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塵宴只請了幾位王爺攜其親眷前來赴宴。
若不是蕭漠承這一請,衆人都不知曉太子出行的事兒。
宋稚綰早早便沐浴更衣了,但蕭琰卻不緊不慢,並未急着帶她去崇華殿,而是牽着人在西殿庭院裏看着宮人搬茉莉花。
這個時節是茉莉的盛花期。
隨着晚風陣陣,冷香沁入骨。
蕭琰還讓宮人搬了兩盆進寢宮裏,側頭低聲道:“孤今晚怕是會被灌酒,先同今今說一聲,若孤醉糊塗了,今今可不許趕孤走。”
宋稚綰蹙了蹙眉,好奇問道:“爲何今晚會被灌酒?”
莫說醉糊塗了,她往日裏甚至鮮少見太子哥哥飲酒,一杯酒能從開席敬到散宴。
而且,哪有人敢給他灌酒?
低啞的喉間溢出幾聲愉悅的輕笑,蕭琰並未說明,只道:“今今待會便知曉了。”
宴席上陸續滿座,直到蘇公公親自來請,說諸位王府的人都到齊了。
蕭琰這才動身,牽着人上轎輦。
去崇華殿的路上。
宋稚綰看着宮道旁行禮的宮人,斜靠的身子忽地一僵,好似終於想起自個兒這是在宮裏。
是宮規森嚴的皇宮,不是任她撒潑胡鬧的公孫府了。
她不動聲色地坐直身子,理了理衣袖,久違地端起那副端莊典雅的儀態,在轎輦上坐得板正。
倚在身上的軟玉突然抽離,蕭琰擡着鳳眸望去。
只見她一雙眸子直直地看向前方,好似背後有人拿戒尺抵着她似的。
蕭琰伸出長指戳了戳她挺拔的背脊,宋稚綰怕癢,像被戳中了癢癢肉,猛地把身子往前一傾,又被他眼疾手快地撈回了懷裏。
她故作嚴肅的神情沒能繃住半刻,臉上瞬間浮滿笑意,一雙眉眼笑得彎彎,又惱又羞。
“太子哥哥做什麼?”她回頭嗔道。
蕭琰看不慣她端着,還是這般隨性的模樣纔好,“又不是去聽太傅的課,今今何必如此緊張。”
“不是緊張……”宋稚綰拉開腰間的大掌,大掌的主人卻擰着眉,伸手攬得更緊了,她只好作罷。
解釋道:“這是宮裏,我自然是要端着的,若是歪歪扭扭沒個正形兒,會被笑話的。”
旁人笑沒笑蕭琰不知,他倒是笑了。
只是那笑意並直達眼底,似乎還冒着幾分寒氣。
他眯了眯眼:“今今是頭一回入宮嗎?”
宋稚綰一愣:“不是呀……”
她說完,只得到一聲輕哼。
“那怎的去一趟蘇州回來,倒像是把自個兒當外人了?”蕭琰怎麼琢磨都覺得心底不是滋味。
又道:“今今上回宮宴當着衆宗親的面,向孤發脾氣的模樣可是忘了?現在纔想起要端着,是不是有些晚了?”
宋稚綰原本都快忘了這事的,如今被他一提。
她才覺得羞上心頭,像被揭了老底:“這都什麼時候的事兒了,太子哥哥怎的還提……”
“孤只是覺得,今今如今再端着,也無用了。”
蕭琰靠在轎輦上斜着身子,雙腿大馬金刀似的敞開,長臂搭在她腰間,一副“沒個正形兒”的坐姿。
往日裏內斂的威懾和莊肅像是衝破了某種禁錮,更肆意地蓬勃而出。
他漫不經心地挑起她的指尖:“經上回一事,衆人定會覺得,今今往日裏是被孤慣壞了的,氣性大得很,不僅會耍小性子,還得要孤親自哄才能哄好。”
王忠聽見這話還稍稍擡頭看了一眼。
這話說得,聽着還挺自豪的。
宋稚綰倏然瞪着他:“這話是旁人說的嗎?我怎的覺得像是太子哥哥的心裏話呢?”
嫌她氣性大,嫌她耍小性子。
她哪有?
“今今可莫要錯怪孤。”
蕭琰將指尖插入她的指縫中,十指相扣,“孤最是喜歡今今肆意隨性的模樣,比端着的樣子要好得多,端着倒顯得與孤生分了。”
他就喜歡看她耍耍小性子。
無傷大雅,又可愛得緊,而且只對他一個人耍,對旁人都不耍。
王忠:我就說吧!殿下平日裏都是故意討罵討打的。
從前二人以兄妹的身份自居,蕭琰在東宮裏寵着縱着。
到外頭卻不敢將這些擺到明面上來,只怕對她的名聲不好,怕她往後懂事了會怨他。
每回宮宴蕭琰都哄着她,不許她和他親近,不許衝他撒嬌……
等從宮宴回來後,可把這嬌兒委屈得不行,坐在轎輦上抽抽搭搭一路。
蕭琰不僅得好聲好氣地哄着,還得任由她得寸進尺,要他陪着睡上一晚纔算好。
可如今二人之間的身份早已不同往昔。
且又是在蕭漠承那過了明路的,自然是不用她再顧着什麼倫理綱常,也不用裝模作樣地端着。
累得慌。
宋稚綰聽他念唸叨叨了一通,只聽懂了最後半句。
端着顯得與他生分了。
她擡起那只十指相扣的手,看着那雙黑眸:“那這樣牽着便不生分了嗎?”
蕭琰心口一頓,那股酸澀的感覺像被一只小手打得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暖烘烘的窩心感。
他握得更緊,“不生分了。”
……
一句不生分。
宋稚綰直至下了轎輦也沒能撒開手。
眼看着要進殿了,她連忙扯了扯手:“太子哥哥,要進去了。”
“孤知曉。”
知曉,但不撒手。
宋稚綰沒轍了,只能任由他牽着。一顆腦袋忍不住胡思亂想。
肅王和肅王妃也會牽着手赴宴嗎?
太子哥哥說皇上已經認定她是太子妃了的,太子妃和太子牽牽手想來也無妨吧?
正想着,門口的小太監遠遠瞧見二人,掐着細嗓向裏頭通報:“太子殿下、寧安郡主到!”
裏頭的歌舞聲漸熄漸停。
宋稚綰一踏進宮殿大門,便察覺到有數道如芒刺背的目光落在她……手上。
若是牽一牽掌心,或牽一牽手腕,倒還圓得過去,可十指相扣意味着什麼,在場衆人都心知肚明。
衆人看了看殿門進來的一對璧人,又看了看座上的蕭漠承,只見他滿臉喜色,一張老臉都快笑爛了。
衆人恍然大悟,這瞧着,只怕是好事將至了。
蕭漠承自然是高興的。
琰兒一去一月之久,不僅妥善安置了宜興水災受害的災民,還替他尋得了兩個可用之人,辦事比那些個無用的大臣利落多了。
最要緊的,還是公孫府一家遷至京城。
公孫老太夫人是跟過蕭漠承的爺爺那一輩打過江山的,雖說避世多年,可一刀一槍打下的榮譽還在。
有老太夫人坐鎮,蕭漠承心都安了。
到時候太子立妃的旨意一下,若有哪個大臣敢說酸話,他便叫那人親去老太夫人面前說去。
![]() |
![]() |
看誰還敢對宋丫頭輕慢半分。
蕭漠承得意地哼哼兩聲。
一旁的惠貴妃聽見,神情古怪的瞥了一眼,悄聲提醒道:“陛下,太子和郡主向您行禮呢。”
“額?哦!”蕭漠承回過神,忙道,“快起快起。”
惠貴妃:“……”
宋稚綰跟着蕭琰入座,那些打量的目光還在二人身上流轉。
她倒不在意了,看着桌上精緻的膳食只覺得很是懷念,御品珍珠雞、翠玉芙蓉鴨、筍尖香糟雞……
宮宴內燈火通明,絲竹聲悠然而起,歌舞昇平。
那道筍尖香糟雞是新添的,合時節的喫食。
蕭琰惦記着她愛喫鮮筍,執起玉箸夾了一塊筍尖,熟稔地喂到她嘴邊。
只一個動作,好似周圍的人全都被定住了似的,全都直愣愣的看過來。
宋稚綰僵着背,剛欲開口……
卻聽到宴席上方傳來一道似乎刻意捏着嗓子,無比慈愛的聲音:“宋丫頭,怎的不喫呀?可是御膳房的膳食不合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