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資助他一筆錢

發佈時間: 2025-11-14 13:16:16
A+ A- 關燈 聽書

第一百三十一章資助他一筆錢

病房外人來人往,兩人之間的氣氛有些凝滯。

周萬山看到他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驚恐,心中瞭然:“又被我說中了?”

可不就是說中了,楊楚賢又驚又懼,有些惱羞成怒:“你到底是什麼人?!”

周萬山疑惑:“我是什麼人你不是知道了?介紹信上寫着的。”

“我不信。”楊楚賢緊盯着他:“你到底要做什麼?”

周萬山聳聳肩,一派輕鬆:“我要做什麼你不是知道?拿回我的介紹信。”

對方又被他一句話噎到了。

周萬山卻是轉了個話:“孩子生病是大事兒,當然得治。這樣吧,需要多少錢,我資助你。”

楊楚賢半信半疑:“你為什麼……醫生說需要暫時吃藥穩定心臟情況,那藥是國外的貴得很,你能資助我多少?”

周萬山皺了下眉:“藥一瓶多少?能吃多久?你又打算什麼時候帶孩子去做手術?”

兩人此刻已經不是上輩子的知交好友了。

在周萬山看來楊楚賢對於他來說是個很重要的貴人,如果不是他幫了自己,恐怕他也不會有後來的那些成就。可對楊楚賢來說,他只是個見過兩面的陌生人,還被他發現了自己偷了介紹信。

懷疑警惕也是人之常情。

周萬山力所能及、能幫則幫。

“我能給你提供暫時的幫助,但是你兒子要做心臟病之類的手術還得需要大筆錢,就沒想過做點什麼賺錢?醫生說吃藥的話能維持多久?”

楊楚賢似乎把他當成了最後一根稻草,莫名覺得這個人可以相信,尤其是在對上週萬山的眼睛後,他直覺周萬山沒有騙他。

“我能做什麼?!我沒文化沒技術工廠都不要!而且我兒子這病吃藥只能維持一年到兩年時間。況且醫生說每天都需要吃藥,一瓶藥夠吃一個多月,一年十二瓶,如果是兩年就是二十四瓶,你知道一瓶多少錢嗎!”

他越說越覺得絕望,聲音裏都帶着一股哭腔,無力的發泄着自己難以承受的痛苦。

“一百八!醫生說這已經是國內的最低價了,原價進口的藥一瓶五十美元……”

周萬山簡單算了一下,如果準備一年的藥十二瓶,一共就是兩千多塊。

在這個物價幾毛幾分的時代百元戶都少,更別說他兩千塊這還只是藥錢。

平時的生活啥的或者兒子身體又出意外,一年可不得有個三千塊錢才能確保生活。

也難怪他想走歪路子賺快錢了。

“你家裏現在最多能維持你兒子吃藥幾個月?”

周萬山心平氣和的問他,“你先說說自己家裏的情況。”

楊楚賢下抱着頭,弓着腰坐在病房外頭的長椅上。

裏面的多人間充斥着各種聲音,老人的哀嚎求助,兒童醒來後響亮的啼哭,家人或是心疼的勸慰或是不耐的抱怨……

楊楚賢的老婆看着病牀上的兒子默默流眼淚。

人間百態各有不同。

周萬山收回視線,聽着楊楚賢帶着抱怨的語氣說話。

“我家裏能是什麼情況,我老婆和我都是從鄉下來的,住在文興巷的能有幾個有錢人。也沒啥其他的親戚了,我只有一個表哥當兵的,但是表哥一家和我並不親,好多年沒聯繫了也不知道情況他們也不可能幫我…在城裏做零工,一個月工資二十塊,偶爾多一點能賺個四五十,但是完全不夠生活的,還隨時都會被辭退……這世道怎麼就這麼難,讓我們這種普通人怎麼活!”

周萬山挺贊同這句話的,如果不是他有了際遇也一定會覺得這個時代並不好過。

“我給你四百塊,能買兩瓶藥暫時吃着。不過這筆錢你以後得還我。還有,既然不知道做什麼,不如自己出去單幹,反正你現在已經走投無路了,比起冒險做那些見不得人還一不小心就不會進去的事兒,不如想着自己做生意。如今賺錢的行業挺多,服裝,吃食,或者是……建材。”

楊楚賢愣在了當場,不敢置信的問他:“你、你真給我錢?”

其他的話也不知道他聽沒聽進去,周萬山嘆了口氣也不糾結,把兜裏的錢掏出來,“我身上只有怎麼多,四百能買兩瓶藥,剩下幾十塊夠你們一家人兩個月的生活了。”

楊楚賢一個大男人眼淚都激動得飆了出來,他倏地起身握住周萬山的手連連鞠躬:“謝謝你,謝謝你……謝謝你兄弟!你真的…我都不知該怎麼感謝你了!”

周萬山安撫地捶了捶他的肩膀:“和你有緣,否則也不會讓我碰見這種事兒了,既然看到了我又有點小錢能幫就幫。”

也當是為了感謝上輩子那個幫了自己一把的楊哥了。

其實周萬山來的時候本以為救了他兒子就沒事兒了,誰知道又會出現一個心臟病。

“謝謝,謝謝你,真的謝謝。”

在對方千恩萬謝的態度下週萬山掏了錢走了人。

還留下了自己的地址,也沒說寫個借條什麼的,把楊楚賢感動得不行。

“周老闆你放心,我還是賺到錢第一個還給你……”

周萬山不知道這輩子他是否還會走上和上輩子一樣的軌跡,但是他能做的已經做了,剩下的就看楊楚賢自己了。

當天下午周萬山跟着袁海華去了他家,果然和他說的一樣在巷弄裏的一處單門別院,周圍大多都是住了幾十年的當地人,說話聊天內容周萬山聽不怎麼懂。

袁海華和路過的不少人都挺相熟,一路打着招呼回家,偶爾遇到問周萬山的鄰居還熱情的介紹兩下說是朋友。

“周老闆進來吧,我這院子雖然小但是環境好。”

院子裏還擺着兩張搖椅,角落搭了個簡易的棚子,棚子下放着一些曬的海貨,三間房兩間住人,一間廚房。

周萬山感嘆的拍拍他的肩膀,這些東西人家生來就有了。

光是這地皮上的房子再過不了幾年就已經價值七八位數了,這兒還是上海市中心的巷弄,周圍以後都是入駐大牌的商業區,整片區域都會拆除。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