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初在縣衙後院,廚房的側牆上,同樣做了塊晴雨表。
這塊晴雨表一經掛出,立刻就引起全縣百姓的關注。
大夥兒紛紛按照上面的天氣情況,調整自己要做的事情。
“哎喲,明兒有雨啊,那我得趕緊回家,去把雞圈的窟窿補上,雞要是淋雨了,該病了。”
![]() |
![]() |
![]() |
“太好了!明天下雨,俺就能把後院的菜地翻了,該種菜了。”
“這東西準不準啊?”
有人歡喜的,也有人提出質疑。
不過,質疑很快就被旁邊的人打消了。
“這個天氣預測表啊,是小夫人做的,你說準不準?”
“哦…原來是小夫人做的,那準沒問題了。”
林寶初幾次押中天氣情況,還說中了去年大旱時,誰都覺得不可能會下雨的那一場雨。
就足夠令豐耕縣的所有人信服。
“你們瞧,豐耕縣縣衙又有新花樣了。”
從豐織縣來福客來飯莊喫飯的人,看到豐耕縣縣衙的晴雨表,都讚歎不已。
他們雖然不是豐耕縣人,但同樣用得上這個天氣預測。
兩縣離得近,豐耕縣要是下雨,他們豐織縣也免不了有一場雨。
儘管如此,前來喫飯的豐織縣人,還是不禁感慨。
“這就是別人家的縣衙,處處爲百姓着想,你看咱們縣……唉!”
“咱們索性搬到這兒來算了。”一人玩笑道。
“羅兄莫開玩笑,這裏可是流放之地啊。”
豐耕縣再好,也甩不掉它是流放縣的事實。
這幾人或許萬萬想不到,今天他們嫌棄豐耕縣是流放之地,未來他們想移家過來,都過不了申請。
扶貧小隊的人陸續去下鄉了。
工廠的地基也打好了,沈戟正在帶人蓋廠子。
林寶初這些天亦是早出晚歸,她去地裏,把縣衙門前田地的水渠流向全都摸清楚。
在水渠流向適合的情況下,她把這些地全都挑出來,用來種菜。
她今年要開始大規模種菜,爭取在五月初,上市第一批蔬菜。
選地方的時候,路過黑甘蔗地。
黑甘蔗已經可以砍收了,再耽誤下去,就該凍出紅心,變成有毒甘蔗了。
晚上。
林寶初跟沈戟說了黑甘蔗的事兒,讓他抓緊蓋廠子的事兒。
“熬糖的鍋子,還有榨甘蔗的滾石盤,都做好了嗎?”沈戟問。
“都準備好了,我讓周舵先給我做的滾石盤,隨時能送過來。”
古代榨汁技術有限,林寶初倒是去過蔗糖廠參觀,可那裏面都是現代化機器。
她造不出來。
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滾石磨盤,在超大的磨盤上放上甘蔗,一樣可以榨出汁。
“那就先在縣衙裏榨吧,廠子那邊估摸着還得半個月纔好。”沈戟提議道。
反正黑甘蔗種得不多,而且還要留一部分做種。
縣衙地方夠大,多忙活幾日,也能熬完。
至於廠子,林寶初堅持要石砌牆,他們採石就花去很多時間了。
一時半會兒,怕是沒辦法蓋好。
“也只能這樣了。”林寶初嘆氣。
把腿掛到沈戟身上,玩笑道:“怎麼感覺時間總是不夠用啊,什麼事都沒做,天又黑了。”
沈戟回以擁抱,摸了摸她的頭,以作安慰。
他最近也感覺到累極,其他心思都沒了。
“睡吧。”
……
翌日清早。
林寶初按照昨晚和沈戟商量好的,把公堂前的空地收拾出來,準備在這裏榨汁熬糖。
之所以選在這裏,是因爲旁邊有口井,用水方便。
而且大家最近都下鄉去了,二堂沒有人,她也不用擔心吵到他們。
林寶初去大溝村的周家,讓周家人把滾石磨盤送來。
回來之後,她就去街上集中賣柴的地方,找人跟她一起下地去砍甘蔗。
賣柴的地方,除了砍柴人之外,還有許多等活兒的人。
相當於一個移動的勞動力市場。
在這裏等活做的人,乾的都是日結的工,正好符合林寶初的要求。
“小夫人,這甘蔗終於收成了,你說吧,這咋砍?”
人羣裏,有之前幫忙種甘蔗的人。
看到甘蔗收成了,他們同樣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
林寶初也拿了把鐮刀,直接下地給他們做示範。
“很簡單,從根兒上砍,砍到露出土的這一節,然後再把上頭的綠葉砍掉,這樣就是一根甘蔗了。”
這幾片黑甘蔗地,她和沈戟沒少來。
葉子也剝得精光。
他們只需要砍掉頭尾就行了。
“這些葉子,大家家裏要是有養牛養馬的,都可以帶回去喂牛餵馬。”
縣衙就一匹馬,吃不了那麼多。
“哎喲,馬可金貴了,誰家有這福氣?”
“別說馬了,牛都沒有。”
“快乾活兒吧,小夫人着急熬糖呢。”有人催促道。
他們也想知道,這東西是怎麼熬成糖的。
一羣三十幾人,一字排開,從頭往後砍。
沒一會兒,甘蔗地就倒了一大片。
林寶初叫來幾人,用麻繩把甘蔗紮成捆,扛回縣衙。
她跟着一起回去了,熬糖的工作更繁瑣,她得親自上手。
“林姑娘,鍋和磨盤都洗乾淨了,下一步咱咋做?”
前來幫忙的嬸子們,大多是扶貧小隊家裏來幫忙的。
公堂前的空地上,架了一個超大磨盤,這磨盤得兩三個人才能轉得動。
旁邊支了三口臨時的竈臺,火已經生起來了。
屋檐走廊下,堆疊了新的簸箕和架子,是用來晾糖漿的。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林寶初告訴她們怎麼做了。
“甘蔗都在門外的路邊,勞煩大家在外面的水溝裏,把甘蔗上的泥洗乾淨,我去把馬牽過來。”
林寶初交代了兩句,就去後院的馬廄裏,把馬牽來。
用馬來拉磨,效率會高一些。
這天,豐耕縣的縣衙內,炊煙升騰、人聲鼎沸。
還有陣陣香甜氣味不斷飄出,每個路過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停下腳步,往裏頭探。
暗綠色的甘蔗汁順着石磨盤的凹槽,留到下面的木盆裏。
木盆裝滿之後,甘蔗汁就被送到鍋裏。
在第一口鍋裏,把甘蔗汁煮沸,打撈掉浮沫,再倒到第二口鍋裏。
在第二口鍋裏再次煮沸後,再把糖漿一邊過濾,一邊往第三口鍋裏倒。
糖漿在第三口鍋裏熬煮幹水分,暗綠色的蔗汁就變成暗紅色的糖漿。
糖漿在鍋中打砂,差不多了就可以倒出來,放在簸箕上晾涼成砂糖快。
這便成了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