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公孫宅邸。
這日,是公孫向珩在京任職以來的第一日休沐。
公孫府在蘇州也做絲綢生意,家產頗爲豐厚。因而公孫向珩一落腳便在京城裏置了宅子,只是近日新官上任,忙得無暇顧及。
宅中也只有從蘇州跟來的兩個小廝,還未來得及置辦僕人。
用過早膳後,公孫向珩便吩咐小廝去牙行找個靠譜的人牙子來。
小廝應下,可剛走出門,卻又一臉驚慌地跑了回來,“少爺!少爺!外頭有人來了!”
公孫向珩在京中還未曾同誰交好,與同僚也只是閒暇時交談過幾句,並不會有誰特意登門拜訪他。
他腦子轉得快,眼眸突然亮起。難不成是稚綰表妹?
想到這,他立馬放下了手中的書,起身邊往外走邊問道:“可是一位長得花容月貌,端莊金貴的女子?”
小廝連忙搖了搖頭,否認道:“少爺,沒有花容月貌的女子,敲門的好像是宮裏的公公,後頭還有好些人,奴才沒敢多瞧。”
聞言,公孫向珩的步子一頓。
公公?
那必定是宮裏的貴人身邊的,他除了見過皇上,那便只有太子了。
公孫向珩皺了皺眉,心中疑慮更甚了。太子視他如人牙子、山匪頭子,防他防得跟什麼似的。
那日太子殿下來親送稚綰表妹送他的硯臺,還明裏暗裏打聽了不少公孫府的事,末了,還問他爲何不舉家遷入京城。
公孫向珩無奈,只好再三承諾道,無論公孫府在何處,他也不會強行將稚綰表妹帶走的。
此時一道府門隔着。
門內外兩人皆是心思各異。
公孫向珩上前將門打開,不出他所料,門外站定之人一襲絳紅團龍袍,玉帶束腰,金冠束髮,眉目間的意氣風發中透着股矜貴清冷。
正是太子殿下。
公孫向珩擡手行禮,面色卻頗爲凝重:“臣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尊駕駕臨寒舍,臣有失遠迎。”
他擡眼,正好與蕭琰那含笑的目光對視上。
公孫向珩愣了愣,眉頭一皺又鬆開,片刻後,又皺了起來。
不對勁。
太子殿下何時對他這般和顏悅色過?哪怕是早朝下朝時碰見,通常也是不鹹不淡地瞥他一眼。
蕭琰自然也看得出公孫向珩對他的提防之意,但他並不在意。又望了眼門後空蕩蕩的庭院,眼底的神情彷彿意料之中。
他淺笑道:“無妨,孤不請自來,還望公孫大人莫要見怪。不知能否進去坐坐?”
他這般問,公孫向珩自然沒有將他拒之門外的道理。
“自然可以。只是臣府中一切尚未安置妥當,奴僕也只有兩個小廝,恐招待不周。”
聞言,蕭琰眼中的笑意更深了。
“無妨。”
說罷,他便從公孫向珩身旁跨進了門。連帶着身後一羣烏泱泱的侍從侍女也跟了進去。
公孫向珩雖覺得不太對勁,但想着太子出行排場大,便也不做多想。可當看到王忠招呼着侍從將那一個個描金木箱擡進院中時,他的神情卻變得怪異起來。
院中安靜得只聽見侍從忙活的喘息聲和箱子落地的聲音。
這等場面,他只在家中堂姐議親時,男方攜聘禮上門下聘時見過。
他面色陰沉沉地往蕭琰那頭看去,語氣也不似方纔那般恭敬了:“殿下可否借一步說話?”
雖然這些侍女侍從都是太子身邊的人,但公孫向珩覺得此事事關重大,還是要小心提防爲好。
蕭琰點了點頭,面色如常,像是料到他會如此。
兩人走進堂內,公孫向珩又回頭把門關上,這才轉身看向眼前的男子,眼中卻毫無喜色。
“殿下這是何意?”他突然冷聲問道。
還未等蕭琰開口,公孫向珩又氣躁地來回走了幾步,眉心擰得能夾死蚊蟲。
他又道:“稚綰表妹還差不到兩月便及笄了,殿下就如此心急?連兩月都不願再等?”
公孫府偏疼家中女眷,女眷皆是在家中寵到十八、十九了,才捨得相看嫁人。
因而在公孫向珩眼裏,宋稚綰也是如家中妹妹一般,是個才長開的小姑娘。
曾祖母同他說,他如今考上了功名,便要庇護京中的表妹,莫要讓表妹被人欺負了去。
可他卻是有心也無力,莫說他只是個探花郎,即便是狀元,也不能同太子抗衡。公孫向珩只覺得心中對宋稚綰萬分愧疚。
他眼中的怒怨難掩,蕭琰端着好性子聽完,便知他是誤會了。
雖是誤會,可蕭琰心中也隱隱有些不滿。
這個公孫向珩未免太小瞧他了。
他若要迎娶今今,這幾箱薄禮還遠不及十分之一,便是用來湊數,蕭琰都嫌輕。更何況,若要提親下聘,也不會下到他公孫向珩的門上,這個公孫向珩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蕭琰自顧自地坐下,方纔溫和的神情也冷淡了幾分:“公孫大人誤會了,孤並非……”
![]() |
![]() |
公孫向珩腦子裏繃了根弦,緊張的模樣不像是兄長,倒像是看自家金尊玉貴的女兒嫁了個山野村夫的老父親。
尊卑也顧不上了,張口便搶斷了蕭琰的話:“並非不想等?難道……”
若是旁人,蕭琰定不會容忍有人打斷自己的話還能好端端地站在這。可這人到底是今今的表兄,更何況他現下還有求於他,只好忍下。
“難道殿下已同表妹……,”他眼中的震驚如恍然大悟,隨即憤憤道,“恕臣直言,殿下此舉,簡直罔顧人倫禮法!”
表妹年幼,定是太子勾飲在先。
劈頭蓋臉一番控訴,蕭琰沉默地揉了揉眉心,擡眼看見他一副正義凜然的模樣。
竟被氣得發笑。
他原以爲探花郎應當比尋常人聰慧許多,現下看來,同他宮裏養的嬌嬌不愧是表兄妹,連這胡言亂語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相像。
“孤還不至於禽獸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