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映璇冷冷質問道:“徐媽媽可審覈過賬面收支情況?可有記錄模糊,遺漏收支,錢賬不符等差池?不妨細細道來。”
徐媽媽一噎,她如何道得來,老夫人根本沒讓細查啊,本就不打算留下趙賬房,當天就把人辭退了。
她支支吾吾地道:“呃,這個,奴婢雖不確定,但賬面如此混亂無序,定然有問題。”
劉大人果然對賬本一竅不通,蹙眉問:“那這賬面到底是怎麼回事?韋氏,你說不是假賬,卻爲何賬面出了如此大的紕漏?”
韋映璇直接讓人把她帶過來等候在門口的賬房先生叫進來,“劉大人,這位是我從府外帶過來的賬房先生李賬房,他是京城有名氣的老賬房,在許記珠寶行裏做賬三十年,經驗豐厚,您不妨讓他看過賬本,且先聽聽他如何評判再說?”
既然已經請來了城裏有經驗的賬房,劉大人自然也不反對,他點點頭道:“那就請李賬房你看看賬冊,是否有問題。”
“是。”李賬房接過賬冊,一目十行閱覽完,說道:“劉大人,這是京城最新流傳的一種新式記賬方式,說起來還是我家夫人獨創的,徐媽媽應是從未見過,纔會誤認爲賬面混亂。”
“新的記賬方法與舊法不同,卻能提高記賬速度和準確度,減少失誤,它將許多瑣碎雜項併到一處,且用橫豎目錄交替之方式,讓賬面一目瞭然,此記賬方式最早便是我家夫人傳出的,後來京城各大賬房爭相學了去,但凡上了規模的鋪子莊子,無一不是換用了我家的新式記賬法。”
韋映璇適時站出來補充道:“我二月下莊子查賬,瞧見趙賬房雖做賬細緻,但賬面太過瑣碎冗雜,便建議他去學習新式記賬法,趙賬房勤快好學,次月便聽從了我的建議,沒想到纔剛使用新式記賬法一個月,便被徐媽媽污衊記假賬!”
老夫人大驚失色,大聲質疑,“何爲新式記賬法!我怎麼不知道?”
韋映璇看着老夫人,凜聲問:“您有多久未當家了?又有多久未親自查賬了?便說您手頭握着的幾處產業,這些年一直是全權交給您孃家帶來的管事和賬房,您從不過問賬面上的事,賬房先生自然不會主動跟您彙報,不信您現在就可以把您手裏那幾處莊子的管事和賬房先生叫過來問話。若非我前些日子受委屈離府,原本是打算全府推進新式記賬法的,因掌家權還給了侯府,此事便擱置了,但想來您那幾處大產業早就換了新式記賬法。”
她說罷,直接吩咐在場的一個婆子,“我記得祖母手裏那幾處產業都是蘇媽媽在掌管,去請蘇媽媽過來。”
說是老夫人的嫁妝產業,其實是侯府幾處最賺錢的莊子和鋪面。
在當初韋映璇剛嫁入侯府時,的確是侯府最賺錢的實產,每年的進項頂得上侯府一半的進項,老夫人不放心給別人管着,這些年便一直攥在手裏,即便她掌家好幾年也未打算交給她經營。
宋老夫人想阻止,但提起一口氣,卻又堵在嗓子眼裏。
事已至此,她阻攔便是心虛。
不多會兒,蘇媽媽和賬房都被叫了來,他們是老夫人最信任之人,也住在侯府內院,一聽說侯府出了大事,立刻帶了賬本匆匆趕來。
趕過來的賬房一經詢問便道:“劉大人,老夫人的私產的確用的新式記賬法。”
他拿出其中一本賬冊,給李賬房。
李賬房看過之後說:“這是老夫人私產賬本,這是趙賬房的賬本,你們可以比對一下,記賬的格式和方式都一致。”
老夫人眼底掀起驚濤駭浪,她現在什麼都明白過來了,怪不得孫媳今日一來便不慌不亂。
徐媽媽連忙拿起兩本賬冊對比,越看臉色越白,她求助地看向老夫人:“老夫人……這……”
“混賬東西!”老夫人怒斥她,“你這個管事是怎麼當的?你只說趙賬房的賬面有貓膩,爲何不說這是新式記賬法,難道趙賬房沒和你解釋嗎!”
徐媽媽瞪大眼睛,眼看老夫人翻臉無情,滿臉殘酷的意味,便知道此時不把話說清楚就完了。
連忙跪倒在地,不管不顧地道:“老夫人,奴婢說了啊,奴婢跟您稟報時便說了,趙賬房說那是大奶奶讓換的新式記賬法,您一聽是大奶奶授意的,當場就拍了板,讓奴婢不必再調查了,馬上把人給辭退了。”
老夫人激動的脣色發烏,“你胡說,當着劉大人的面你這個惡奴竟敢胡說八道,來人,把徐媽媽拖出去打板子!”
“且慢!”
劉大人看不過眼,及時制止了。
他頗不贊成地看向老夫人:“老夫人,你還是息怒吧,事情還未處理完,不急着懲罰奴才。按老夫人你剛纔說的因果關係,是你判定了趙賬房做假賬在先才把人辭退了,現在證明趙賬房未做假賬,那麼趙賬房畏罪投湖便不成立。”
老夫人臉色鐵青,卻還強行爲自己找補道:“就算他未做假賬,也不該因爲一點小事便投湖,爲主家做事,卻一點委屈都不能承受,動輒以哭鬧威脅,我侯府願意不計前嫌,賠償他妻兒銀子,已經仁至義盡。”
趙張氏已在旁邊忍耐了半天,直到此時再也忍不住,衝上前扯住老夫人的衣領厲聲道:“你這個惡毒的老婦,你昏庸無能,掌家幾日就害的亡夫被趕出莊子,你隨意指派不懂的婆子查賬,誣陷我亡夫做假賬,你草菅人命,如今還倒打一耙誣陷我亡夫受不得委屈,你這個惡毒的老東西!”
![]() |
![]() |
張氏越說越激動,突然揚起手,一巴掌扇在老夫人臉上,“亡夫在莊子上勤勤懇懇做事,每月月餉皆用來養家,突然被你污衊趕出莊子,你可知我一家這些日子風餐露宿,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凡還有些盼頭,他都不會一怒之下投湖!”
這一巴掌,十分清脆,震驚了衆人。
丫環婆子這才反應過來,一股腦上前把張氏給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