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做豬肉湯粉

發佈時間: 2025-08-20 07:23:37
A+ A- 關燈 聽書

林寶初理清了菜單的思路後,並不急着着手做菜。

時間還長,她讓佟廣財給她把大骨頭斬了,洗乾淨焯水,然後直接丟到鍋裏熬煮。

骨頭不能臘也不宜留,還不如直接熬湯。

中午就先讓大家喫豬骨面墊墊,嚐嚐鮮兒。

今晚雖是小兩桌的殺豬宴,卻也不可敷衍。

殺豬宴,不僅有豬,林寶初還打算殺兩只雞,再上街買兩條魚。

權當做年會來辦了。

林寶初把昨晚泡的米拿到小石磨旁,她泡了大半桶,十斤米,準備磨米漿。

“阿寶,我來吧。”

豬已經殺好了,佟廣財在割豬肉,沈戟沒事了便來幫忙。

“也好,我去摘菜,順便挖兩個芋頭。”

林寶初讓位給他,她提了籃子去菜地。

經過修整,菜園裏又重新種了些冬天能活的蔬菜,白菜、白蘿蔔、生菜、捲心菜等。

這些菜裏,只有生菜長得快,能吃了。

辣椒樹被大風肆虐,斷了不少。

重新扶起來,用木棍和稻草固定的辣椒樹也活了過來,菜園又是一片綠意。

林寶初拔了幾顆芹菜,又割了兩把韭菜,蔥花香菜也不能少。

弄了一大籃子。

最後纔拿鋤頭去挖芋頭。

芋頭葉子剁碎了餵雞,這些雞都是喫菜園裏的菜長大的,林寶初有時還會給它們挖蚯蚓喫。

養得羽冠紅亮,各大肉肥。

她逮了兩只,拿去用秤稱,兩只雞共有十九斤重。

“夫人,還要殺雞啊?”

周厲剛要收刀,林寶初就把雞給他提來了。

“嗯,殺。”

“嘶——還要殺雞?”

“小夫人,魚給你送來了,放哪兒啊?”

昨天她去豐織縣買豬前,去街上叫賣魚的幫她撈兩條大點的魚,這會兒魚也送來了。

“放桶裏吧。”

林寶初接了半桶水,魚販解開魚鰓裏的稻草繩,丟了進去。

“兩條魚七斤,十四文。”

兩條魚才七斤,林寶初在心中感慨,想想前世,一條草魚都是十斤了。

她拿了錢給魚販,沈戟那邊米漿也磨好了。

“我去蒸米皮,你煮仙草凍,行嗎?”

“好,我洗了磨盤就去。”

沈戟對於她交代的事情,從來不說一個不字。

且行動力十足,從來不拖着找藉口。

夫妻倆一起待在廚房裏,一人一口鍋。

林寶初在蒸屜上鋪了塊布,把布撐開抻平,用繩子沿着蒸屜綁緊綁實。

這樣一來,一個簡易的蒸米皮的籠子就做好了。

大鍋裏倒上清水,水燒開後把蒸屜放到鍋上去。

在蒸布上刷上一層熟油,再倒上兩勺剛磨好的米漿,攤勻,蓋上鍋蓋。

利用水蒸氣把米漿蒸成米皮,一分鐘就可以開蓋了。

這個米皮,可以卷小料,做捲筒粉喫,也可以放涼之後,切成溼粉,燙米粉喫。

林寶初現在做的,就是溼米粉。

新茬稻子大豐收,她自然是希望大家能喫到更多自己種出來的稻子做的美食。

“米皮差不多了,去割些肉來,咱們可以燙粉吃了。”

林寶初蒸了三十多片米皮,一片可以切了,可以燙兩碗米粉。

夠大家喫的。

沈戟切肉時,林寶初去了扶貧大廳。

自打那兩則公告貼出去之後,扶貧大廳裏前來登記、諮詢的百姓就沒有斷過。

大夥兒忙得不行。

“大家手邊的事兒要是不着急,就去後院喫碗湯粉吧,粉是咱家大米做的,都去嚐嚐吧。”林寶初對大家說。

“湯粉?”

聽到有喫的,朱金華立刻擡起頭,“是不是跟湯面一樣?”

“差不多。”

“走走走,咱去試試。”

正好這會兒三溝村沒人來,朱金華停下土地入冊的活兒,招呼着大夥一起去。

“等等我,我馬上就好。”

徐同文急聲叫住幾人,筆觸匆匆,“你家水田六畝、旱地二畝是吧?我記住了,老鄉您先回去吧。”

忙完後,徐同文放下筆便匆匆趕着喫粉去了。

林寶初見趙佳兒坐着不動,她走過去,“佳兒,別忙了,喫湯粉去吧。”

趙佳兒見屋裏空了大半,怕有百姓們來沒人招呼,她不敢去。

“還是等大家回來了我再去吧。”

“不用等,湯粉不用煮,你可以端到這裏來慢慢喫。”

林寶初將她拽起,“快走吧。”

後院。

豬殺完了,圍觀的百姓就少了。

大家在廚房的竹筐裏各自拿了碗筷,站在鍋前,排隊撈粉。

豬瘦肉切了直接炒,除了油鹽,什麼都不放。

也沒有用盤子盛,就這麼放在鍋裏,大夥來打湯時,用鏟子往碗裏撈就是了。

“這是用米漿蒸煮的米皮,是熟的,切成條就是米粉了。”

林寶初切了一簸箕的米粉。

拿了一把放在碗裏,又去案板上加了把蔥花香菜,鏟了一鏟炒熟的豬肉。

最後,再去熬骨頭湯的鍋裏,舀一大勺骨頭湯。

一碗湯粉就好了。

“這是油潑辣子,要是想喫辣的,也可以加一勺辣子。”

林寶初沒喫早飯,她的這一碗湯粉當然得加辣椒。

辣椒是大風肆虐時收的,早就曬乾了。

用石臼將幹辣椒舂成辣椒粉,加了鹽,用熱油一燙,香極了。

“沒想到大米還能這樣做,跟陽春面一樣。”

“我看比陽春面好,還有肉呢。”

大夥紛紛上手給自己燙粉喫。

嫩白彈實的米皮,加上碧綠的蔥花香菜,再來一大勺濃郁的骨頭湯。

一碗佑人的湯粉便做好了。

如果再加上一勺紅通通的香辣辣子,這碗湯粉便是直擊靈魂的美食。

“唔!”

只吃了一口,還沒嚥下去,衆人便瞪大眼睛,讚不絕口。

“這米皮太好吃了!這是用咱們新收的稻子磨的米漿嗎?米的味道好濃、好香!”

“碗裏有米香、有肉香,還有香菜和辣子的味道,口感紮實、味道豐富,好喫!”程書益難得對喫的東西有這麼高的評價。

“林姐姐,我回二堂吃了。”

趙佳兒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粉,跟林寶初打了聲招呼就走了。

“走走,咱們也去二堂喫。”

後廚沒有桌椅,湯粉端太久就燙手,幾人都紛紛回自己的工位吃了。

程書益走之前,還玩笑地打趣林寶初:“林姑娘,你老這麼給我們做喫的,我都快覺得這是我們大夥兒的伙房了。”

伙房,就是古代的食堂。

還別說,林寶初還真有這個打算。

明年扶貧的計劃裏,會增加產業幫扶,到時候扶貧隊伍勢必要加強。

人多了,增加伙房也不是沒有可能。

“佟掌櫃、周捕頭,快來喫湯粉吧。”林寶初去叫來幫忙的佟廣財和周厲。

“好嘞,就來。”

浮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