間熱鬧起來。
沈琅優雅用膳,問沈戟:“九弟,他們是何人?”
方纔在辦事大廳並未看到他們。
而且,他們爲什麼穿着同樣的衣服?
沈戟答:“他們是消防司的,也在這兒用膳。”
“消防司?”沈琅很快反應過來,“就是負責滅火的那羣人?”
商卓爲數不多的奏章中,提過小坡嶺山火一事,也提過消防司。
看來他要補的功課還有很多。
扶貧小隊、消防司,還有學堂的幾個先生都陸續過來喫飯。
伙房堪比客棧。
今日上了新菜,增加了幾道池朔送來的蝦子。
大家邊喫邊聊,隨心所欲,氛圍好極了。
對於蝦子,衆人是好評連連。
任楓衝後廚喊道:“胖叔,晚上還有蝦子嗎?”
後廚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有,晚上駐村的孩子們回來,還有螃蟹呢。”
今天雖然不是週五,但明天開始放月圓節的假。
駐村工作隊一會兒就陸續回城了。
百姓們也知道明天縣衙放假不辦公務,所以纔會在今天擠着來辦事兒。
沈琅聽到了這段對話。
他很想知道關於駐村的事情,但他忍着沒有問。
一旦開口,林寶初和沈戟怕是連中午休息的時間都沒有了。
他還是安靜的等待,等豐耕縣衙主動來找他彙報吧。
–
月圓節前的這天晚上。
天色已暗,進城的車馬依舊絡繹不絕。
因爲入城口的戲臺上正在進行打鐵花的表演,導致入城口前後左右都堵住了。
車馬動不了分毫。
城內城外都是人山人海的。
幸好商卓派了人,幾個帶刀的衙差出動,才得以疏通人羣要道。
晚上美食街人多,車馬不許進城。
大家都把車馬停在城外的路邊,下車進城逛街,尋找住處。
爲了在月圓節前趕到豐耕縣,一睹《笑傲江湖》的風采。
他們一路緊趕慢趕、風餐露宿。
進城看到這滿大街的喫食,眼睛都亮了。
不顧身份、不顧喫相,也不在乎這是路邊的東西,從街頭一路喫到巷尾才善罷甘休!
“這兒哪是流放之地啊,這簡直就是神仙過的日子嘛!”
若不是神仙住的地方,這大晚上的,還能這般繁榮熱鬧?
“神仙哪有這樣的好酒好肉喫?”
“瞧這一串串的,應有盡有,老闆,再給我來十串烤肉!”
“爹,前面還有好喫的……”
坐在父親肩膀頭上的孩童,一手拿着冰棍,一手舉着烤肉腸,喫得正歡。
一家人在人羣中,慢慢往前去。
城內深夜未眠。
連街邊的鋪子這麼晚了,都還在開門營業。
平時他們可不是這樣的。
“這大晚上的,書館怎麼也這麼多人啊?”賀秉和沈琅也在城內。
美食街人多也就罷了,爲什麼連書館都是亮堂堂的,大門敞開。
而且還持續不斷地有人進去。
難道豐耕縣的百姓,已經到了全民挑燈夜讀的地步了?
這也太瘋狂了吧!
其實並非是豐耕縣的百姓瘋狂,而是書館今天上架了《笑傲江湖》和《葫蘆娃》。
![]() |
![]() |
那些沒買到書,又急於知道故事後續發展的人。
看到書館門口張貼的書上架的告示,就沒忍住走進書館。
從今早書館開門到現在,書館裏就沒斷過人。
厲瀾在豐耕書館上架了一百冊的《笑傲江湖》,且書館不許外借。
百姓們就擠在書館裏看。
一本書,至少也得有三個書迷同時在看。
看不完還捨不得走了。
沒辦法,書館只能把燈點上,讓書迷們繼續看。
明天就是月圓節了,‘華山論劍’即將上演,誰也擋不住這羣書迷的熱情。
“三爺,咱們也進去看看?”
賀秉實在好奇。
沈琅點點頭,兩人走進書館。
率先映入眼簾的,除了滿堂的人羣和讀書聲之外,就數高掛在半空的那兩幅圖最搶眼。
書館大堂非常寬敞,頭頂頂高圓深,襯得書館更加的大。
即便是這麼多人一同在館內,也不顯擁擠。
甚至說話還有回聲兒。
而那兩幅圖,就掛在半空。
這樣既保護了畫,又能讓百姓們看清。
“這是什麼圖?”沈琅走到書館臺前,問一個正在給百姓們蓋書卡章的人。
“左邊這幅畫,畫的是我們縣桃山豐收的景象。”
“右邊這幅,畫的是我們縣今年莊稼收成與耕種相接的景象,乃雙搶圖。”
沈琅很驚訝,“你的意思是,這兩幅圖畫的都是真的?”
那人點頭,並補充解釋道:“是的,我們沈娘子說要爲後人,記錄豐耕縣的每一步。”
賀秉湊過來,小聲嘆道:“還是小王妃想得深、看得遠啊。”
這林寶初還是人嘛!
怎麼什麼事兒她都想到了。
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