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豐耕縣搬遷舉措

發佈時間: 2025-08-20 07:46:23
A+ A- 關燈 聽書

“掌櫃的,你家有沒有昨日月圓節的衣服賣?”

“真是對不住,我家還沒有。”

成衣鋪的掌櫃一臉無奈的苦笑。

從今早開門開始,就不斷的有人上門來問有沒有昨日月圓節的衣服賣。

一個接着一個,從開門到現在就沒停過。

他也想賣啊。

可是他店裏沒有啊!

“你這兒也沒有?”買衣服的客人失望轉身,“難道那衣服不是賣的?”

“走吧走吧。”買衣服的男子衝等在門外的一家老小道:“衣服買不着,咱們回去吧。”

好不容易來豐耕縣玩一趟。

他們吃了傳說中的麻辣小龍蝦、火鍋、仙草凍,看了月圓節慶典。

還體驗了洗頭,買了很多好看的剪紙。

葡萄、瓜子,就連不外售的月餅他們都在吉祥客棧喫到了。

豐耕縣的特色,眼看就要集齊,卻一直買不到那身好看的衣服。

這將是他們這一趟行程裏,唯一的遺憾。

“好了,下次咱們再來這玩兒,到時一定會有的,好不好?”男子輕聲地哄眼淚汪汪的閨女。

“走吧,咱們回家咯。”

月圓節過完了。

外縣來的客人走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走。

因爲他們捨不得走了。

豐耕縣的生活,平靜、愜意、豐富,沒有壓力,喫喝玩樂都有。

在這裏,只要付出,就一定能看到回報。

所以即使是農家戶,也能過得很好。

“豐耕縣的地真好啊。”

縣衙門前的小路上,許多外縣種地的農家人,正站在路邊眺望眼前的一片田野。

河流環繞山川,田野石林相間,蔚藍的天空下,是綠油油的稻田和蔗林。

“我聽我家叔伯說,在豐耕縣種地,縣衙不僅發糧種,還能分耕縣衙的玉米、甘蔗,種出來直接賣到縣衙。”

“種多少,縣衙就收多少,還不用交稅糧。”

“我也聽我家妹子說了。”另一人附和道:“嘖嘖,當真是幹多少就能掙多少,我妹子家今年光靠種地,就住新房子了。”

旁邊的人聽到這話,不禁露出羨慕的表情。

“說得我都想在豐耕縣種地了。”

“那就種唄。”

一人指着身後的縣衙大門,“豐耕縣縣衙可歡迎大夥兒搬到豐耕縣來了。”

“真的?”

“真的!”那人分享自己的搬家經驗,“我就是剛搬來的,想住村裏還是城裏,任你選。”

“住下之後,要是想種地,就跟縣衙說,他們會帶你去挑,看中哪塊田都能買。”

從今年雙搶那會兒開始,豐耕縣就突然掀起了搬遷風潮。

林寶初知道後,迅速召集大家開會,出相關政策。

最終,他們做了幾個決定。

一是住所;

所有搬到豐耕縣的外地人,一城十二村任選住所。

不管是跟當地百姓買空院子還是自己蓋房子,都隨他們。

如果選擇自己蓋房子,在村裏的,縣衙會派相關的扶貧人帶他們去村裏,跟村長商量給那塊地。

在城裏的,沈戟也已經在東西城劃了地。

二是營生;

不管搬到豐耕縣的人是想做生意還是種地,縣衙都會給予幫助。

種地的話,豐耕縣目前有一千五百餘畝水田是縣衙的資產。

這些地,縣衙可以賣給搬遷的人。

親自帶他們去地裏看、去地裏挑,看中哪塊田,交了錢就能直接拿到田契。

而且價錢合理,甚至比其他縣的價還要低一些。

“豐耕縣這麼好?”

其他人都不知道豐耕縣的縣衙對搬遷百姓這麼好。

自古遷家幾多難,喫、住、營生,哪樣不得做好萬全的準備纔敢動身?

不過現在聽說豐耕縣有這些便民舉措,他們都忍不住心動了。

這次的月圓節,讓他們看到了豐耕縣的勃勃生機和大好機會。

在這裏,種地、生意、做工的機會很多。

聽說即將還有大的書館、醫館,孩子們也能去學堂唸書……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所向往的。

“我去縣衙問問,要是真的,我回去就跟我爹孃商量看看。”一人說着,作勢就要轉身到縣衙裏去。

但卻被另一人攔住。

“今兒縣衙放假,裏面沒人,明兒你再去吧。”

“瞧我!”那人拍了下自己的腦門,“都忘了豐耕縣記日子的辦法跟別處不一樣。”

稻田前這些人說的話,一字不落的,全都進了沈琅的耳朵裏。

昨日在飯桌上,聽沈箏說了豐耕縣在扶貧的事兒。

沈琅很感興趣。

但這畢竟是一種盛朝從未出現過的治國治民之法,他不知道真實情況如何。

所以一大早的,他就起牀。

獨自一人在豐耕縣城裏到處走走看看。

想要親眼感受豐耕縣,順便體驗一下沈戟這十二年來的生活。

從城裏走到城外,看到稻田邊有人在說話聊天,他便順勢聽了起來。

聽完之後,沈琅對豐耕縣縣衙就更好奇了。

沈琅回頭,負手看着這個比其他州府的縣衙要簡樸、破敗許多的衙門。

心中竟莫名覺得,它力量強大。

難道是因爲,它爲百姓們做過的那些,真真正正有用的事兒嗎?

林寶初和沈戟一覺睡到中午才起牀。

兩人簡單收拾過後,慢慢悠悠的,不疾不徐的,開始做飯餵飽自己的肚子。

“阿寶,今天想喫什麼?”

沈戟拿着菜籃子,站在縣衙後院的菜園裏問林寶初。

昨晚那一大桌子的菜,他們全都喫完了,一盤不剩。

林寶初站在屋檐的陰涼處打雞蛋,“看菜園裏什麼菜快老了就摘了喫吧。”

浮動廣告