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茶廠
九五年春,周萬山的佳麗服裝已經開遍了全國大大小小的省市幾十家,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縣城,都有門店入駐,他在上海總公司的員工也從十幾人增加到了上百人,整棟五層的樓分了好幾個部門,每個部門負責一個板塊,他作為大老闆總領決策。
趙俊傑待了大半年終於出來,出來之後就陪着老婆孩子待了一個多月,然後被周萬山揪到了公司繼續賣力。
而周萬山,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他要開拓其他市場。
“奶茶店?”
林婉銀作為第一個得知他計劃的人忍不住好奇:“就是當初在省城裏開的那種店?”
如今國內還沒幾個人有甜品甜點這個概念,直到千禧年後才陸續有人引入這個概念,後世全世界遍佈的某款奶茶品牌因價格低廉引得無數人青睞,加上是國貨品牌,大家自然愛戴。
他記得那位大佬在九幾年就開始創業,開過很多種門店,做過無數種生意,零幾年才賺到錢確定了奶茶這一行業,繼而用了二三十年發展擴大,最後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奶茶行業領軍人。
如今周萬山打算提前引入奶茶這個概念,只能在心裏默默對那位大佬說聲對不起了。
但凡是新興的行業只要佔了先機,就不愁賺不到錢。
周萬山在文興大街再次買了相鄰的兩家門面。
文興街的門面一間太小,他計劃的五十平奶茶店把兩家門面打通了都還不夠,不過也能用了。
鄰居店面賣盒飯的,看到正在裝修的兩家店,一臉好奇和自己丈夫蛐蛐:“這是要開啥店?不會也做吃食的吧?到時候把我們生意給搶了可咋辦。”
丈夫丟下帕子:“我去打聽打聽。”
裝修的師傅哪裏知道這是開什麼店,又聽他問老闆啥樣,只說道:“一個年輕小夥子,瞧着挺有錢的,可能是來開家店玩玩。”
丈夫放了心,回去跟他老婆說:“有錢人的少爺,開着店玩玩。你看他裝兩家店那麼大空間,肯定不是賣吃的。”
這對夫妻守着隔壁叮叮咚咚吵個不停的店面過了好幾天,裝修都快搞好了,每天看着那些奇怪的大塑料罐被人搬進去,緊接着又是各種塑料杯子,玻璃罐子,還有……鋁飯盒。
這下夫妻兩又坐不住了,妻子攛掇着丈夫再去打探情況:“鋁飯盒都送了那麼多進去,不是賣吃的幹啥要進這麼多飯盒?趕緊的,你快去瞧瞧。”
丈夫又顛顛兒的跑過去打聽,換了個搬東西的工人,也不知道,“我就是拿錢辦事兒的,我怎麼知道?這家老闆挺有錢的,這些東西一看就是賣吃的吧。”
周萬山還沒露面,就給鄰居夫妻留下有錢的印象。
三月二十號,週一。
通風了五天的新店面所有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周萬山給工人結了帳,站在店裏左右打量店面的佈置。
進門的左邊是休息區,靠着牆擺了兩張雙人桌,右邊是收銀臺,中間隔着一堵半人高的牆,正是原來兩家店中間的那堵牆,被周萬山叫人砸了,還只砸了一半,上頭部分空了,下面部分留下來,重新刷了漆,白色的藍色的還有粉紫色混雜,瞧着五顏六色的。
繞過這堵牆就能到收銀臺。
收銀區域有三十多平方,靠牆也有一摞疊起來的塑料凳,收銀臺裏面收納着各種鋁飯盒和玻璃桶、罐,周萬山按照後世的記憶拿出一部分擺在臺面上。
作為國內第一家正規的奶茶店,周萬山沒打算一開始就推出很多品種類型的奶茶,只做幾款。
最經典的珍珠奶茶比較好製作必須得有,珍珠好製作,芋圓也好製作,除此之外各種果乾脆,花生葡-萄幹,也有食品廠製作,茉莉味的奶茶可以有,他之前還在市面上看到有賣茉莉粉的攤,這個季節茉莉花盛開,可以大批量進貨。還有果茶需要進大批的當季水果,草-莓枇杷菠蘿等等;茶葉是不可或缺的,龍井綠茶紅茶……
周萬山越想越覺得有好多東西可以做,只是現在剛開店,先把味道弄好,宣傳出去了再慢慢開發新品。
周萬山正在店裏籌劃的時候,店門口有個探頭探腦的男人往裏望。
“有事兒?”
他看到對方和自己一對視,眼珠子就左右轉動,一副做賊心虛的樣子。
這男人正是隔壁盒飯店的丈夫,訕訕笑了笑:“你就是這家店的老闆?”
周萬山不答反問:“請問有事兒嗎?店還沒開業。”
男人好奇:“兄弟挺年輕的,你還真是老闆啊?是開什麼店的?這幾天的陣仗挺大的。”
周萬山暗自思索他的身份,“過幾天開業可以來瞧瞧。您是鄰居吧?”
“我家店面就在你家隔壁,賣盒飯的。你也是賣吃的?”
![]() |
![]() |
![]() |
周萬山笑着和對方打招呼:“是啊,做點吃的。到時候還請老闆過來光顧。”
男人揮揮手,表面笑着說恭喜,心裏卻惴惴不安。
看着對方離開,周萬山環顧了一圈店裏的佈置,夜上了鎖離開。
還沒確定開業的日子,因為他的食材還沒準備好。
接下來幾天周萬山到處談合作,先去了市裏的茶葉廠,他對茶葉不太瞭解,叫了趙俊傑一起去,茶葉的種類太多,周萬山只買普通的綠茶和紅茶,那經理一聽熱情的態度都變得敷衍起來,在給周萬山他們介紹了幾句後找來手下的人繼續介紹,自己溜了。
工作人員帶着他們逛了一下茶廠的各種茶,嚐了一下每種口味,周萬山沒品出不同,趙俊傑按照他的要求選了祁門紅茶和普通的綠茶,還有龍井茶。
“請問兩位老闆需要多少呢?我好給兩位打包裝好。我們這裏還有製作好的茶餅,可以自留也可以送人,兩位要看看嘛?”
周萬山一口回絕:“茶餅就不要了,這三種茶怎麼賣的?如果我們要得多,能不能給多一些優惠?”
工作人員為難:“這……你們要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