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謀逆的原因

發佈時間: 2025-08-10 05:42:21
A+ A- 關燈 聽書

是的,冰封。

就好像是有一只無形的大手給蕭駱薇的屍體包裹了一層冰做的外殼似的。

先是四肢出現霜凍的痕跡,露出冰碴。

而後是軀幹,直到連同腦袋,整具屍體全部變成一座結實的冰雕。

大臣們都看傻眼了,“這這這……就那麼一小瓶藥,就有如此威力?

何人能配製出如此厲害的藥來?”

“朕的皇后能。”

鳳玄冥平靜道:“蕭駱薇自知罪孽深重,在身上藏了足以在頃刻間將大殿內所有人都變成怪物的劇毒。

這種毒,哪怕她死了也不會停止傳播。

所以,冰封,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辦法。”

大臣們默默瞅着鳳玄冥,雖然他的語氣一直都很平靜,可衆人卻還是從他那平靜的幾乎沒有絲毫起伏的語氣中聽出了強烈的炫耀之意來。

作爲在場的人中唯一一個還算比較瞭解鳳玄冥和宴楚歌感情的人,陳冀唐囧囧的問鳳玄冥,“那殿下,這罪妃的屍體要如何處理?

即便是被冰封起來了,也不能就這麼放着吧?

別的不說,萬一讓人看到了,多嚇人啊?”

大臣們跟着紛紛附和。

說實在的,以蕭駱薇所犯的罪行,挫骨揚灰這四個字用在她身上一點都不過分。

如今託那一身劇毒的福居然還能留的一具全屍,大臣們都覺得是便宜了她。

鳳玄冥漫不經心道:“此等罪孽深重之人,自當曝屍荒野,永世不得超生!

就丟到北固山上吧,讓北固

山的風雪洗洗她的罪孽!”

事實上,人都已經死了,屍體怎麼處理鳳玄冥根本不在乎。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宴楚歌親自提醒,蕭駱薇的屍體帶着劇毒,既不能燒也不能埋,只能冰封。

而整個中央帝國終年積雪,四季不化的只有北固山。

也就是說,處理蕭駱薇屍體的辦法只有這麼一個。

而所謂的曝屍荒野,永世不得超生,不過是鳳玄冥藉此事向羣臣表示他對犯罪者的態度而已。

在古代,人死了都不能入土爲安可以說是很極端的懲罰了。

可蕭駱薇的罪行實在是太重,她生前的所作所爲也的確是太惹人厭了,所以哪怕鳳玄冥給出的處理方案如此極端,也無人反對。

甚至有人主動攬下了處理蕭駱薇屍體的這個任務。

造成這一切的禍首蕭駱薇落網,其他的事情就很好解決了。

鳳玄冥得皇帝的全力支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審查參與者,嚴懲叛賊。

這場差點令傳承數千年的中央帝國改朝換代的叛亂終於在事發後的第三個月徹底告終。

而當鳳玄冥在未央宮大殿上當衆審問禍首紀親王時,他的言論卻又給中央帝國的朝野帶來了新一輪的動盪。

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

其他參與謀逆的人需要一個個的梳理和清查,可紀親王是禍首這件事卻毋庸置疑。

也是因爲紀親王身份特殊,所以對他的審問也安排到了最後。

不過事情早已經水落石出,與

其說是質問,倒不如說是給這件事情做個收尾,所以審訊現場羣臣都在。

而主審的人也是從鳳玄冥這個太子變成了皇帝司空鈺。

紀親王是司空鈺的族叔,年紀比他大十幾歲,原本玉樹臨風的親王下獄不到三個月,就已然老態龍鍾,幾乎讓司空鈺認不出來。

看着自幼陪着自己長大的叔父變成這副模樣,司空鈺也是唏噓不已。

所以他沒有在紀親王面前擺皇帝的架子,而是以侄子的身份問道:“皇叔,爲什麼要做那些事情?

朕知道的,你從來就沒想過要當皇帝,也根本不在乎當皇帝的人是誰。

這十多年來,朕曾無數次與你說過,將阿景過繼給朕當太子,你從未同意,又怎麼可能爲了皇位而謀逆呢?”

紀親王眼神沉靜的看着司空鈺,冷靜道:“無論是什麼理由,謀逆就是死罪。

陛下不用說那許多了,賜罪臣鴆酒吧,或者斬首也行。”

謀逆被鎮壓的人要麼心有不甘,歇斯底里的放狠話,要麼後悔痛苦,跪地求饒。

像是紀親王這種,敗了就敗了,一心求死的人絕對是個例外。

司空鈺到底是一國之君,他可以不跟人擺皇帝的架子,但那並不代表他會忘了自己身爲皇帝所握的權力。

所以當他看到紀親王這般非暴力不合作的姿態後,他也隨即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皇叔還是和從前一樣,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沉穩的令朕佩服。

可是

皇叔是否忘了,你所犯的,是謀逆大罪。

朕要殺了你府上那些個妻妾幕僚,亦在法理之中。”

這種威脅很卑鄙,但不得不說很有效。

紀親王聞言果然變了臉色,卻不是求情,而是用一種仇恨的眼神看着皇帝,恨聲道:“你是皇帝,想殺誰不還是你一句話的事情!

就像當初你老子那樣,想殺王妃和阿煜不還是說殺就殺了。

明明早都已經動了殺心,又何必非得要做出一副被逼無奈的樣子來,平白惹人噁心……”

許是被皇帝刺激到,紀親王再不復之前那副事不關己的樣子,言語激憤,情緒激昂,令人心驚。

司空鈺也沒想到紀親王謀逆竟是爲了這麼一個被所有人都遺忘的原因。

他擰眉道:“所以,皇叔不惜動搖國本,做出那等危害百姓之劇毒是在爲皇嬸和阿煜報仇?

可是皇叔難道不知道嗎?

當初父皇處死皇嬸和阿煜,是因爲他們觸犯國法在先的啊!

我朝鐵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出雲中大陣。

阿煜不僅擅自出了雲中大陣,還大肆宣揚外界之事,鼓動朝中官員擅自出雲中大陣本就是有錯在先。

皇嬸知曉後非但不及時勸阻阿煜,還爲偷朝中禁書。

父皇只是處死阿煜和皇嬸,沒有牽連王府其他人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皇叔,您居然爲這個記恨父皇至今,還不惜拖着整個帝國陷入危險之中,您當真還記得自己是司空皇族弟子嗎?”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