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弼抱着那道歸京的聖旨,思量多日。
他最終還是決定了——回京。
啓程回京這天,林寶初和沈戟,還有扶貧小隊的所有人,都來送他。
“小王爺,林姑娘,各位同仁……”
許良弼羞愧難當,扭過頭去無顏面對衆人,“老夫慚愧、慚愧啊!”
他知道,這個時候他說什麼都沒用了。
他拋下縣衙的事情,拋下城西的百姓,拋下豐耕縣,做了逃兵,這是事實。
他無話可說。
“許太醫言重了。”
林寶初上前,將手裏單獨給他準備的小糉子交到許良弼手裏。
“能回家是好事兒,許太醫不必覺得對不起誰,我們都能理解。”
她說着,便哽咽了。
眼眶溼潤,是捨不得。
“對啊許太醫,能回家是好事兒,你哭啥。”
朱金華也上前來,用他的大嗓門安慰着,“這兩年你對我們都挺照顧的,我替大夥兒說聲謝謝,一路平安啊。”
“許大人,到了盛京…記得替我回家看看。”
溫懷亦紅了眼眶,替許良弼感到高興的同時,也很羨慕。
被流放的,誰不想回去啊。
“欸,我記着呢,都記在心裏了。”許良弼始終低着頭,不敢接觸衆人不捨的目光。
“舅父,時候不早了,該啓程了,咱們天黑之前還得趕到池州府呢。”周元諫道。
“許太醫,上車吧。”
林寶初帶着笑,“一路順風,不要再回來了。”
她這話,許良弼聽了心中更加難過,眼淚止不住地流。
半年之前,他還日日想着回京的事情,想着如何逃離這裏。
可真到了這個時候,他竟又捨不得了。
如果沒有這半年在縣衙裏的經歷,沒有與大家一起同甘共苦,而是他一個人獨守寂寞,他或許不會這般不捨。
偏偏,老天爺讓他有了這段經歷。
真是……造化弄人。
“走吧走吧,都別送了,豐耕縣就拜託大家了。”
許良弼探出車窗外,衝送行的人揮手。
說完就躲到車裏去了。
林寶初和扶貧小隊追着許家的馬車,又送了幾步。
直到馬車走遠,他們才轉身回去。
沈戟從方纔開始就未說一句話,他站在縣衙大門前,連臺階都沒有下。
這十年多以來,他見過不少被流放的人到來,也見過不少得赦歸京的人離開。
離別見多了,就習慣了。
“好了,大家都回去吧,明日初八,可是要復工了。”林寶初故作輕鬆。
大家散了之後,她才走向沈戟。
和他一起坐在縣衙的門檻上,什麼也不說,只是默默陪着他。
……
翌日,初八。
今兒是縣衙新年第一天上工,大夥兒早早就來了。
“喲?這是要換新傢伙啊?”
朱金華纔到,就看到公堂那裏堆放了新的桌子和椅子。
他猜測,這是林寶初給他們準備的新桌椅。
這還真是。
復工第一天,林寶初也早早就來二堂了。
他們今天要開會,她還得把今年的工作重點和大家說一下,順便還要安排人接受許良弼的工作。
地裏的事情也很多,都得趕緊安排好。
“朱掌櫃,快來把你的東西收拾一下,咱們換好桌椅就開始開會了。”林寶初在辦事大廳裏衝外面喊。
桌上的東西都是大家的私人物品,她沒動。
朱金華一邊收拾自己的東西,一邊感慨:“可把這破玩意給對付走了,林姑娘你都不知道,這桌子腿兒都不齊。”
辦事大廳原來的桌椅,都是從縣衙各個房間裏湊的。
高矮不齊,樣式也不同。
放在一起看着很不正規,辦事的百姓來了也覺得他們做事是鬧着玩兒的。
所以這不,趁着過年這段時間,林寶初去定製了一批新桌椅。
統一樣式、統一高度、統一大小。
兩兩對着坐,桌子挨着,既方便辦事兒,又能培養同事之間的感情。
豐耕縣扶貧辦事大廳,正在走向正規化。
當然。
今年的辦事大廳裏,林寶初給自己和沈戟也留了位置。
大夥兒花了半個時辰的時間,終於把新桌椅給換好了。
“來,開會了。”
林寶初依舊掌控大局,“首先,感謝大家一個不少的,都回來了。”
她真的擔心過有人會退縮。
會覺得新鮮,所以來體驗半年,等新鮮勁兒一過,他們就不想來了。
還好,他們都沒走,依舊堅持在扶貧這條路上。
“林姑娘忘了,許太醫可沒在。”溫懷開玩笑道。
“許太醫情況特殊,他不是被嚇走的。”
“你們還真別說,這許太醫一走,我昨晚睡覺都不敢踢被子了,生怕着涼了沒人給看病。”朱金華說。
這不只是朱金華有這個顧慮,在場的人都有這個擔心。
豐耕縣唯一一個懂醫術的人走了,萬一有個頭疼腦熱的,這可怎麼辦?
去豐織縣找大夫?
來得及嗎?
大家的擔憂林寶初能理解,她也很害怕生病。
城裏沒有大夫,生活就沒有了保障。
所以,爲了豐耕縣好,也爲了給豐耕縣百姓一個安心。
她決定,招人!
“既然大家說到這個事兒了,那我就跟大家說一說我的想法。”
![]() |
![]() |
林寶初決定沿用前世的做法,“我打算擬一份人才引進計劃,這是我初步的想法,大家可以看一下。”
她把計劃書發給大家傳閱。
以前她總是不理解,爲什麼每個城市都想引進人才。
現在她終於理解了。
發展一座城,真的需要很多很多專業的人,去爲這座城做專業的事兒。
“人才引進?”
大夥兒接過計劃書,一看,差點沒當場掀桌子。
“啥?招個大夫月銀十兩!”
“林姑娘,你沒搞錯吧?”
憑什麼他們月銀三錢,招一個大夫卻開十兩!
“李掌櫃,你看錯了。”商卓糾正李餘,“不是月銀十兩,是人才補貼十兩,他的月銀跟咱們一樣。”
李餘再次拿起計劃書,仔細看。
他還是接受不了,“啥叫人才補貼?什麼人才值這麼多銀子。”
人才引進計劃,他們從未聽說過,一時接受不了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