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初離開鳳來客棧後,用最快的速度把豐織縣逛完,接着直奔薛伯的養蠶場。
簡單看了看規模,定了送棄蛹的日子,她就出城了。
出城時已日落西山,晚霞把天空照成了橘紅色,很美。
不過,她的心情不太美麗。
汪家仁最後的那句話,是她心裏的一根刺。
她不想與之打嘴炮,她只喜歡打臉。
“阿寶。”
林寶初低頭往山嶺上走,沒注意山頂的一個石頭上,有人在等她。
聽到聲音,她才擡頭,“沈戟?”
她跑着朝沈戟過去,“你怎麼在這兒?你來接我嗎?”
沈戟很自然地接過她手裏的食盒和兩壇酒,食盒跟來時一樣重,“我一直沒走,跟鳳來客棧沒談上生意嗎?”
他掂了掂食盒。
林寶初不想跟他說今天在鳳來客棧的事情,她聳了聳肩,故作輕鬆。
“我不想跟別人一起賣了,我要自己賣。”
之前她想找鳳來客棧合作,是圖其在當地有固定的鋪子、固定的客源,方便。
但現在,她不想這麼做了。
如果福客來願意,以後她就讓福客來賣。
如果福客來不願意,她就自己找人推小攤車賣。
總之不能便宜了那些看不起他們豐耕縣的人。
“對了,你說你沒回去,那池塘怎麼辦?”林寶初最關心的還是池塘。
“放心。”沈戟笑着解釋,“今早我去找過周厲,他帶人去挖了。”
他怎麼可能放心把他家娘子一個人留在這裏。
“你只買了酒嗎?怎麼沒給自己買兩件衣裳?”
“我還買了鹽,在食盒裏。”
家裏的鹽快用完了,在豐耕縣買還要排隊,不一定能及時買上。
所以她就在豐織縣買了,反正豐耕縣的鹽也是鹽商從別處買了拿回去賣的。
豐耕縣沒有朝廷的供鹽點。
太陽很快落山,天色漸暗。
天空盡頭的那塊黑色幕布唰地一下將整片天空覆蓋,也將周圍的山川、田野籠罩。
今晚沒有月亮,林寶初和沈戟兩人磕磕絆絆,摸着黑往前走。
走了大概半程,只見前方有盞燭火亮光在飄動。
但因爲燭火的光太小、太暗,林寶初和沈戟看不清提着燈籠的人是誰。
提燈籠的人貌似也發現了他們二人,便停下腳步,雙方出於一個遠距離的安全位置。
接着只聽那邊有人扯着嗓子,問:“是爺和林姑娘嗎?”
“周厲?”林寶初脫口而出。
“是林姐姐的聲音!”
趙佳兒激動地搖身邊人的胳膊,那人提着燈籠,燈籠裏的燭光都被她搖滅了。
程書益嘆了口氣,重新把燭火點上。
![]() |
![]() |
![]() |
火點上了,他身旁已經沒人了。
趙佳兒和周厲已經朝前跑去,“林姐姐,我們來接你。”
“佳兒?”林寶初受寵若驚,“你們跑這麼遠來接我們?”
“天太黑了,我們擔心你們路上不安全。”周厲應該是從河邊回來,還沒回過家,他還光着腳,腿上都是泥。
“沒事兒。”
林寶初吸了吸鼻子,用力眨眼睛,“咱們這地兒又沒有山賊土匪,不怕。”
還是豐耕縣好啊。
有等了她一天的夫君,還有擔心她晚回去有危險,所以前來接她的人,林寶初真的很感動。
她現在變得這麼感性了嗎?
還是因爲白天汪家仁的一句‘豐耕縣來的流放踐民’,所以她纔會這樣?
“謝謝你們,咱們回去吧!”
回去攻克貧困、發家致富,讓豐耕縣成爲誰也不能小瞧的地方!
……
林寶初昨天很受傷,今天就又滿血復活了。
“叔,你今天下地不?”
一大早的,林寶初就跑到殺豬鋪,把今天的豬板油全都買了。
回來時,又隔着街邊的人家小院外,挨個兒地問:“今兒要是得空,能不能去河邊幫我撈水蠍子?”
“啥?撈水蠍子!”那人以爲自己聽錯了。
“對,就撈一上午水蠍子,我給十文錢工錢,成不?”
“給工錢?”那人毫不猶豫,“那成,我去!”
旁邊的鄰居聽到他們的對話,跑出來問:“有啥活兒,我能去不?”
“能去能去,嬸子你把揹簍帶上,一會兒跟叔一塊兒到衙門找我去。”林寶初還缺人給她撿田螺呢。
昨晚回來之後,她和沈戟連夜去敲了福客來飯莊的門。
花了整整兩個時辰,從原料到製作,從分工到銷售,他們一項一項的聊,最終才把合作敲定。
原料和製作,由林寶初完成。
銷售則由福客來的人負責,不管是在豐耕縣的飯館裏,還是去豐織縣的小攤車,都由福客來的掌櫃安排。
明天就要出第一批熟食,今天必須把小龍蝦和田螺撈回來,浸泡吐沙、清洗去殼。
等待隔天,林寶初早起把它們做熟,現做現賣。
沈戟早早就挖塘去了,林寶初把買回來的豬板油切了,準備熬豬油。
“林姐姐早。”
辰時才過,還沒到扶貧小隊上班的時間,趙佳兒就來了。
她熟練的幫忙生火、燒水,“以後大家的茶水我來燒吧,林姐姐你忙你的。”
林寶初想做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裏。
所以她想替她分擔一些。
“謝謝佳兒……”
“小夫人,你在不?”
林寶初話音未落,後院的籬笆外就來人了。
是她方纔請來撈小龍蝦和撿田螺的人,“來了!”
林寶初擦了擦手跑出去,她簡單點了點人頭。
後道:“我還有事兒走不開,你們自己去一里外的小河邊吧,沈戟在那裏,他會跟你們說怎麼做的。”
“好嘞。”
他們跟沈戟更熟,所以一聽是沈戟給他們派活,他們更加放鬆。
“林姑娘早啊,在熬油啊?哎喲香得哩……”
扶貧小分隊的人陸續來了。
每一個從後院穿過,前往二堂的人,都不禁要到廚房門口湊一湊。
聞一聞那熬豬油的香味。
因爲這一味道,讓死氣沉沉的豐耕縣都活泛起來了。
城裏的孩子、進城的村民,路過縣衙後院時,都不禁駐足,聞了好久好久。
“香!太香了!”
“咱們啥時候能過上這油足飯飽的日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