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太子監國

發佈時間: 2025-11-14 13:55:52
A+ A- 關燈 聽書

隨着長樂門的人被清剿,朝堂開始震盪,有人輾轉難眠、日夜難安,有人搖擺不定、欲言又止,還有人已經開始準備,想要請辭回鄉。

皇帝的臉色也是難看到了極點,刑部的郎官全都瑟瑟發抖,這會一個兩個都不敢多說什麼,跪在金鑾殿內磕頭不語。

“這麼多禍國殃民的事情,爾等身為朝廷命官,食君之祿,卻未能忠君之事,不覺得慚愧嗎?”李敬勃然大怒,將摺子狠狠丟在地上。

驚得滿朝文武紛紛跪地,齊聲高呼,“皇上息怒,吾皇萬歲。”

“好得很啊!”李敬冷眼掃過底下衆人,“身居高位,卻一個個都是酒囊飯袋,傳朕旨意,所有涉案相關人員,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朝堂大吏,一個都不許放過。朕倒要看看,有多少人陽奉陰違,多少人與長樂門暗中勾結,禍害我大煜百姓?”

底下,無一人敢吱聲。

半晌過後,才聽得百官高聲齊呼,“皇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只不過這一次好像沒那麼簡單,李敬看着底下一張張陽奉陰違的容臉,視線莫名的模糊起來,忽然間眼前一黑,耳畔只剩下百官的驚呼,奴才的驚呼,所有人的驚呼……

“皇上?皇上!”

“皇上!”

宮內亂成一團。

帝王氣急攻心,太醫院的太醫來了一波又一波,在寢殿內進進出出,太子領着諸位皇子都紛紛趕到,連帶着後宮妃嬪都在翹首觀望。

還好,沒事。

皇帝本就年紀上來了,最近公務纏身,又加上這些事情的刺激,登時氣急攻心,所以這會便身不由己的倒下了,醒來的時候生生嘔出一口血來。

“還好還好。”太醫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皇上最近勿要太過激動,一定要安心靜養,不然無益於身體康健。”

李敬靠在軟墊上,擺擺手,讓太醫下去開藥,兀自長長吐出一口氣,無奈的看着窗口位置,“朕,到底是老了。”

王海慌忙行禮,“皇上正值盛年。”

“你也不必寬慰朕,朕的身子狀況如何,朕心裏很清楚。”此前李敬也覺得,自己是天子,天子無所不能,可現在卻清楚的感受到了衰老的滋味。

想起昔年做過的那些事,有時候午夜夢迴,都覺得有惡鬼索命……

“皇上?”王海暗暗嘆氣,“太子殿下和諸位皇子都在外面等候。”

李敬閉了閉眼,“讓他們都回去,朕還沒死,不必來看。”

王海一頓,默默的垂眸行禮。

諸位皇子翹首以盼,唯有太子殿下立在正中間,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儲君自然有儲君的風範,這可是先皇后留下的嫡長子,豈是尋常皇子可以相比。

“公公?”太子皺眉。

王海忙道,“諸位殿下先回去吧,皇上剛吃了藥需要休息。”

衆人面面相覷,心中各有猜測,但在帝王寢殿前卻不敢多說什麼,以免傳到皇帝的耳朵裏,到時候一個兩個都得受罰。

帝王多猜忌,君心難測,豈敢造次!

“太子殿下。”待衆人離開後,王海低低的開口。

太子是故意慢幾步的,他當然知道王公公有話要說,“公公有話要說?”

“皇上憂思朝政,殿下也是清楚的。”王海低語,“但皇上還有更擔心的事情,近來侯府之事鬧得人心惶惶,多名御使參奏,皇上忙得焦頭爛額,加上這一次長樂門的事情,這才怒急攻心。太醫說了,皇上需要靜養!”

太子點點頭,“孤知道了,多謝公公,還望公公好生照顧父皇,其他的事情,孤會妥善處置。父皇勤勉,但也得顧着身子才是。”

“是!”王海行禮。

侯府的貪墨案,其實已經是板上釘釘,只不過礙於牽涉甚廣,所以皇帝猶豫不決,遲遲沒有下定決心,但皇帝如今病倒,接下來的事情就沒什麼可猶豫了,該怎樣就怎樣。

何況這侯府孟家與當年的國公府一案也有所牽扯,說不定這一抄家,還能抄出點好東西來,讓那些藏匿在黑暗中的黑手,悉數曝露於天下。

等着太子離開,王海轉身回到御前伺候,“皇上?”

“朕這麼多兒子之中,唯有太子最像朕年輕的時候,果斷決絕,做事情從不拖泥帶水,卻也帶着他母后的良善,江山交給他,朕是最放心的。”李敬幽幽啓脣,喝了口蔘湯,“平日裏那些逢迎拍馬的兒子,都不過是為了一己之私,還有躲在背後的外戚罷了!”

王海垂着眸子不說話,朝廷大事,不是一個奴才可以置喙的。

帝王願意說,那是帝王憋得難受,而不是把你當成了夥伴,奴才該有奴才的覺悟,管好自己的舌頭,腦子還得清醒。

“太子做什麼都有分寸,朕這一病,正好讓太子監國,名正言順的將這些事情處置乾淨。”李敬止不住的咳嗽着,身子虛弱得連喘息都覺得疲累,“朕……朕……該歇歇了。”

從霍青行跪在他跟前,提及長樂門的那些事,還有背後在調查當年之事,李敬就知道,年輕的一輩長起來了,江山後繼有人了。

“霍家培養了個好苗子,剛正不阿,良善有骨,有他輔佐太子,來日鎮守邊關,倒是極好極配合。”說到這裏,皇帝漸漸的合上眸子。

帝王,累了。

王海退出去,面色凝重。

太醫說得還是太保守了,這些年帝王喜食丹藥,所以很大程度上已經損傷了根基,又加上日夜操勞國事,掏空了身子,如今……只能養着。

聰明人不需要說太多,說到這程度已經了悟。

皇帝,看似還活着,其實已經油盡燈枯,怕是……不長久了。

這個時候最要緊的事穩住朝堂,在太子殿下有足夠能力操控全局之前,不能給那些皇子任何機會,以免釀成大禍。

如今想來,皇帝非要留着霍青行在金都,大概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自己的身子狀況如何,帝王心裏很清楚。

這國公府一案,可能就是讓天下人臣服的最大理由……

王海長嘆一聲,父母之愛,為之計深遠。

帝王,更當如是。

是父,也是帝。

太子監國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包圍了侯府,將孟氏一族全部拿下,所有的貪墨罪證悉數擺在桌案上,廣而告之,天下皆知,羣臣無敢反駁。

這個時候誰敢站出來護着侯府,那便是同罪,來日算賬,當一併論處。

貴妃孟氏,第一時間跑到了帝王寢殿外頭,脫簪請罪,聲聲泣訴,請皇帝念在侯府過往的功勞,饒孟氏一族性命……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