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楊氏給謝文娜說的親事
謝文婉冷冷的看着謝文娜,這個堂妹,現在是真的能屈能伸。
“謝文娜,既然你也知道我們有很多不愉快,我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至於幫忙,你就不要想了。”
見謝文婉一點舊情都不講,謝文娜退而求其次。
“四姐姐,你不幫我也沒事,後日的宴會你帶我一起參加就行。”
謝文婉冷冷的看着謝文娜:“謝文娜,你覺得在我這兒裝一下可憐我就會同情你嗎?”
“路是你自己選的,結果怎麼樣就要受着。”
“你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我,我可不是什麼老好人,我連你的人品都信任不過,我又怎麼會帶着你出去見人。”
“你不想在陸家,要去哪裏我們可以送你離開。”
“不走,就好好的待在後院。”
“但是不想待在後院,又不願意走,還想要陸家主動幫你籌謀婚事,那你就想多了。”
說完,謝文婉手一揮,董嬤嬤很是客氣的將人請走了。
等謝文娜走了之後,謝文婉才嘆氣,這謝文娜咋想得這麼美,人品都沒有過關,就想要陸家替她背書找人嫁。
“嬤嬤,去看看我大哥回來沒有,讓他來一趟。”
謝啓文昨日纔回石頭長,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昆州各地做生意,現在四海糧鋪已經被他幾乎開滿了昆州,仁心藥坊也開到了昆州,不僅如此,昆州這邊也要開一個製藥坊。
昆州山地多,很多地方都適合種植藥材,現在柳文修在黑士城那邊已經在鼓勵老百姓種植藥材。
總之,謝啓文的事業現在發展的很是順利。
到傍晚時,謝啓文匆匆忙忙趕了回來。
“妹妹,你找我有事。”
謝文婉:“嗯,大哥你在忙什麼?”
謝啓文:“我去看了一下宅子,準備在石頭城買一套宅子。”
謝啓文來昆州之後一直都跟謝文婉在一起,如今安頓下來,他覺得要長期待在昆州的話,也不能一直住在妹妹家,於是便有了買宅子的心思。
而且以後成家的話,也需要自己的宅子。
“大哥,你在侯府住得不習慣?”
謝啓文搖搖頭:“侯府很好,不過我也不好長期住在妹妹家。”
謝文婉想想也是,這謝啓文畢竟是個男人還是得有自己的房子,於是也不再多說。
“行吧,那你銀子夠嗎?”
“夠了,石頭城的房子不貴。”
說完,謝啓文又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謝文婉。
“妹妹,有件事我想找你幫忙。”
謝文婉:“大哥有事就說,這麼正式幹什麼?”
謝啓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頭:“我想要跟你借一個人。”
謝文婉:“你想借誰?”
謝啓文:“烏新…”
謝文婉一愣,烏新?害怕她誤會,謝啓文馬上解釋道。
“我…我是覺得她力氣大,我出去談事帶着她,可以做我的保鏢。”
謝文婉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她大哥一個男人找一個女孩子做保鏢,這整日同進同出的算怎麼回事。
見謝文婉有些猶豫,謝啓文又繼續說道。
“那丫頭不是一直想要到處看看,這也算是圓了她的一個夢想。”
謝文婉想到烏新確實因爲第一次出罪村,對外面的一切都很好奇,天天都想出去,爲此還被董嬤嬤說了很多次,以她的性格是真的不太適合待在後宅裏。
除了力氣大能喫之外,丫鬟的精細活她一樣幹不了,放在自己身邊可以做保鏢,但謝文婉身邊已經有一個力氣比較大的小葉子。
雖然小葉子的力氣比烏新有些距離,可人家小葉子除了力氣大,還可以幹丫鬟的活啊,所以,這樣一來烏新就有些尷尬了。雖然謝文婉不介意多養一個人,但是烏新自己很是沮喪。
見謝文婉有些動搖了,謝啓文忙說道。
“你放心,我不會虧待她的。”
“對外就說是我請的護衛,別人也不敢小瞧她。”
謝文婉看着謝啓文,一個大男人爲什麼要一個女人做護衛,莫非?
“大哥,你該不會是…”
謝啓文忙否認:“你胡思亂想什麼,我就是今天回來的時候看她一個人在院子裏看起來可憐兮兮的,我就是想幫幫她。”
謝文婉想到烏新到了侯府後,沒以前開心了,罷了,讓她離開罪村是想要阿邦她,希望她開心,如果待在府裏她反而不開心,那就不美了。
“我得問問她的意思,如果她願意的話我沒意見。”
見謝文婉同意,謝啓文忙道:“那就謝謝妹妹了。”
說完了謝啓文的事,接下來就要說說謝文娜了。
“大哥,你最近有收到盛京的信嗎?”
謝文婉一提,謝啓文馬上說道。
“收到了,我正要來找你呢,妹妹,你知道謝文娜爲什麼會來昆州嗎?”
謝文婉:“大哥你知道?”
謝啓文點頭:“父親在信中提了一點。”
看來這謝啓文離開的時候給謝靈泉的提醒還是有用的,現在還知道給謝啓文遞消息了。
謝啓文:“父親信中說,楊氏給謝文娜看了一門親事,給武安伯做續絃。”
謝文婉一聽愣了:“什…什麼?給武安伯,那是誰?”
謝啓文:“你不認識也正常,那武安伯已經有六十歲了,跟祖母她們是一輩的人,他老妻去年去世。”
謝文婉張大嘴:“這麼大年紀,楊氏怎麼想到讓謝文娜嫁給他?”
![]() |
![]() |
謝啓文:“武安伯年紀雖然大,但是他兒子能幹,女兒也嫁得不錯,對楊氏來說這是一門不錯的姻親。”
謝文婉:“可是謝文娜只有十幾歲,武安伯已經六十多歲了,忠勇侯府的名聲不要了?謝靈毓的名聲不要了?”
謝啓文聳肩:“在實際利益面前,名聲算什麼呢?”
謝文婉還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謝靈毓不怕別人笑話?”
謝啓文:“謝靈毓怎麼想父親信上沒有說,但楊氏既然能把這親事說出來,說明謝靈毓哪裏應該是說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