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
蕭漠承坐在龍椅上撐着頭,眉心都快擰成結了,面前的幾個大臣還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個沒完。
“公主受萬民敬仰,享天家富貴,如今若能以和親平戰,這是公主的職責所在,也能免了萬千將士戰死沙場……”
另一派大臣卻不贊同此舉:“公主是陛下的女兒,陛下的臉面,那烏薄遲絕非良善之輩,若公主去和親,若是受屈受苦,又該當如何呢?”
“既是和親,烏蘇怎麼也要看在蕭國的臉面上對公主以禮相待,必不會太過苛待。”
“哼,若真是如此,太祖當年也不會寧願御駕親征,也不願將公主送去和親,蕭國自太祖開國以來,便沒有讓公主和親的先例了。”
“可若太祖當年和親休戰,便不會有八年前麒麟關一戰全軍覆滅的慘狀了!”
“烏蘇皆是陰險狡詐之人,即便太祖當年讓公主去和親,難道就能保得萬年安寧嗎?你這話好沒道理,犧牲女子來保家國平安,這簡直是讓烏蘇恥笑蕭國活得沒有骨氣!”
“你這是什麼話!”
“我這是實話!”
“你……”
蕭漠承看着互噴沫子的幾個大臣,煩躁得拎起硯臺狠狠砸在桌案上。
“吵吵吵!昨日琰兒在的時候你們怎的不吵!打量着朕不敢殺你們是嗎?”
琰兒在的時候一個個跟啞巴了似的,大氣不敢出。
到他這個皇帝面前,就差沒掀桌開打了,擾得他是夜裏做夢都夢見臣子打架,還一拳誤傷了他……
成何體統!
不如讓他退位養老算了,還當什麼皇帝!
像是覺得氣不過,蕭漠承又撿起桌上的硯臺往臺下砸去,硯臺滾落到大臣腳邊,那大臣還低着頭,若無其事地把硯臺撿起,送回桌上。
看在蕭漠承眼裏,就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張覓,你想死嗎?”蕭漠承半眯眼眸,龍威外泄。
張覓規規矩矩行了個禮:“忠言逆耳,若陛下覺得臣說得不對,那便賜臣一死吧。”
大掌怒拍在桌案上,蕭漠承掃視着那幾頂烏紗帽:“你以爲朕不敢殺你們嗎?”
大臣:“……”
好。
很好。
蕭漠承徑直走向一旁的長劍,將長劍拔出刀鞘,又怒衝衝地走回來,一副要殺人泄憤的架勢。
從門外進來的蘇公公瞧見這模樣,連忙跑上前作勢攔着。
“陛下陛下!不可呀……”
蕭漠承雙手握劍,同他拉扯着:“別攔着朕,他們一心求死,既如此,朕賜他們一死……”
“陛下、陛下……”
蘇公公勸着拉着,臺下的幾個大臣卻紋絲不動,面無表情的模樣好似在看猴子唱戲。
直到小太監通報說惠貴妃來了。
蕭漠承這才把手裏的劍順勢一扔:“愛妃來了?既如此,朕便看在愛妃的面子上饒你們一命,若再有下回,朕定親手砍了你們的腦袋。”
哼。
一個個動都不敢動,被朕嚇傻了吧。
蕭漠承背過身偷偷勾脣。
蘇公公撿起劍放回去,幾位大臣面面相覷,搖頭無奈嘆了口氣,這才肯告退。
只是蕭漠承還沒能喘口氣,惠貴妃便從外頭幽幽飄進來了:“陛下~”
蕭漠承從前只當惠貴妃是天生性子淡,不比別的妃子會撒嬌賣乖,如今碰上淑華的事兒,他才知曉……
這女子撒起嬌來都是手到擒來之事。
瞧瞧,這兩個字能轉十八個彎。
“陛下~”
惠貴妃鮮少穿得像今日這般豔麗,她雖年紀漸長,但平日裏不爭不鬥,歲月只平添了幾分韻味。
她紅着眼眶在蕭漠承面前行禮,語氣婉轉:“臣妾雖身處後宮,不能干涉朝政,可淑華畢竟是臣妾的親生骨肉,臣妾斗膽想問一問陛下,和親之事可有轉圜的餘地?”
蕭漠承雖被大臣攪得不耐煩。
但對惠貴妃終究是心有不忍:“淑華是朕唯一的女兒,朕也不想讓她去和親。”
可烏薄遲對此事十分堅決,還傳信回到烏蘇向烏蘇王主請命。
烏薄遲本就是烏蘇王主屬意的繼位人選,自然是對他無有不應的。
烏蘇王主得知兒子的心意後,當即便向蕭國表示誠意。若將公主和親,烏蘇和蕭國便籤署五十年的休戰書,若公主爲烏蘇誕下後代,便讓後代子孫將兩國的友誼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不管這番承諾有幾分真幾分假。
但如此一來,朝中愈發多大臣支持和親之舉了。
惠貴妃心裏更是清楚。
雖說蕭淑華是蕭漠承膝下唯一一位公主,可再如何,也越不過太子在蕭漠承心中的地位。
倘若嫁一位公主,便能爲太子來日繼位江山帶來和平。
![]() |
![]() |
那和親便是蕭淑華的命運了。
此刻聽着蕭漠承的話,惠貴妃便知曉他這是動搖。
她心中沉思了片刻,轉了話鋒:“陛下近來勞累了,臣妾本不該來這一趟的,倒惹得陛下煩憂了。”
見惠貴妃上前捏肩揉背,蕭漠承緩緩舒了口氣:“你是愛女心切,朕能理解,只是國事絕非朕一人能爲,若有更好的法子,朕定不會將淑華送去和親的。”
惠貴妃嘴上掛着笑,笑意卻未達眼底。
“是,臣妾知曉。”
許是聽出她話中的失落,蕭漠承又拍了拍肩上的手:“你近來瞧着清減了些,若是淑華從莊子上回來,瞧見你這般模樣也會擔心的。”
惠貴妃紅了眼眶,語氣帶着哽意:“臣妾知曉,臣妾會保重好自身的。”
午後的蟬犯懶,蟬鳴聲一聲聲聽着便讓人犯困。
惠貴妃從殿中出來時,蕭漠承已經睡下了。
身後的小宮女瞧着她的步子,問道:“貴妃娘娘,咱們這是去哪?”
“去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