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買材料

發佈時間: 2025-08-11 13:57:23
A+ A- 關燈 聽書

見李奶奶這樣鄭重叮囑,林福音心裏也感動,就點頭答應了。

當時就拿了銀子,和李奶奶說了一聲,坐了專門做拉車生意的劉大叔的驢車去了鎮上買些食,陳皮花椒,八角這些調料。

買了這些後,又特意去李大夫的李記藥鋪再稱了幾斤常用的藥材。

這其中就包括了甘草,家裏的甘草也不多了,但甘草這味中草藥被稱爲“國老”名不虛傳,實在是太好用了。

也確實很多病症多能用得上。

但林福音主要是來買做變蛋的材料的,因爲怕被有心人事後查探,故意多買了幾樣其他的材料,米面也在其中。

劉大叔是個面熱心熱的中年大叔,他見林福音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背了那麼重的褡褳,差點將腰背都壓彎了,立刻上來幫她接回來。

他一上手後,立刻“喲”了一聲,然後看着林福音道:“福音丫頭,你買了很多啊,這重的”

他語氣裏就有了一絲同情,前些天他家大兒子爲了那每天五文錢的工錢去找林老三,還是沒有音訊,村裏人其實早就都暗中在傳,林老三怕是遇到了不測,喪生猛獸之腹了。

但對於林福音不放棄尋找父親,十分的讚賞。心眼好的村民都盡力幫她尋找,但實在沒有音訊也是沒辦法的事。

因此,少不得就對林福音有了同情。

林福音也感受到了,就順着他的意思道:“父親還沒找回來,我只有自己來,日子總要過下去的。李奶奶雖然住在我家,但到底年紀大了。”

劉大叔就點點頭,嘴裏道:“真是辛苦你了,孩子。”

他趕驢車也曾走街串巷的,對於林福音是災星的事,先開始聽到還害怕了幾天,可時間長了,他就想通了。

什麼狗屁,若是災星怎麼現在才克了父母村裏這十幾年也還太平因此,他對林福音倒不像一般村民那樣有着防備之心。

不過,因爲林福音這些天替村民們醫治病症,且多少都得到了良好的療效,林福音在葫蘆村以及在隔壁幾個村裏的災星之名也逐漸少了些人提及了。

“福音啊,下次若是有重物要買,可以和劉大叔說,劉大叔先去幫你將重物搬到車上,再去鎮外等客啊。”

對於劉大叔釋放出的善意,林福音當然不會拒絕,十分感謝他的熱情,到了村上的時候,見袋子裏有不少枚銅錢,就數了兩枚給他。

本來一來一回,只要一枚銅錢就好,劉大叔見她給了兩枚,也沒推辭,笑呵呵的接了,心裏卻誇讚她會做人。

林福音回去後,留了幾十個雞蛋備着喫,數了一百五十個鮮雞蛋洗乾淨了,然後稱了兩斤鹽,將以前從鍋膛裏就掏出來的草木灰稱了二十斤出來,然後用竹篩將細細的草木灰篩出來,大概篩出來十六斤細緻的草木灰來。

然後將鹽撒進這些草木灰中仔細的拌勻了。

做好一切準備後,又拿出了買回來的花椒,八角等香料,再加上甘草白芷等中藥材煮成了一大鍋水,然後倒進拌勻的草木灰中,再次充分攪拌。

等攪拌成不稀不硬後,就動手將已經晾乾的雞蛋裹起來。

她第一次

做這個,因爲想要儘量做好,做的就比較慢,最後還是忙完了的李奶奶利落的將那些雞蛋按照她說的裹好了。

看着李奶奶裹的這一個個形狀漂亮又均勻的變蛋,林福音無奈的想,自己雖然也算能幹,前世小時候也喫過不少苦。但不得不承認,確實像老祖宗說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她做這些事就不大利落,看來想要發家致富,不能樣樣都要自己幹,還得找靠得住的人手纔行。

李奶奶最後聽了林福音的指揮,將裹好的變蛋放進了一個空餘的大水缸裏,用不穿的破衣服嚴嚴密密的將水缸的口封好。

“這得多長時間才能喫啊”李奶奶洗好手,和林福音去了堂屋。

林福音想了想,道:“十七八日的總能好了吧,現在是熱天。若是冬季估計要一個月呢。”

其實她也是第一次做,估摸着配方,也是估摸着日期的。

李奶奶聽她這樣說點了點頭,“這樣日子還不長。”

“哎,福音在家嗎”

林福音和李奶奶一聽這聲音,兩人的眉就皺了起來。

李奶奶沒好氣的道:“這混不吝的懶婆娘怎麼又來了”

林福音從來沒聽過李奶奶這樣不客氣的罵人,又見她形容的有趣,噗嗤一聲就笑了。

“不管她,出去見了就知道了。”

李奶奶去開了門。

“哎呦,怎麼這麼會纔開門”趙氏一見門開,粗魯的伸手將擋在門前的李奶奶一推,李奶奶皺了眉,見她身後還跟着一個半大小夥子,也就沒和她一般計較了。

但見這半大小夥手裏還挎着一個大竹籃,李奶奶老眼眯了眯。

“福音吶,聽說你成了妙手回春的女神醫了啊,這些天我在外瞅着來你家看病的人頂頂多,賺的不老少吧”趙氏一來嘴裏就沒好話。

林福音端坐在堂屋的主人位置的木椅上,沒有搭理她。

趙氏用眼睃了睃林福音,一屁股坐上另外一張木椅上,嘴裏也不閒着,“喲,這神醫的譜子還真擺上了哩。”

林福音已經看到了挎着大竹籃進來的那個穿着快變成黑色的靛青色布衫的半大小夥。

這個人

是趙氏心心念念想要過繼給她家的林三郎。

趙氏最小的兒子,林定。

林定比她還大一歲,今年十四。

一般鄉村人家這麼大的男孩,就算去私塾上學的在空閒時間裏也會幫着家裏做些事了。

若是不上學的,都可以當男勞力用了。

偏偏這個林定懶得出奇,不但不喜歡上學,更不喜歡勞動。

整日裏到處野淘,野淘完了就隨便找一處草垛子或者柴堆睡上一大覺。

趙氏也不管。

有人看不下去說了幾句,趙氏就說她家三郎遲早要過繼給林家三房,繼承三房的大瓦房和田地以及銀子,是福氣命福氣命的人,還用幹這個學那個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