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事兒。”
林寶初忍着胸中的怒意,做了幾個深呼吸。
前世她在社區做調解的時候,遇到的奇葩不少,使用暴力的父母她見多了。
當孃的都以爲自己生的孩子就可以隨意打罵,她可不慣着。
“年村長,麻煩您帶大丫先到辦事大廳等一下,我跟大娘先談一談。”林寶初指着二堂的門。
年有魚和年大丫走後,林寶初秒變臉。
她拍了拍裙子上的土,冷冷地睨了坐在地上撒潑的女人一眼。
走到破舊的公堂案桌上,拿起放到包漿的驚堂木,用力一拍!
“砰——!”
女人嚇了一跳,哭聲戛然而止。
沈戟也被她此刻陌生的氣場嚇得心中一驚,他從未見過這樣的林寶初。
“大娘,說說你的需求吧。”
她不想浪費時間在聽這個女人罵天罵地的撒潑上,想趕緊把她打發走。
這婦人是個有眼力見兒的。
她見林寶初不喫這一套,就換上了昨天的那副面孔,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命苦尋女的慈母。
女人淚溼衣襟,慈母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只是,她塑造錯方向了。
“縣夫人,我知道大丫恨我,但只要大丫願意跟我回家,她怎麼恨我我都沒話說。”
“你不知道,我那當家的去了,我跟我家大郎相依爲命有多不容易,我對不住我家大郎啊。”
“大丫和大郎是身上留着一脈血親的兄妹,這以後要是有點啥事兒,他們還能相互照顧,縣夫人你說是不?”
女人似乎很想得到林寶初的認同。
林寶初沒有說話。
她只能乾巴巴地繼續說:“我身子不好,沒幾年了,我只想有個人照顧我家大郎。”
“相信縣老爺和縣夫人,一定能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對不?”
理解她大爺!
林寶初差點脫口罵出髒話。
這個女人說了這麼久,每一句對不起,說的都是她家那個兒子。
沒有一句是對年大丫說的。
而且從她方纔的話裏得知,她家那個大郎還是個不學無術的賭徒。
女人找年大丫回家,不僅是爲了照顧那個賭徒,還會被賣給人牙子替兄還債!
“你等着吧。”
林寶初涼涼的丟下一句話,轉身朝二堂走去。
二堂的屋裏,年大丫和年有魚一起,正在抱頭痛哭。
“爹,我不想走。”
年大丫雖爲年家的童養媳,但年家是真心待她,年有魚也把她當做親閨女一樣看待。
一想到一會兒他們要分開,兩人就哭個不停。
林寶初嘆了口氣,走到二人身邊,輕聲問:“大丫,你如實跟我說,你到底是不是離家出走的,你想不想跟你娘回去?”
年大丫抹掉臉上的淚,警惕地看了一眼門口的方向。
生怕下一秒外面的女人就衝進來把她帶走似的。
她搖了搖頭,哭着說:“兩年前,娘說家裏沒糧食吃了,就把我趕出門,不許我回家,我不是離家出走的。”
說罷,她又怯生生道:“我不想回去了。”
果然跟她猜測的一樣!
林寶初又看向年有魚,跟他確認,“年村長,你當真會好好待大丫,把她當成親閨女嗎?”
年有魚沒有絲毫的猶豫,“自然!”
“好,那我成全你們。”
林寶初一向很尊重當事人的意願。
那種明知回去不會有好日子過,還勸人回去繼續忍受,只因爲一句‘都是一家人’的調解辦法,真該天打雷劈。
這不是她的作風。
![]() |
![]() |
林寶初再次走出去,那大娘一臉期盼地看着她,“咋樣,大丫啥時候跟我走?我幾天不在家,大郎該餓壞了。”
“在我豐耕縣的戶籍上,年大丫是年家的人,不是你家的人。”
“她是不會跟你回去的。”林寶初擡手指着縣衙大門,“請你離開。”
“啥!”
那大娘尖叫起來,作勢要往二堂的屋裏衝去。
林寶初擋在她面前,只要她敢動手,她也絕不客氣。
沈戟走來,擋在林寶初面前。
女人見在這裏佔不到便宜,她故技重施,直接躺在縣衙大門口。
試圖用撒潑的方式吸引百姓們過來,給縣衙施壓。
“大夥都過來看啊,縣夫人欺負人啦……”
“我命苦的閨女兒啊,想跟孃親回家還被人攔着不讓走,大家快來替我評評理啊!”
林寶初白了那大娘一眼。
她難道不知道豐耕縣的縣衙大門口平時不會有人路過嗎?
還有,她也不打聽打聽,如今豐耕縣做主的人是誰!
林寶初順勢去班房,把女人的行李給她拿出來,丟出去,然後直接把大門關上。
公休日還讓這麼多人加班幫她找女兒,她真是有病纔會同情這樣的人。
“年村長、大丫,你們從後門走吧。”林寶初說:“天色不早了,你們回去小心些。”
“可是那女人……”
年有魚擔心那女人會上門找麻煩。
林寶初安慰他,“年村長你放心,她不知道你們住在哪兒,我們不會向她透露你們家的住址的。”
年有魚老淚縱橫,扶着年大丫一個勁兒地朝二人鞠躬道謝。
“爺、小夫人,謝謝你們!”
林寶初能站在他們這邊,替他們出頭,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換作別的縣令,恐怕根本不會聽取年大丫的意願,強行判她跟那女人走了。
其實林寶初心裏很清楚,她這麼做有違道德。
站在道德的層面上,她或許應該支持她們母女倆一起回家,畢竟那女人是年大丫的生母。
但她不想這麼做。
憑什麼你嫌累贅丟掉的孩子,一句後悔了就可以不管孩子願不願意,想要回來就要回來。
不管是年大丫,還是她或者沈戟。
因爲家裏人一句不高興,就把他們隨意丟在這裏自生自滅。
到頭來,看他們過得好了,就想把他們接回去,還不許他們計較前嫌,讓他們原諒。
她瘋了纔會原諒他們!
“沈戟,年後咱們把縣衙的事務具體分一分吧,財政、交通、經濟、教育、醫療等,都該上正軌了。”
林寶初做着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