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她到底是醉了,還是沒醉啊?

發佈時間: 2025-09-06 11:32:09
A+ A- 關燈 聽書

第五十一章她到底是醉了,還是沒醉啊?

他稍稍用了一點力,將她的手從自己臉上拉了下來,握在掌心。

她的手很軟,也很熱。

“好了,先下車,我扶你上去。”傅錦年溫和的說道。

他鬆開她的手,推開車門下了車,然後繞到副駕駛座,打開了車門。

“下來吧。”

沈卿寧沒有立刻動作,只是依舊坐在車裏,側着頭,一瞬不瞬地盯着他。

那眼神,專注得有些過分。

傅錦年被她看得莫名其妙,心裏甚至升起一絲荒謬的緊張。

他伸出手,想要扶她,但又覺得此刻的氛圍有些怪異。

“看什麼?”他忍不住問,聲音比平時多了一絲沙啞。

沈卿寧還是不說話,只是盯着他。

那目光從他的眉眼,滑到他的鼻樑,再到他緊抿的薄脣。

傅錦年被她看得渾身不自在,卻又鬼使神差地沒有避開,就那麼任由她看着。

就在傅錦年以爲她會一直這麼看到天亮的時候,沈卿寧突然動了。

她扶着車門,有些踉蹌地站起身。

傅錦年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扶她。

但沈卿寧並沒有借他的力站穩,而是做出了一個讓他始料未及的動作。

她微微踮起了腳尖,揉軟的身體毫無預兆地朝他傾了過來。

傅錦年只覺得臉頰一熱,一個揉軟溼閏的觸感蜻蜓點水般地落在了他的側臉上。

溫香軟玉,帶着一絲清甜的酒氣。

他整個人都僵住了,大腦有一瞬間的空白。

那觸感一觸即分。

沈卿寧吻完之後,臉上紅暈更甚,連耳朵根都紅透了。

她甚至不敢看傅錦年的反應,低着頭,轉身就搖搖晃晃地朝公寓樓門口跑去,腳步虛浮。

傅錦年還保持着微微前傾的姿勢,手還停在半空中,想要扶她的動作凝固住了。

臉頰上,似乎還殘留着她脣瓣揉軟的溫度和淡淡的香氣。

他下意識地擡手,摸了摸被她親過的地方,指尖觸到的皮膚有些發燙。

直到沈卿寧那搖搖晃晃的身影消失在樓道口,傅錦年纔像是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

他看着空蕩蕩的樓道口,又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過了好幾秒,才發出一聲低低的的輕笑。

“呵……”

……她到底是醉了,還是沒醉啊?

回到公寓,傅錦年將車停好,站在樓道口,臉頰上的溫度彷彿還沒完全散去。

臉頰上被她吻過的地方,餘溫未散。

他擡手,指尖無意識地碰了碰。沈卿寧醉酒時那張帶着幾分控訴的小臉,還有最後落下的那個吻,在腦海裏一晃而過。

一個吻,竟然讓他有些心神不寧。

這種感覺,陌生得很。

他很快將這些紛亂的念頭壓了下去,明天的人工心臟發佈會至關重要,不能有半點差池。

傅錦年深吸口氣,恢復了平日的清冷模樣,快步走進公寓。

熬夜整理完所有數據和演示文稿,窗外天色已經透出魚肚白。

傅錦年只合眼了不到兩個鐘頭,便起身洗漱,換上一套筆挺的黑色西裝。

鏡子裏的男人面容清減,眉宇間倦色難掩。

上午九點,發佈會準時啓幕。

會場裏黑壓壓一片,國內外數十家媒體的鏡頭齊刷刷對準了主席臺。

在閃光燈的交織中,傅錦年邁着沉穩的步子走上臺。他是今天的主角,“啓明一號”人工心臟的主要研發者和項目負責人。

背景大屏幕上,“啓明一號”的標誌分外醒目。

傅錦年立於講臺後,視線在臺下掃過,掠過那些熟悉的面孔。

白宴青今天穿了身深色高定西裝,頭髮梳得一絲不苟,派頭十足。

傅錦年收回視線,開口講述道:“大家好,我是傅錦年,“啓明一號”的項目負責人……”

他條理清晰地講述了“啓明一號”從立項、攻堅到臨牀試驗的整個歷程。

臺下不時響起掌聲,現場氣氛專業而投入。一切都按部就班,直到自由提問環節。

一個穿着普通,戴黑框眼鏡的男人突然舉手,神情間帶着幾分急切與不安。

主持人示意他發言。

“傅教授,您好!我……我是《都市生活報》的記者。”

“我最近接到爆料,有患者家屬聲稱,他們的親人在植入‘啓明一號’後,發生了……發生了心臟驟停!”

這話一出,全場鴉雀無聲。

無數鏡頭對準傅錦年,快門聲響成一片,捕捉着這一刻的凝滯。

傅錦年背脊倏然繃緊。

怎麼可能?

“啓明一號”經過了最嚴苛的臨牀前與臨牀試驗,所有數據均表明其安全性和穩定性,絕無可能出現這種嚴重併發症!

這記者分明是信口雌黃,惡意中傷!

可這是發佈會,萬衆矚目。

一旦處理不當,謠言不僅會摧毀項目團隊數年的心血,更會重創公衆對這項救命技術的信心。

他必須穩住。

會場的氣氛瞬間由熱烈轉爲凝重。

後排,白宴青慢條斯理地調整了一下領帶的溫莎結,鏡片後的眼睛裏,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

成了。

他花五十萬買通的這個寫手,果然沒白費。

手中那份所謂的“患者證詞”,是他找人僞造的,雖然經不起細究,但在這種場合突然拋出,足以掀起軒然大-波,給“啓明一號”潑足髒水。

只要輿論一起,傅錦年休想全身而退!

傅錦年並未立刻作答,他只是平靜地看着那個記者。

他沒開口,但那股無形的壓力,卻讓提問的記者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短暫的靜默後,傅錦年開口:“這位記者先生,感謝您的提問。不過,在您提出如此嚴重的指控前,是否對您口中的‘患者’情況,進行過嚴謹覈實?”

他稍作停頓,轉向助理:“小王,把我們的臨牀試驗數據庫,同步到大屏幕。”

大屏幕上的演示文稿瞬間切換,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界面展現在衆人面前。

密密麻麻的數據與曲線圖,鋪滿了整個屏幕。

“‘啓明一號’在正式發佈前,經歷了嚴謹的臨牀試驗。”

傅錦年指着屏幕上的數據,“我們共計完成了三百二十七例植入手術。在此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三例患者術後免疫高敏反應,但這並非技術缺陷,而是個體差異造成的免疫排異。”

大屏幕上,適時彈出了這三例患者的基因檢測報告、治療記錄,以及他們最新的健康評估數據,包括各項生理指標和複查影像,清晰顯示他們均已度過危險期,正在康復之中。

“至於您提到的心臟驟停……”傅錦年看向那名記者,“可否請您提供那位‘患者’的具體信息,以便我們覈查?”

“爲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安全,我們已經制定了詳細的術前免疫篩查方案。”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