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拆遷

發佈時間: 2025-11-14 13:55:37
A+ A- 關燈 聽書

第四百四十章拆遷

電視塔的建築如火如荼的進行着。

所有的招標招商全都搞定,周萬山作為提供轉頭和水泥的建材廠,不只是把村裏頭的磚廠拉來和政府合作,還把楊楚賢拉來了。

他和楊楚賢是合作關係,和磚廠也是合作關係,他們三方包攬了這次建設的一小部分,與此同時齊景也通過投標負責了一部分的建材。

果然如周萬山所料,齊景來上海的時候把齊運也帶來了。

今年十五歲的齊運長得比小滿還高半個頭,瘦削挺拔的身高和他爸極像。

當初他在上海讀完小學最後兩年,又多待了一年,就住在他們家,和小滿朝夕相處,後來齊景在首都站穩腳跟後把他接了回去,直接在首都落戶讀書,還買了大房子,期間周萬山也沒再去首都,自然小滿也沒見過他。

才兩三年沒見,齊運有了少年人的樣子,打招呼的時候嗓音粗嘎,一看就是換聲期,他簡短的說了幾句就閉了嘴不想開口了,尤其是在小滿驚奇的盯着他的時候,連耳根都紅了。

小滿好奇指着他的脖子:“你嗓子咋了?感冒了嗎?”

齊運撇開頭不看她,也不開口。

周萬山見女兒還想問急忙攔住她:“行了行了,小運這是換聲,代表他要長大了。你看看這才幾年,喜小運都長這麼高了。”

小滿不服氣:“我感覺我也挺高的!我才十五歲已經一米六五了,是我們班裏最高的女生!”

周萬山本來是故意轉移話題,誰知道她還較真了,只能點頭同意:“是,我們小滿也挺高的。你們兩個好好交流一下,等會兒叫你們吃午飯。”

小滿立刻拉着齊運往自己房間跑。

周萬山轉頭去客廳和齊景坐下來聊天。

齊景:“首都到處都在拆遷,我記得你之前買過幾處舊院子?有空去看看,可以賣掉重新買。這幾年靠着買房賣房都能賺一大筆錢。”

周萬山謝過他的好意:“這次待多久?不如讓齊運留下來,我看他和小滿玩的挺好,這都幾年沒見了一點隔閡都沒有。”

“我就是打得這個主意。你能讓他留下來當然最好了,我忙起來也沒空管他,不如讓他們孩子自己玩。”齊景當然巴不得讓兒子留下來。

周萬山無語:“你還真不客氣。”

兩人聊天的時候,何姐和林婉銀在廚房做午飯,兩個小孩在樓上房間說悄悄話;大多都是小滿說,齊運聽着。

說這些年他們離開後發生了哪些事情,說大人們做了什麼事情,又說在學校的時候怎麼樣。

半大的少年少女一起趴在牀上,面對面訴說這些年的生活,時光流淌的速度好像都變慢了。

齊運比小滿小兩歲,之前初中跳過級,如今也讀高一了,他看着少女精緻漂亮的臉龐,情不自禁地問道:“小滿,你打算高考考什麼大學?”

小滿撐着下巴,一臉天真無邪:“我有想過,我的成績考哪所大學都行。不過我爸問過我想不想出國去看看,我對國外還挺好奇的,真的有那麼多高鼻子白皮膚的洋人嗎?國外是什麼樣子的?”

齊運眨了眨眼睛,“所以你是想出國讀書嗎?什麼學校?”

小滿搖頭:“我還沒確定呢。反正還有一年,我可以慢慢考慮。你給我說說唄,國外是什麼樣子的?”

齊運作為出過國的人自然知道國外是什麼樣子。

只是……

他盯着周滿,很想問她能不能和他考同一個大學,他們又能在一起了。

……

午飯格外豐盛,何姐做的八寶鴨,白切雞,剁椒魚頭還有粉蒸肉,最後一道佛跳牆直接把午飯拉到了頂點。

賓主盡歡。

送走了齊家父子,接下來的時間周萬山和林婉銀忙得不行,幾乎每天大多時候都待在了工地。

外灘那塊區域被清理過,地基也已經打好了,各個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帶着自己手下的工人蔘與進來,整天耳邊都是鬧哄哄的議論聲,偶爾還有爭吵動手的時候。

周萬山待了大半個月就不去了,工地上需要負責的事情他都交給了盧嘉國,自己只最大的決斷。

設計稿修改無數次,周萬山看到最後一版就是前世他印象中的那座電視塔。

這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因為他知道哪怕就算沒有他,大事件的發展方向基本也不會偏離軌道。

六月份小滿放暑假,林婉銀帶着她和齊運回了省城去玩,周萬山則是抽空去了一趟首都。

正是天氣逐漸熱起來的時候,首都的溫度高達三十多,周萬山剛下飛機就被被迎面的熱浪吹得渾身毛孔都張開了。

機場門口拉客的出租車停靠在兩邊,一看到有客人出來就急忙衝上來攬客,熱情似火的態度讓旅客們挑花了眼。

周萬山直接上了第一個來拉客的年輕人出租車裏,“去東街。”

司機一口流利京片子:“先生是來玩的?還是尋親的?您還知道東街呢?”

周萬山和他搭話:“我聽說最近到處都在拆遷是吧?東街也在拆遷範圍嗎?”

“好像是聽說要拆東街,要修啥高樓來着,二三環以內的舊房子都要拆,否則對城市形象不好。”

周萬山點點頭:“這幾年變化還挺大,我上次來還是八幾年。”

“可不是嘛,到處都在變,我家都要被拆了。聽說要規劃修建新城市,許多地方都成工地了。東街外頭可不就是,至於裏面啥情況我也不知道。”

開了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東街,周萬山給了六塊錢的搭車費從就近的衚衕巷口走進去,沿途看到各種或拆遷或還在居住的平房。

他之前買房子來過一次,除了東街這裏有三四套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幾套房,不過這裏他記得最清楚的就是九幾年開始大規模的拆遷,當初買這裏的老房子也是因為短期內能賺最大利潤。

周萬山沿着衚衕一家家找到十七號,二十三號和五十號,前兩家門口牆上都貼了通告,會在明年五月之前進行拆遷,讓戶主拿着房產本和戶口身份證等資料到工商局房管所去談拆遷協議。

前兩家貼的好好的,第三家五十號就讓周萬山詫異了。

浮動廣告
小慧同學陪你說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